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找到你了,柯南!(下)(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8814 字 11個月前

就是在雙波動坐標軸下,係內行星相對地球赤道某點的波動式螺線運動方程。

接著在引入另一組結構式,加入已知的長期項就可以正式進行計算了。

徐雲則與黎曼一同陪在高斯身邊,以‘肥魚後人’的身份提供著建議。

“(x+a/2)2+(x+b/2)2=a2/4+b/4?c.....”

“坐標差是0.6234....”

高斯的筆尖飛快在算紙上舞動,一項項數據被快速列出。

不過了解冥王星的同學都知道。

冥王星的軌跡實際上是很不講武德的,比如它的公轉軌道。

冥王星的公轉軌道是一個很大的橢圓形,它的近日點為44億公裡,甚至比海王星的軌道更近,但是遠日點卻高達74億公裡。

在數學的計算上,單靠圖片的差值其實有些困難。

因此沒多久。

高斯筆尖的躍動頻率便慢了下來,明顯遇到了需要思考的地方。

十分鐘後。

筆尖第一次出現了停頓。

雖然高斯很快就繼續開始動起了筆,但在接下來時間裡,更多的停頓還是出現了。

好在有徐雲和黎曼在一旁協助,負責打雜的小麥也偶爾能竄出一點想法,因此整個過程還是艱難但又頑強的推進了下去。

與此同時。

看著棚中頗有些‘論道’架勢的幾人,棚外的威廉·惠威爾忽然想到了什麼。

隻見他招來老湯,對他囑咐了一些話。

幾分鐘後。

威廉·惠威爾端著一盤食物走進了棚內,來到幾人身邊,對徐雲低聲道:

“羅峰同學,我準備了一些食物和水,你們要是餓了或者渴了拿去用便是。”

徐雲看了眼擠到身後正中央的自家院長,雖然感覺對方的舉動有些古怪,不過還是接過盤子,感謝道:

“多謝了,惠威爾先生......”

話音剛落。

棚外便響起了一道哢嚓聲。

徐雲眨了眨眼,順勢朝發聲處看去。

隻見老湯手中正拿著一架攝像機,站在小棚不遠處,鏡頭正好對準了棚內。

徐雲瞅了眼湊在高斯身後,一臉“我覺得可以這樣計算”表情的威廉·惠威爾,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盤子:

“.......”

好在徐雲已經把該暗示的細節都交給了高斯,眼見惠威爾還準備蹭曝光,他便乾脆放下盤子,獨自離開了小棚。

等待計算結果的時間漫長且枯燥,但一些學生又不願錯過這場好戲。

因此在高斯等人計算數據的同時,老湯等人乾脆把望遠鏡開放給了學生們觀測星空。

這也是徐雲此前的計劃之一。

比起光電效應的三輪實驗,今夜的學生擁有更高的參與度。

這年頭能考上劍橋的學生不說素質涵養多高吧,至少不會在這種現場大聲喧嘩。

因此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對小棚那頭造成太大的影響。

當徐雲來到望遠鏡邊上的時候,老熟人田浩所正好從觀星位上走了下來,結束了一次觀測。

此時此刻。

這位不久前剛結束數據彙報的東方同胞,臉上正帶著一股震撼至極的表情,目光空洞的望著天空。

徐雲走到他身邊,跟著抬起頭,說道:

“浩所兄,畫麵很美吧?”

“......是羅峰兄啊。”

田浩所聽到聲音時先是一驚,不過在發現是徐雲後便放鬆了不少。

隻見他深呼出一口氣,回味無窮的點了點頭:

“不瞞羅峰兄,自小弟出生以來,這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美麗的景象。”

“古人有雲,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不過怕是那位寫下這句詩的易安居士,也不知她口中的‘星河’竟然浩瀚如斯吧......”

看著麵色感慨的田浩所,徐雲張了張嘴,很想說句不合時宜的話:

哥們,小李她不但看過星河,而且還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來著.......

不過考慮這種騷話容易被打,所以徐雲還是選擇了閉嘴。

當然了。

田浩所會這般失態,倒也不怎麼出乎徐雲的預料。

畢竟這架多多羅望遠鏡是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鎮館之寶,整個19世紀都能穩居前三的觀星設備。

彆說田浩所了。

哪怕是普通劍橋的在讀生,平日裡都沒什麼機會接觸它。

一個從未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過宇宙的‘萌新’,驟然得見浩瀚無垠的星空,這種衝擊力會直接轟擊到認知觀上的。

實際上哪怕在2022年,類似田浩所的反應都很常見。

畢竟宇宙的尺度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有些數字每每提及就會令人頭皮發麻。

比如最常見的太陽。

太陽係內其它所有物質的質量加起來都沒有太陽質量的1%,它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以上,體積更是大到足以容納130萬個地球。

這算大了吧?

大個毛線叻!

在我們9500光年之外,有一顆叫做盾牌座UY的紅超巨星。

你猜猜它的數據是多少?

答案是直徑長達23.7億公裡,光是直徑就已經比太陽大了足足1700倍。

這意味著它的體積足以容納約45億個太陽,或者6500萬億個地球。

就算我們以光速繞著這顆星球的飛行,也需要大概9個小時左右才能完成。

不過這個估值包涵約192個太陽半徑的誤差,也就是說盾牌座UY的半徑的範圍在1516-1900個太陽半徑之間。

如果按最小半徑計算,它的規模就會小於仙王座V354和人馬座VX,但依舊已經相當恐怖了。

還有一個叫做R136a1的著名恒星。

它的質量大概是太陽的300多倍,亮度更是達到了太陽的一百萬倍——它也是目前被觀測到的最大最亮的恒星。

如果天津飯出生在R136a1所在的恒星係,那麼他的太陽拳妥妥能把貝吉塔給閃死......

ESA也就是歐洲航天局的官網上有個數字,更新著蓋亞探測器的發現記錄:

目前被觀測到的恒星數量已經超過了18億顆,它還一個月前剛剛繪製了最清晰的銀河係圖像,預計銀河係內的恒星大概在2000-4000億顆左右。

銀河係直徑約20萬光年,屬於本星係群50餘個星係中的一員,而本星係群又屬於本超星係團中的一員。

本超星係團包含上百個星係團,覆蓋著約1億光年的天區。

其中最大的星係團是室女座星係團,至少含有2500個星係。

本超星係團的上級結構是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至少包含有10萬個星係,再上麵還有範圍達百億光年的結構......

這些星係有大有小,銀河係隻是其中一個中等星係而已。

小星係有恒星100億顆左右,如距離我們最近的大麥哲倫星係。

大星係就大得超乎我們想象了。

比如已發現距離我們30億光年的一個星係,直徑是銀河係的160倍,質量約為銀河係的2400億倍。

目前天文學界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阿爾庫俄紐斯”命名了這個星係,如果那裡的恒星結構與銀河係差不多的話,恒星數量就有約960萬億億顆之多。

嗯,以上數字均沒有打錯。

大家在現實中經常會看到‘天文數字’這個詞用以描述某個巨大的數字,因為一旦涉及到宇宙尺度,某些數字大的會讓你頭皮發麻。(真心建議大家有生之年一定要看一次星空,目前國內可以提供的觀星台有紫金山天文台,青島觀象台以及燕京天文台興隆觀測站、魔都佘山觀測站這些,門票都不是很貴)

“星空啊......”

看著頭頂的漫天星辰,田浩所遲疑片刻,忽然對徐雲問道:

“羅峰兄,你信宿命嗎?”

“你我的人生是否就如同星空中的星星一樣,有些人生來就是恒星,有些人卻隻是行星般黯淡一生呢?”

徐雲有些奇怪的看了眼這個東方留學生,果斷搖頭道:

“我不信。”

實話實說。

徐雲對於外太空生命持樂觀態度,畢竟宇宙實在是太大了。

同時呢,光環帶來的這幾次穿越也不可避免的令他對神秘側有些敬畏——保不齊這就是哪個高維生命搞出來的遊戲,屏幕外還有一堆人看著自己來著。

但如果說宿命的話,他確實是不太相信的。

就算他是某個作者筆下的角色,他也不信一切命中注定。

開玩笑。

真以為他沒當過網絡作家啊,那群鴿子能比讀者提前三個小時知道劇情都算牛批的了,拿啥去注定命運?

隨後他掃了眼田浩所,心說這孩子彆是被星空衝擊到失了智,開始思索人生了吧?

於是他想了想,對田浩所說道:

“浩所兄,這樣說吧,遠的不了解,至少我就親眼見到過不少逆天改命的例子。”

“有的人白手起家,打拚出了一座商業帝國。”

“也有平凡的小市民趁著風口崛起,成為了知名的視頻...咳咳,文藝表演家。”

“還有人原本隻是普通的工人,因為愛好寫作而誤入文壇,最終名利雙收,財富自由。”

說完他歎了口氣,繼續道:

“不否認,可能有些人的發展軌跡確實很順,但這部分人的比例又有多少呢?”

“你看看我們現場,看看那些在計算數據的教授,這是宿命兩個字可以概括的了的?”

“至少對於大眾而言,宿命在很多時候,都隻是用來自我安慰的借口罷了。”

徐雲上輩子先從事科研後經商,同時又從事寫作,社交圈比起大多數人是要廣一點的。

他在這三個行業中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也見識過太多太多靠著努力改命的例子。

生活很現實也很殘酷,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有人選擇躺平徐雲也尊重他們的選擇。

畢竟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

但如果把這一切都歸結到‘宿命’二字上,那就有些自我麻痹了。

眼見田浩所有些意動,徐雲便又道:

“浩所兄,我再糾正一個你的錯誤知識點。”

“那就是行星雖然不發可見光,但它會發出紅外線,不信現場你隨便找個教授.....喏,比如法拉第教授,和他說紅外線不算光,看他不敲不敲你腦袋叻。”

“再不濟你找個恒星靠近一點,也能靠著它折射出光亮的。”

“而恒星卻可能衰變爆炸,最終化作生成塵埃的土壤——也許你上輩子就是一顆恒星呢,你用宿命怎麼解釋?”

如果說徐雲前麵那些話還有點兒灌雞湯的味兒,那麼後麵這段話就有些出乎田浩所的認知了。

徐雲注意到,這位東方同胞的手在顫抖。

隨後田浩所沉默良久,原本黯淡的目光隱約明亮了少許,再次對徐雲道:

“羅峰兄,所以說...世上真的沒有宿命?”

徐雲歎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浩所兄,該說的我差不多都已經說了,你我皆是成年人,有些話是真是假,應該也有自己的判斷。”

說完他頓了頓,猶豫片刻,補充道:

“另外,浩所兄,我再送你一句話吧。”

田浩所先是一愣,旋即連忙朝徐雲一拱手,認真道:

“還請羅峰兄賜教。”

徐雲抬頭看了眼天空,緩緩開口:

“按照質子衰變的原理,哪怕是行星也會有爆炸的一天——你聽不懂沒關係,說給讀者老爺看的,重點在後麵。”

“那些散落後的星體有些會形成隕石,隻要時機合適,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便會發出光芒。”

“雖然時間很短,消耗的也是自己的壽命,但那確實是...行星自身發出的光。”

“所以浩所兄,你說的那些話,從頭到尾、從情理到物理都是錯的。”

田浩所頓時愣住了。

與此同時。

不遠處的小棚子裡,高斯也長舒一口氣,輕輕放下了筆。

隻見他麵前的桌上,赫然擺著幾張被觀測記錄。

在這些觀測記錄中,它們的某個區域都被用紅筆畫了個圈,勾出了某個隱約可見的星體。

“找到你了......柯南星!”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