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次的釣魚,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潛藏在水麵下不出來呢。
隨後他抬起頭,對老陳問道:
“老陳,這些賬號現在處理好了嗎?”
老陳聞言點點頭:
“已經全部封禁了,另外我們還約談了幾大平台,要求他們加強賬號的注冊審查。”
王雄沉思片刻,補充了一句:
“老陳,你辛苦一下,這事情由你親自跟進,務必要落到實處。”
老陳表情一肅:
“明白!”
王雄和老陳所說的注冊審查彆看就四個字,落實起來其實非常複雜。
舉個例子。
目前境外的很多水軍賬號的注冊流程是這樣的:
去偏遠山村收集身份證,然後統一注冊手機號或者虛擬號,接著再注冊平台賬戶。
所以很多情況下,個人被造謠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件事:
你在律師的協助下先起訴了平台,獲得了造謠者的相關資料,準備對其個人提起訴訟。
結果到手一看。
好家夥,對方是個某偏遠山區80歲的老太太。
於是整件事就隻能戛然而止,根本找不到造謠你的人的身影。
這不是杜撰,而是真事。
受害者是個作家,寫過《無限恐怖》的Z大。
可同樣。
對於社交平台也是有理由說的:
人家能提供手機號注冊,我有什麼辦法攔著人家呢?
這應該要去追責為什麼能注冊成功手機號才是吧?
一通扯皮下來,皮球被推了幾個來回,事件卻沒辦法解決。
所以很多時候還真不是監管部門不給力,而是在牽扯到其他平行部門的時候,若非有更高層統籌調度,否則幾乎不會有圓滿的結果。
不過這一次王雄他們有尚方寶劍在手,一切就另當彆論了。
接著王雄又想到了什麼,繼續問道:
“對了老陳,除了個人賬號外,那些所謂的大V進展怎麼樣了?”
老陳聞言將文件再翻開一頁,解釋道:
“我正準備彙報這事兒呢,截止到三個小時之前,我們已經在全網範圍內封禁了2000多個認證賬號,鎖定了六百多個人。”
“在監察部門的協助下,我們已經掌握了不少它們與境外ngo往來的證據。”
“隻是由於各地效率、路途的原因,這六百多號人還沒完全被抓獲。”
“不過以國內如今的布控能力來說,它們歸案隻是時間問題——現在當地警方已經在監控那些人的行蹤了。”
王雄臉上露出了一絲讚許:
“很好。”
說起一些極端賬號,很多人可能都會存在這樣一種認知:
這些賬號都在境外。
很遺憾,這個認知並不正確。
目前絕大多數的境外賬號都是上頭那種機器人水軍,也就是微博熱搜榜右邊那個話題度的數字成分。
主要是用來增加評論數量,把話題給頂上去。
比如b站就有人做過一些機器人釣魚視頻,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而諸如丁夏夏這些‘粉頭’‘大v’,實際上95%都在國內。
否則境外的ngo也沒必要花錢找人了。
當然了。
看到這裡。
可能會有同學冒出一個問題:
既然它們都在國內,那麼之前有關部門為什麼不抓呢?
答案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是要講法規的。
目前國內對輿論這塊的界定依舊非常模糊,定性起來非常複雜。
大部分時候都隻能從‘名譽權’或者‘肖像權’入手,頂天就是誹謗罪。
若非如此。
王莉她們也不會去找孟亮父子請他們出庭了。
而執行機關又要依法行事,在沒有明確法規的前提下,他們總不能按個人情感去抓人吧?
所以這就又回到了上麵的那個話題——GA機關和法學部並不是上下級關係,平行部門之間,你很難給彆人下命令。
而法學部又稱內鬼....咳咳,再深入的話題就有些敏感了,此處不再贅述。
視線再回歸原處。
在說完抓捕進度後。
老陳又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莫名的表情:
“不過司長,在鎖定那些賬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王雄來了興趣:
“什麼事兒?”
老陳將一份報告放到了桌麵上,輕輕朝王雄一推,同時解釋道:
“在目前已經到案的四百多人中,有超過55%的人是男性,隻是在網絡上裝成了女性去帶節奏。”
“剩下45%的女性中,也有超過80%的人已經結婚生子,有的甚至不止生了一個。”
王雄頓時一愣。
旋即,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這樣一段畫麵:
一對夫妻分彆坐在電腦前,男方劈裡啪啦的敲著鍵盤,打出來的字都是【姐妹,你說得對】、【咱們女人就是要這樣】的內容。
而女方也一邊給嬰兒喂著奶,一邊輸入著【婚姻是墳墓】【孩子就是累贅】之類的評論......
半分鐘後。
王雄沉沉的歎了口氣。
“都是生意啊......”
.....
注:
昨天其實就出院了,不過求穩多觀察了一天,滿血複活,明天開始加更,不過應該不會直接日萬,先試兩天8000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