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隻是針對‘一般人’的情況。
科大校內如今有王清塵坐鎮,華盾生科方麵則有著小榕這個華夏前三的黑客守家,他們想要獲取一些數據實在太輕鬆了。
比如#中科大宣布證明梅森素數的無窮性#這個詞條。
在不久前。
他們便截獲了微博數據庫,並且為這個詞條設計了兩個邏輯。
一個邏輯是抓取評論人的曆史發言,有提及數學、方程式相關言論的賬號統一被默認為相關從業者或者愛好者。
雖然這種做法可能存在誤差,但科大需要的並不是精準測量,而是為了分析一個趨勢。
所以是否有一些人被誤認或者漏抓,實際上都無關痛癢。
另一個邏輯則是篩選他們是否有發布二次微博,同時也設立了一些關鍵詞,符合關鍵詞的會被打上‘友軍’的標簽。
當然了。
這種友軍不一定是真正認為徐雲無辜的正義之士,他們的定義是【被網爆者無辜遷怒,從而二次發博嘗試反駁的用戶】。
其中可能有類似王通那種了解了徐雲為人後認為他無辜的真友軍,也有可能是上頭和彆人杠上的較真黨。
總之無論如何。
它們在行為上都起到了友軍的作用,這就夠了。
而王清塵等人則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增量來判斷相關的趨勢是增是緩。
至於分析這些數據的算力嘛.......
自然是科大超算提供的了。
這也是所謂‘舉科大之力’的一環,科大方麵為此甚至還暫停了兩個關鍵項目來騰出超算核時。
隨後田良偉想了想,對王清塵問道:
“小王,和頭四個小時相比,現在‘友軍’的具體比例提升了多少?”
王清塵劈裡啪啦的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很快答道:
“田院長,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整個話題的熱度是1832145,也就是一百八十多萬條的評論或者單條微博。”
“其中符合數學從業者或者愛好者肖像的微博數有22344條,比四個小時之前增加了六倍。”
“至於二次發博的‘友軍’比例嘛......提升了大概15倍左右。”
“另外如果考慮到一些科普博主的影響力,這個比例實際上還會更高一些。”
田良偉輕輕點了點頭。
根據教育學部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可以得知,全國一共有129所大學成立了數學係。
一個年級按100人計算,每年畢業的數學係學生就有12000多人。
按照40年一積累,加上各種愛好者、大學選修過數學的學生、海歸等等在內.....
目前全國能初步看懂梅森素數推導過程的人數大概接近百萬。
扣掉沒注冊微博的用戶,22344這個數字理論上也依舊有增長的空間。
目前來看......
第一股風已經吹起來了。
但從量級上來說,這股風還不夠,遠遠不夠。
想到這裡。
田良偉不由深吸一口氣,看向了身邊的一名中年男子,道:
“黃先生,開始下一步吧。”
黃姓中年男子點點頭:
“沒問題。”
說完他便轉過身,走到屋外撥通了一個電話。
十分鐘後。
外網。
一個名叫Gregory Margulis的賬號,忽然發出了一段英文動態:
【unbelievable! I received an email from the Uy of Sd Teology of a. A young ese man named Xu Yuo have made achievements in the infinity of Mason primes. My team has passed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短短十分鐘內。
這條動態便被頂上了海外熱搜前三十。
與此同時。
國內的團團也發出了一條微博,內容赫然便是此人的截圖:
【重磅消息!現任頂級數學家格雷戈裡·馬古利斯發推,宣布已收到中科大所發有關梅森素數無窮性的驗證郵件,難道我們真的要見證曆史?】
此條微博一經發出。
#格雷戈裡·馬古利斯#這個詞條便迅速登上了趨勢榜。
這個熱搜的空降固然有科大背後在出力,但同樣也和它的內容有關。
畢竟那條發推的人可是......
格雷戈裡·馬古利斯!(其實最開始想選的是Tate的,可惜這位已經去世了)
對於每個數學愛好者來說。
誰是曆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每個人的心中可能有著不同的人選。
可能有的覺得是高斯,有的覺得是黎曼,有的覺得是計算出赤井秀一身高五米的人.....
但如果在給這個詞前頭加個“在世”的限定,那麼答案就不多了。
一般來說。
判定一個人成就高低,最簡單的就是去判斷他的榮譽,尤其是一些頂尖獎項的榮譽。
眾所周知。
數學界有三大獎項,分彆是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和阿貝爾獎。
簡寫為F 、W 、以及 A。
有些數學家曾經得過FWA中的任意一種。
有些得過其中之二。
還有一些則獲得過全部,這類人通常被稱為大滿貫。
目前數學在世的‘大滿貫’選手,有且隻有六位:
讓-皮埃爾·塞爾。
安德魯·懷爾斯。
皮埃爾·勒內·德利涅。
約翰·米爾諾。
約翰·湯普森。
以及......
發出那條動態的格雷戈裡·馬古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