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徐雲腦補之際。
不知為何。
原本有些沉寂的涼棚內忽然出現了一些低語聲,氣氛逐漸活絡了起來。
接著很快。
比格·艾斯一指某個方向,對他說道:
“羅峰先生,快看,你的老鄉們到了。”
徐雲聞言先是一愣,回過神後連忙朝那個方位看去。
接待團涼棚所在的位置位於後世的倫敦塔橋附近,毗鄰泰晤士河,河道寬度足足有229米。
隻見此時此刻。
河流南麵的入口處,正有一艘與歐洲船舶外形有些不同的三桅木帆船在緩緩朝此行來。
這艘船全長近50米,寬約15米,吃水深度大概五六米的樣子。
船體最前方掛著一麵黃色的旗幟,上書一個字:
清。
上輩子在北洋水師服役過的同學應該知道。
清朝水軍的第一麵‘軍旗’叫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不過它要到1888年才會被選定為北洋水師的軍旗。
這年頭在國際上,清朝的登場方式一般都有些普通。
也就是徐雲看到的這般,一麵黃旗上刻個‘清’字,掛在船頭隨風搖曳。
簡簡單單,沒啥吸引人的特點。
當然了。
標誌再怎麼普通,終究也代表了一個國家政權。
因此在看到清朝代表團的車隊出現後,連同拉德霍·卡普蘭在內的所有人都站起了身。
該戴帽子的戴帽子,該穿外套的穿外套,等候著對方的到來。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左右。
這艘三桅木帆船順利靠邊,九位穿著清朝官服、頭梳長辮的中年男子在三名英國船員的引導下走出了船艙。
作為封建王朝的巔峰代表,清朝的皇宮和都城無疑算得上繁華,不過那種繁華屬於標準的中式古典美。
清朝的建築風格和1850年的倫敦比起來,二者在畫風上還是頗具差異的。
因此眼下驟然見到倫敦這般另類的景象,這幾位本就官秩不高的清朝官員心中自是震撼不已。
但與此同時,他們卻仍舊秉持著大清特有的‘驕傲’。
一個個緊繃著臉,目光卻不停的往外直瞟,看上去不由有些滑稽。
距離他們不遠處。
徐雲的目光則在這些人身後的辮子上停留了一會兒,心緒有些複雜。
這還是自激活光環穿越以來,徐雲頭一次親眼見到清朝的官員。
正是這些人和他們背後的政權,親手‘書寫’了華夏在近代史上屈辱至極的篇章。
可惜沒能見到那位李傅相,不然徐雲真想和他好好的聊一會兒天——這裡的聊天不是貶義詞,而且真想知道他的腦海中到底是怎麼想的。
可惜由於某些意誌的緣故,這樣的機會顯然是沒可能了。
待九位清朝官員下船後。
拉德霍·卡普蘭帶著田才明走到了他們麵前,略顯生疏的行了個拱手禮:
“各位來自東方的客人,歡迎來到倫敦,我是英國國會下議院的議員拉德霍·卡普蘭。”
領頭的清朝官員是個瘦弱的小老頭,此時仍舊板著一張臉,看上去就有些迂腐。
徐雲曾經在威廉惠威爾交給他的名單上看過他的照片,此人名叫冉弘甫,官秩未知但不會太高。
田才明在一旁將這番話翻譯成了中文,順便介紹了自己的姓名與字。
冉弘甫聞言稍作沉吟,沒有直接回話,而是對田才明問道:
“博論兄,敢問此人在不列顛帝國內官列幾品?”
田才明頓時一愣,回過神後飛快的掃了眼拉德霍·卡普蘭,思索著道:
“約為.....從七品吧。”
英國的上議院屬於貴族議會,下議院議長大概是現如今的部級待遇,相當於古代的尚書。
尚書在隋、唐為正三品,在明正二品,在清為從一品。
議長之下是副議長、議員,議員又會根據自身的地位被安排不同的政治任務。
拉德霍·卡普蘭今年才進入下議院,屬於新晉議員,相當於進士及第後剛剛分配到官職的情況。
要麼是從七品翰林,要麼就是去做個七品縣令。
因此田才明所說的內容,基本上符合情理。
而冉弘甫的官職嘛......
則是正七品。
“從七品?”
得知拉德霍·卡普蘭的官職比自己還要低,冉弘甫便臉色再次一板,淡淡的點了點頭:
“大清國鴻臚寺典客署丞冉弘甫,多謝尊駕相迎。”(清朝的外交部門是總那啥衙門,會觸發整章屏蔽,這裡就用典客署代替了,實際上宋以後是沒有典客署的)
見到冉弘甫的這般神態,拉德霍·卡普蘭不由眉頭一皺,心生不滿的同時更是冒出了一股疑惑:
這人彆是有病吧?
在國與國的外交上,若是其中一方國力強盛,那麼此國的代表或許在會麵時顯得冷淡傲慢。
但眼下的英國從哪個角度上看都不像是低位格的一方,那麼這人的底氣又是甩給誰看的?
不過縱使心下再不滿,拉德霍·卡普蘭畢竟也隻是個新晉議員,還沒有能夠在外交事宜上舉手畫腳的資格和底氣。
因此他隻能強迫自己無視了冉弘甫的倨傲,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流程說了下去:
“冉先生,根據我們的事先的約定,包括這艘‘耆英’號在內,你們此次所帶的所有物件都將對外參展。
“接下來還請貴方將參展的貨物卸下,我會安排馬車將它們送到博覽會開幕的水晶宮處安置。”
“按照事先的規劃,東方的展覽區域位於水晶宮較西部,毗鄰比利時和阿三展區。”
“冉先生,你意下如何?”
冉弘甫靜靜聽完田才明的翻譯,眉頭一皺,正準備說些什麼,便聽田才明重重咳嗽了一聲。
於是他的表情一僵,沉默幾秒鐘後點了點頭:
“貴方既有安排,本官自無異議。”
眼見最關鍵的交接事宜已過,拉德霍·卡普蘭不由舒了口氣。
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就行,至於這個東方人會讓負責展會的議員如何頭疼,這就不關自己的事了。
接著他朝比格·艾斯招了招手,對他吩咐道:
“艾斯,你去把那幾位負責翻譯的東方年輕人叫過來吧,現在可以開始裝卸貨物了。“
比格·艾斯道了聲是,轉身來到了徐雲所在的位置,對徐雲和另外三位東方年輕人道:
“幾位同學,接下來該你們這些翻譯顧問上場了。”
徐雲和另外三人早就了解了自己的任務,聞言便紛紛點了點頭:
“明白。”
另外三人的表情有些興奮,多半是他們的學校應承了某些報酬。
隨後比格·艾斯引著四人來到冉弘甫麵前,沒過多久,便有其他官員上前挑起了貨。
第一位上前的是名單中排在第二位的微胖小老頭,徐雲記得此人叫做曲仲行,應該是代表團的副手。
隻見他草草掃了徐雲四人一眼,便隨意點了個徐雲身邊的男生:
“就你了。”
接著不等徐雲從曲仲行的身上收回目光,他的耳邊又傳來了一道聲音:
“右手第二位的那位小哥,可否來老夫身邊做個翻譯?”
在場的“翻譯”隻有四個人,所以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位次都可謂一清二楚——排在右手第二位的不是彆人,正是徐雲自己。
徐雲順勢望去。
發現出聲之人是個麵色黝黑、頭戴一頂六合帽、法令紋極其明顯的五旬老者。
早先提及過。
徐雲對於萬國博覽會的了解並不算深入,隻知道一些比較基礎的信息,比如東方確實派人參展過雲雲。
而說來也巧。
這位出聲之人,便是徐雲為數不多了解過、並且在英國專門為其發布的紀念幣上見過容貌的......
‘廣東老爺’,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