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驢兄:開後宮咯!(萬字更新奉上,求月票!!!)(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22132 字 11個月前

如今最有名的就是劉利剛教授帶領的VR研究團隊,但在國內也算不上特彆拔尖。

眼下國內在虛擬現實以及混合現實這塊排名第一的無疑是北航,一個國家虛擬現實實驗室就足以秒殺一切同行。

另外浙大和北理緊隨其後。

科大的實力,大概在5-8名之間浮動。

至於國際上的話.....

科大的排名就更靠後了。

比如盧瀟所說的Oculus實驗室,隸屬於蘇黎世聯邦理工,直接跟ETH合作,全球都可以排進前幾。

如果盧瀟能拉到那些學校的助手,顯然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徐雲的回複在盧瀟的意料之中,因此他隻是頓了頓,便又說道:

“至於工資這塊....徐博士,我想將月薪降低到五萬,成果分紅增加5%,不知道公司方麵能否同意?”

“月薪五萬?”

聽到盧瀟的這個想法,徐雲頓時一愣。

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

華盾生科給他開出的月薪是稅前12萬華夏幣,專利成果分紅50%。

並且還會根據成果的營收情況享有期權池的分紅,最高為4%。

除此以外。

華盾生科還將在一個月內支付一筆100萬的安家費到盧瀟的賬戶上,並且提供一套麵積不低於150平米的商品房。

而如今盧瀟竟然願意以增加5%分紅為代價,降薪到五萬?

要知道。

盧瀟在微軟的職級可是Senior SDE...也就是63級。

雖然這個職級看起來不算高,逼乎上你甚至經常可以看到ip在國內的微軟80級高人。

但彆忘了。

盧瀟不僅是個黃種人,更重要是的他並未移民入籍。

一旦盧瀟移民。

他的職級最少都能達到66級,年薪可以輕鬆達到40萬美元以上。

所以華盾生科給出的12萬月薪,其實還有些配不上盧瀟的能力。

可眼下盧瀟不但不要求漲薪,甚至還提出了降薪?

雖然他以此換來了5%專利分紅,但MR技術在四年內想要取得可以盈利的成果,實際上的概率非常非常渺茫——盧瀟可不知道徐雲有光環這個外掛。

在盧瀟...或者除徐雲外所有人的認知中。

一家企業的MR技術想要從無到有達到商用層級,最少都要五到八年。

雖然期間可能有些小成果小專利誕生,但這種微小專利的授權費用本就不高。

提升5%帶來的收益,遠遠比不上盧瀟降低的薪水。

隨便算算就知道了。

從12萬降薪到五萬,一年整整少了84萬的稅前收入......

想要用5%的分紅彌補這84萬,代表專利的授權費用最少要達到1700萬以上。

這顯然不是“小專利”能擁有的數字。

驀然。

徐雲的腦海中忽然劃過了一道明悟。

莫非......

盧瀟是在用這個做法,來表示他的誠意?

也就是用降薪來告訴大家一件事:

他入職後絕不會摸魚,有信心取得比降薪幅度更高的專利成果,即便分紅增幅隻是5%。

想到這裡。

徐雲的心中驟然冒出了一句話: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華盾生科給出的合同條款很有誠意,而盧瀟則以降薪為代價,做出了屬於他的表示。

這種事在商場中不算罕見,但也絕不常見。

用一個更現實一點的詞來描述就是......

這是一種有溫度的做法。

現場的商業精英有不少,徐雲能意識到的問題,其他人自然也想得到。

所以很快。

包括顧群青、鄭祖等人在內。

眾人的臉部線條不由柔和了許多。

接著眾人又如同酒桌上勸酒一般你來莪往的客套了一番,最後在保持分紅增加5%的基礎上,將降薪後的工資檔位定在了八萬這個數字上。

理由則是如果工資太低,傳出去公司會被同行恥笑不識英才。

盧瀟對此也沒過多堅持,雙方有了默契就行了。

總而言之。

隨著合約的簽訂。

盧瀟這個MR技術的頂尖大牛,總算是‘落袋為安’了。

考慮到盧瀟剛到廬州,還需要安頓行李適應生活,徐雲便讓顧群青安排了幾個人去幫盧瀟打下手。

而他自己則準備與田良偉回學校,去準備其他一些事兒。

結果他還沒走幾步路,身後便傳來了一道聲音:

“徐博士,請留步!”

徐雲轉過頭,發現出聲之人赫然是......

鄭祖。

徐雲和鄭祖的私交談不上深,但經曆過幾次大大小小的困難後,他對這位一直沒跳車的商人其實還是有些好感的。

聞言他便停下腳步,客氣的問道:

“鄭理事長,有什麼事嗎?”

“嗯,是有點事兒找你。”

鄭祖快步來到了他身邊,搓了搓手:

“徐博士,有個好消息打算和你說一聲。”

“好消息?”

徐雲眨了眨眼,臉上浮現出一絲好奇:

“什麼好消息?”

隻見鄭祖指了指樓下,神秘一笑:

“徐博士,你最想要的東西到了。”

“我最想要的東西?”

徐雲微微一愣,腦海中迅速浮現出了幾件東西的身影:

蒂法?

月票?

迪迦神光棒?

橋本有菜?

還是自動碼字鍵盤?

可且不談自己有沒有和彆人說過與這幾樣東西有關的事兒,這裡頭的東西有一件算一件,似乎也不是鄭祖有能力搞到的吧?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輕咳一聲,決定擺爛一波,直截了當的對鄭祖問道:

“唔,鄭理事長,不知道你說的東西是......”

鄭祖盯著徐雲看了好一會兒,嘴裡方才冒出一個詞:

“驢啊,徐博士,上次你不還說自己做夢都想要幾頭驢嗎?”

做夢都想要的驢?

難道是阿米驢?

不過很快。

徐雲便意識到了什麼,猛然抬起頭,看著鄭祖問道:

“鄭理事長,你說的莫非是......”

“本土驢?”

“當然了。”

眼見徐雲總算對上了腦電波,鄭祖胸口頓時微微一鬆:

“之前在介紹易安菌牙膏的時候顧經理不是聊到過麼,限製易安菌牙膏產量的核心原因,就是本土驢的數量有限。”

“所以過去的兩個月裡,我托一些朋友在國內找了一圈,可算找到了六頭本土驢。”

“於是我立馬拜托他們把驢給買了下來,具體費用明細我交給了顧經理,明年年末統一從賬麵上報銷。”

徐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費用明細什麼的不是重點,他此時的心思全然放在了鄭祖的前半句話上。

過了片刻。

他總算想起來了前因後果。

是了。

當初在定製價格戰會議的時候,顧群青確實提及過缺少驢毛的事兒——當時他給鄭祖列了幾個原因,其中有一項就是驢草料的開銷。

自己後來也確實補充了一句做夢都想要幾頭驢......

那時候鄭祖還問過一句話,大致意思就是是不是本土驢越多越好。

在得到肯定答複後,他確實表示過會托人打聽打聽。

結果沒想到......

鄭祖的那句話並非說笑,而是真的托人在全國找起了驢。

而鄭祖一旦動用起了他的人脈......

這樣說吧。

如果說搞科研,五個鄭祖加起來都不如徐雲。

但若論人脈。

公司上下兩百多號人加在一起,都不夠鄭祖一人打的。

作為新創基金的理事長,鄭祖光微信就有三個——頭兩個已經加滿了五千人好友,第三個號估摸著也快了。

同時這一萬多個好友絕大多數都屬於各行業的中上層,最次也是一個招呼下去都能喊動三五個人的小主管。

所以當鄭祖出麵後。

一直困擾徐雲許久的本土驢問題,便輕鬆迎刃而解了。

“我那個找到本土驢的朋友在電信上班,是個川南區域基站項目的負責人。”

電梯口邊,鄭祖正在向徐雲介紹著更細致的情況:

“他們基站點的邊上就有幾個很原始的村莊,青壯外出打工,老人和小孩待在村裡,過著半自給自足的生活。”

“我那朋友還算有些權力,看那些村民不容易,就調動了一套設備幫村子裡打了口新井,又給每個村送了二三十箱牛奶,雙方關係一下就拉近了起來。”

“後來呢,他們那個項目沒法回來過年,所以一個村子在年關前一個禮拜,就邀請他們到村子裡一起吃年夜飯了。”

說道這裡,鄭祖的語氣不由激動了少許:

“結果我那朋友在和村支書商量著怎麼安排大鍋飯的時候,忽然見到了幾頭拉磨的驢,再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純種的本土驢!”

“於是他立刻就提出了買下幾頭驢的想法,村支書不但沒拒絕,還給了個很厚道的價格。”

“再然後就是把這幾頭驢送出山,運到廬州安置的事兒了。”

“其實前幾天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不過怕路上出意外,直到今天一切妥了才和你說。”

聽著鄭祖的介紹,徐雲的表情同樣有些興奮。

那可是本土驢啊......

要知道。

目前易安菌牙膏的菌落擴增需要驢毛。

微生物電池的研發同樣需要驢毛。

凝血明膠的粘合劑,則需要驢毛和相關分泌物......

眼下有了新到的本土驢。

等於以上三個項目的研發效率,最少都可以翻個三倍!

實際上。

一直以來,徐雲的心中都隱隱有著另一個預感:

今後會用到驢毛或者其他部位的地方,恐怕不止是這三個項目而已......

隻是這種預感沒什麼理論支撐,所以他一直都沒和彆人說罷了。

想到這裡。

徐雲想到了什麼,轉過頭,對鄭祖問道:

“對了,鄭理事長,這事兒通知周善院士了嗎?”

雖然徐雲和周善約定好了不搞克隆,但常規育種項目還是正常進行的——之前驢妹的懷孕便是項目的早期成果之一。

所以眼下有新工具驢到位,於情於理都應該知會周善一聲。

聽到徐雲的這個問題。

鄭祖飛快的點點頭,朝某個方位指了指:

“當然通知了,徐博士你彆忘了,周善院士的育種中心也在高新區呢。”

徐雲恍然的一拍腦門,情緒激動之下居然忘了這件事——周善的育種中心就在隔壁,離華盾生科總部直線距離隻有五百米左右來著。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

“對了,鄭理事長,那六頭本土驢性彆比例怎麼樣?”

“性彆比例?”

鄭祖微微一愣,臉上逐漸浮現出了某種微妙的表情:

“徐博士,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剛才說過的一件事——在我朋友提出購買想法後,那位村支書很快同意了這筆交易。”

徐雲點點頭,鄭祖那些話才說完沒幾分鐘,無論如何都不至於忘掉:

“當然記得。”

鄭祖便又說道:

“那位村支書之所以會同意把六頭驢都賣掉,其中固然有對我那個朋友的好感,但更關鍵的一點是.....”

“在幾年前的一次山體滑坡中,村中唯二的兩頭本土公驢都不幸亡故了。”

“剩下那六頭驢留著也隻能和其他非本土公驢雜交,後代的血脈純不了,那還不如拿來賣給朋友。”

“.......”

聽到鄭祖這番話,徐雲立刻意會了他的想法,眼睛頓時微微瞪大了少許:

“鄭理事長,你的意思是說.......”

鄭祖輕輕點點頭,肯定道:

“沒錯,那六頭本土驢....都是雌性。”

“算上原本的那頭驢妹,咱們的驢兄在拉磨、貢獻驢毛、黏液的間隙,還要準備一打七了。”

而就在徐雲和鄭祖聊天的同時。

數十公裡外的科大校內。

東苑食堂。

正在看歡天喜地七仙女的食堂大媽看了眼時間,拿起了一根鞭子,對圈內的驢兄和驢妹甩了幾下:

“時間到了,去磨豆漿吧。”

.......

注:

通宵碼到現在,月末最後兩天,萬字更新奉上,求月票啊各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