沒錯。
建立一個新社團,這就是他剛剛靈光一現冒出的想法。
畢竟使徒社注定會使自己的評分降低,那麼乾脆就搞出一個評分更高的社團嘛!
反正縱觀使徒社200多年的曆史,1850-1900階段參政的這茬社員,基本上都沒啥好貨色。
既然如此。
為啥不把這些毒瘤給拋棄掉,成立一個科研色彩更濃鬱的社團呢?
至於這個新社團能與使徒社抗衡的底氣嘛.....主要有兩點。
一是徐雲的穿越者身份,論政治他可能是個弟弟,但在1850年講科學.......
開玩笑。
你把使徒社的那群人捆起來,恐怕都贏不了他一根手指頭。
第二個原因嘛......
則是使徒社目前還很年輕,盤外招威脅不到徐雲的人身安全。
使徒社成立的年份是19世紀20年代,具體年份後世看法不一,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丁尼生是在1828年才進入的劍橋大學。
哪怕考慮到丁尼生在三年前就和F.D.莫裡斯相熟的情況,使徒社實際的成立時間也不會早於1825年。
1850-1825=25。
按照‘天使’...也就是研究生22歲入學來算,目前第一批使徒年紀最大的也不過47歲。
更彆說這還隻是最理想的一種情況。
在後世能夠查閱到的資料中,使徒社第一位進入政壇的成員叫做費利佩·維拉,眼下才42歲呢。
這種年紀的使徒哪怕進入了下議院,頂多也就是普通議員....也就是下議院650席中的一位。
議員的身份就眼下的英國社會而言肯定很尊貴,但距離真正的權力中樞,最少還有15年的路要走。
所以說。
如果麵對的是2022年枝分葉散、關聯無數行業的使徒社,徐雲肯定二話不說,回賓館洗洗睡覺完事兒,結算的時候愛扣幾分扣幾分吧。
但1850年的使徒社......
徐雲自認為還是有些機會能掰個手腕的。
當然了。
建立社團的意向好定,但實操起來卻還有很多環節要走。
比如......
納新的事情。
............
說來也巧。
老湯和艾維琳定的酒店正好是同一家,因此三人便省了另外安排交談地點的麻煩。
在回到酒店後。
他們很快便重新聚在了徐雲的客房。
老湯先是從酒店前台買了些果乾、芥末豌豆、炸豬皮、康沃爾餡餅等英國常見的下酒菜,又招呼徐雲拎回了一桶黃油啤酒。
三人就這樣在房間裡一邊喝酒,一邊聊起了社團的事情。
“湯姆遜先生,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徐雲從餐盤中拿起一片炸豬皮,放在嘴裡卡茲卡茲的嚼了起來:
“我們的新社團不參與政治、也不涉及文學,唯一的宗旨就是探究科學真理。”
“至於場地則先向惠威爾院長租借,有前幾天的事情打底,想必問題不大。”
威廉·惠威爾在二十多年前便提出了科學家這個詞,所以老湯很輕鬆便理解了他的想法,問道:
“你的意思是...組建一個自然科學的愛好者團體?”
徐雲點了點頭,肯定道:
“沒錯,不過科目上可能比較偏向物理、化學和生物,古典科目我暫時不考慮在內。”
說完他頓了頓,將左邊手肘靠到椅子上,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又說道:
“其實這些天我也有觀察過校內的一些情況,自然科學雖然是一門新興學科,但校內的潛在受眾卻不少。”
“彆的不說,光前幾天我們做實驗的那塊空地,這些天就一直有人圍在那兒鼓搗些什麼呢。”
老湯輕輕點了點頭。
徐雲說的這件事他也知道,在徐雲三輪實驗結束後,便一直有些學生在嘗試著複刻相關實驗。
學校方麵對此也沒有下令製止,還很大方的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設備供學生們嘗試還原。
如今一到晚上。
那一塊區域便會聚集起十多位學生,外加不等數量的圍觀者。
所以就像徐雲說的那樣。
雖然目前劍橋大學才設立自然科學這門課不久,但受眾這塊還是非常有潛力的。
其實想想也正常。
畢竟科學和文學,本就是後世的兩大領域。
徜徉在文學海洋中的人很多,但喜歡搞實驗的人也不少不是?
更彆說1850年還處於近代科學的啟蒙階段,許多實驗其實不需要太過精密的設備就能進行。
這種未知現象在觀念上還是很具有衝擊力的。
除此以外,後世有一則數據也能證明這點:
在原本曆史中。
1850年劍橋大學選擇自然科學的新生人數是107人,占新生比16.5%。
1852年就上升到了176人,占比為23%。
1855年更是達到了297這個數字,占比更是達到了35%。
這還是專修人數,算上選修的學生還會更多。
看著頗有些信心的徐雲,老湯沉吟片刻,問道:
“徐雲,社團如果順利成立的話,你打算怎麼招新?”
“是直接去那片空地上拉人,還是印發傳單?或者是私下募集社員?”
後世搞過推銷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潛在客戶是一回事,把他變成真實的消費人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劍橋大學隻能算是存在可供科學社團發展的土壤,但想讓這些土壤長出果子,顯然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搞定的事情。
在老湯看來。
徐雲的拉人方式應該就那幾樣:
晚上去空地那邊嘗試說服重複搞實驗的學生,或者就是廣撒網式的發布傳單。
再離譜一點,就親自女裝PY啥的.....
例如當年的使徒社。
沒錯。
使徒社一開始也遇到了招募上的困難:
建社初期,丁尼生等人看上了一位叫做吉亞內利·科內的古典文學專業新生,可對方對於入社有一些抵觸。
於是丁尼生他們私下裡湊了一些錢,以茶話會的形式邀請了對方前來做客。
就這樣軟磨硬泡了一個多月,吉亞內利·科內才最終屈服在了使徒社的甜點下.....
順便再說一個挺有意思的事兒。
丁尼生後來不是自費出了一本《抒情詩集》嘛——也就是促使哈勒姆撰寫了《論現代詩歌的特征和丁尼生的抒情詩》的那本,出版後就成為了一個窮光蛋。
加上哈勒姆和另一位F.D.莫裡斯也是個窮逼,所以使徒社一度沒錢去購買甜點了。
於是無奈之下。
丁尼生隻能親自出馬,追到了倫敦一家蛋糕店店主的女兒,從此才讓使徒社有了新的甜點來源.....
那個妹子的名字叫做蒂娜·塞爾伍德,二十年後成為了丁尼生的小姨子。
嗯,小姨子——1850年的時候,丁尼生和蒂娜·塞爾伍德的親姐姐艾米莉·塞爾伍德了結婚,伴娘就是蒂娜·塞爾伍德。
還好丁尼生沒生活在柯南世界,否則這事兒起底得死上一個人,遇到大集死兩個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
有當時堪稱青年偶像的丁尼生坐鎮的使徒社一開始發展的都如此艱難,就更彆說徐雲計劃成立的新社團了。
兩月內能招到十個人,半年內能初見成效幫上自己一些忙,這就是老湯所能預想到的極限了。
至於再快?
絕不可能!
這種事情如果真的能發生,他當場就去把小麥宿舍裡的那把斧頭吃掉!
客房裡。
麵對老湯的詢問,徐雲悠然拿起一顆豌豆,塞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說道:
“湯姆遜先生,招新計劃我倒是有些想法,我有把握在社團成立後的一個...不,兩個星期內吧,招募到20個以上的社員。”
老湯一開始還沒注意到徐雲所說的數字,便按照自己原本的想法給他打起了預防針:
“嗯,這個目標還是有些高了,當初我成立的內衣社一個月才招到了三個....額,等等?”
說著說著,老湯忽然反應了過來。
隻見他直愣愣的和徐雲大眼瞪起了小眼,片刻後聲音都拔高了不少:
“恁說啥哩?兩個星期20個社員?”
看著一臉‘你tmd知道劍橋大學才多少人嗎’表情的老湯,徐雲再次點了點頭:
“沒錯,兩個星期20個社員。”
徐雲的語氣很平靜,實際上如果不是考慮到英國這操蛋的天氣,他原先還準備說一個星期呢。
在他對麵。
“你.......”
老湯張了張嘴,下意識的便想駁斥回去。
但旋即他又想到了徐雲此前的那些操作,表情頓時不確定了起來。
從認識徐雲至今,他從這個東方人身上見到了太多離奇的事情......
幾秒鐘後。
他深深看了眼徐雲,問道:
“羅峰,你打算做些什麼?”
徐雲聞言一攤手,直接道:
“保密。”
老湯and艾維琳:
“.......”
見此情形。
徐雲不由歎了口氣,出聲解釋道:
“湯姆遜先生,你恐怕不了解,我們東方在這方麵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習俗。”
“就是有些事情如果我現在說出來,今後就沒訂閱....啊呸,就不靈了。”
“所以還請二位多多見諒,等合適的時候我會告訴您的。”
老湯見說與艾維琳對視了一眼,二人都從彼此眼中看出了無奈。
“也罷......”
不知是不是徐雲此前的操作給老湯帶來了信心,他還真沒再去追問徐雲計劃的事情,而是問道:
“既然如此,回去以後你到我那兒拿份申請表,儘快把流程過完吧。”
說完他又想到了什麼,繼續問了一句:
“對了,社團的名字你定下來了嗎?”
徐雲搖了搖頭,反問道:
“怎麼,湯姆遜先生,您有什麼好建議嗎?”
老湯拿起啤酒咕嚕咕嚕的灌了一口,完事抹了把嘴角,說道:
“確實有些想法。”
隨後他看向徐雲和艾維琳,斟酌片刻,說道:
“自然科學雖然是新興科目,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它的壁壘實際上是要比文學更高的,對吧?”
徐雲和艾維琳齊齊點了點頭。
眾所周知。
雖然科學和文學界中都存在一些沽名釣譽的小人,但從橫向對比的角度來看,文學界的水分顯然是要更大一些的。
科學界中哪怕是那種掛名混資曆的人,基礎知識也多多少少都能過關,專業知識甚至還能糊弄一些外行人。
但文學界卻不一樣。
後世有句話叫做隻要你會空格鍵就能寫詩,此話足以說明很多事情了。
例如賈某人,又例如趙竹子。
因此從業內壁壘的概念上說。
科學確實比文學要高一些。
眼見徐雲和艾維琳表示同意,老湯的談性便更濃了:
“所以今後莪們招募的成員,必然都是相關領域的潛力英才,因此我看我們社團的名字,不如就叫做集英社吧.....”
徐雲:
“......”
“不妥不妥。”
徐雲尚且沒有表示,艾維琳便搖起了頭:
“集英社這名字有些土,湯姆遜先生,牛頓先祖曾經說過,物理就是在補全人類的認知,所以我覺得可以叫做人類補全委員會......”
“...艾維琳同學,要不我們立個標杆,意為超越文學社,叫它越文集團如何.....”
“不好聽不好聽,湯姆遜先生,我們社團不是要探究科學理解萬物嗎?那就叫它know吧,也就是曉組織.....”
“艾維琳同學,那你看這樣如何,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在大海中的浪尖處儘情歌舞,再取上帝創造世界的數字七,以及附上對女王殿下的尊崇,就叫做王下七舞海......”
“......”
徐雲越聽頭皮越發麻,終於忍不住打斷道:
“夠了,你們聽我說!”
唰——
老湯和艾維琳齊齊朝他看來。
徐眨了眨眼,沉吟片刻,說道:
“當年肥魚先祖在東方曾經遇到過兩個人,一個叫做賽先生,一個叫做德先生。”
“後來先祖有感而發,即興之下建了個談論學術的學堂。”
“它叫做......”
“格物社!”
.....
注:
通宵碼字,錯彆字估計不少,醒來改。
求保底月票,拜托了,明天繼續日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