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亦是在心中歎了口氣。
作為在成飛工作過的一員,雖然當初他搞的是理論物理而非軍用項目,但也同樣清楚川蜀大地中有多少海對麵的耳目。
一直以來。
川蜀之地都是XX主義覬覦的關鍵地帶。
例如之前的駐華領事館,便被安設在了蓉城。
這不是說川蜀之民容易被腐蝕,而是因為川蜀這塊地方的戰略價值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當年隨著三線縱深的布局,現如今的川蜀已經擁有了很強的儲備力量:
川渝人口約1.2億,有齊全的高等教育體係,可培養高級人才;
有眾多的科研院所,包括最前沿的核物理研究機構,可製造現有的一切核武器;
有龐大的科研基礎設施,如風洞群,包括高超聲速激波風洞;
有大量重工業,包括二重、成飛、東氣及常規軍工群落,可生產10爺甚至20等尖端武器;
另外川渝還有航天基地,可以發射衛星;
更可怕的是。
川渝的重工業還擁有自有原料基地,PZH出產釩鈦鋼鐵,並有鐵路輸送到蓉城等地......
所以可以這樣說。
不管情況嚴峻到什麼程度。
隻要川渝還在。
它就能不依靠外來資源自我循環,向川外戰區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和戰士。
華夏民族的工業化依然向前挺進,不會被打斷。
因此一直以來。
川渝都是XX主義重點關注的對象。
而錦屏地下實驗室,更是關注的重中之重。
眼見氣氛有些沉悶。
季向東想了想,便又換了個話題:
“好了,各位,過去的事兒咱們就先不說了,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咱們實驗室現如今的一些情況吧。”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地上輔助實驗平台,主要負責一些數據管理、分析以及元件加工——之前不是說過嘛,我們附近就是錦屏水電站,水力發電的成本很便宜,所以機房的配置也很龐大。”
“而在咱們的腳下,則有著地下極低本底分析測試平台、極低輻射本底屏蔽平台以及地下實驗室綜合運行支持平台三個大模塊。”
“至於模塊下方的細分我就不多介紹了,大致就是微貝克量級的測量裝置,還有大型低溫液氮輻射屏蔽裝置等等。”
說話間。
季向東帶眾人走過了一處位於隧道內部的藍白色簡易房。
簡易房一共有三層,每層九間左右,可以看到有幾間房子的燈光正亮著。
“這是我們地上實驗平台的休息室,也算是研究人員的臨時住所吧。”
季向東來到簡易房邊,摸了摸簡易房的外壁:
“地上實驗室采用地下水作為冷源進行溫度控製,實驗大廳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環境濕度一般都小於65%。”
“同時這裡和各隧道的連接處都安裝著氣密門,所以也不用擔心影響潔淨度的問題。”
“雖然我們實驗室有設立招待所和賓館,但科研這種事兒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會太過舒適化。”
“喏,三樓最右邊的那間房,就是我最近的窩棚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說話聲音有點大的緣故。
季向東話剛說完沒多久,距離眾人最近的一間屋子裡探出了個年輕男子的腦袋。
此人的頭發有些淩亂,穿著一身睡衣,表情看起來迷迷糊糊的,像是剛醒。
看到是季向東後說了聲季教授好,便又打著哈欠重新回到了屋子裡。
而臨近的其他幾件簡易房中,也隱隱傳來了幾道呼嚕聲。
也不知道他們這是上午沒醒,還是剛剛完成了某些任務睡下。
見此情形。
眾人便下意識放緩了動作,小心翼翼的走過了這棟簡易房。
隨後眾人一路直行,很快來到了2號輔助通道。
錦屏地下實驗室的深度雖然沒有2400米那麼誇張,但也不是全部區域都處在水平麵以上。
而前往下一層的銜接口,便是三個輔助通道。
實驗室地下除了季向東介紹的三個模塊外,具體還根據職能分成了四個實驗廳。
首先是實驗廳A。
它主要負責天體物理,細化又分成A1和A2兩個區域。
然後是實驗廳B。
主要負責暗物質物理實驗中的常溫水屏蔽,細化分成B1、B2、B3和B4。
接著是實驗廳C。
負責暗物質物理實驗中的低溫液氙屏蔽,細化分成C1和C2。
最後是試驗廳D。
其中D2負責中微子實驗,D1則是機密。
四個實驗廳麵積加在一起,足足超過了四萬平米。
這種科研基地的通行條例很嚴格,如果沒有相關手續,即便是院士也很難去其他實驗室竄門。
因此在出了輔助通道後。
季向東便帶著眾人直截了當的奔赴向了試驗廳B。
不過在經過實驗室A2門口時,季向東猶豫片刻,還是對眾人透露了一個消息:
“這裡可以給大家透露一個不算特彆機密消息哈,不出意外的話,過段時間....具體多久不太清楚,總之是近期,天體物理這塊會有一個新成果產出。”
“新成果?”
潘院士有些好奇的看了眼自己的好基友,眼中冒出了一絲好奇,問道:
“老季,具體能說說嗎?”
季向東搖了頭:
“總之和星體演化有關吧,具體不讓說太多,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潘院士若有所思的哦了一聲,也沒多問。
作為目前國內量信方麵的領頭人,他對於這些規矩還是很清楚的。
這麼多院士在場都不能說,那就確實是屬於機密類型了。
隨後季向東帶著眾人又走了一小段路,終於來到了一處通體銀白色的實驗室外。
這處實驗室入口有些類似迪迦奧特曼裡頭勝利隊總部的那扇門,高度兩米多,由兩塊對開合的金屬門板組成。
刷卡、虹膜、指紋解鎖後。
眾人很快進入了......
實驗室B1。
實驗室B1內部是個地麵開闊但高度有限的封閉空間,層高估摸著也就七八米,地麵則是個直徑50米左右的圓形。
更關鍵的是......
眾人踩著的這處地麵,下方是透明的。
沒錯。
透明的。
通過透明隔層可以看到。
更下一層的區域裡安放著一個半球形的物體,物體外表上密集的分布著一個個直徑三十厘米左右的小凸起——具體可以想象成一個吃飯的碗倒扣在桌麵上,碗底蓋著一張紙,眾人便站在這張紙上。
至於那些細密的小凸起,有密集恐懼症的同學不建議想象......
開口介紹的依舊是季向東:
“如大家所見,這個裝置就是CJPLI項目中的PandaX分項,也是我現在在負責的模塊。”
季向東一邊說一邊來到了地麵中間,用力踩了踩透明的隔層:
“下頭就是我們使用的暗物質探測器,靶物質為4000噸的水基液體閃爍體,可以在可以在5σ的顯著水平上發現O太陽中微子。”
“4000噸的液閃,這在國際上都可以穩居前三。”
“例如意呆利Gran Sasso國家實驗室的Borexino中微子實驗,Borexino探測器的靶物質是278噸高純液閃+1000噸純有機溶劑緩衝區+2400噸超高純水。”
“雖然總質量和4000噸差彆不大,但量級上卻和咱們差了最少4個檔位。”
聽聞此言。
一位拄著拐杖、頭發有些花白的老院士舉起了手:
“小雞,你們這套設備如果捕捉中微子的話,年捕捉量能有多少?”
季向東想了想,很快報出了一個數字:
“按照往年的數值,我們每年能夠提供100個以上的地球中微子吧——最少100個。”
聽聞此言。
包括王老在內,一眾大佬輕輕點了點頭。
錦屏地下室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暗物質,中微子的研究並不是首要重點——這點從全名上就能看出來。
國內目前專攻中微子的基地有兩個,分彆是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基地,以及江門中微子實驗站。
這兩個專業基地在液閃的量級甚至可以上到兩萬噸,捕捉到的中微子數量和神岡已經相差不多了。
當然。
這裡僅指數量。
中微子研究這塊咱們和小日子確實有著不小的差距,這個差距屬於成果方麵的積累,不是精度達標就能彌補過去的。
直麵差距,努力追趕上去,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總而言之。
C1實驗室在4000噸液閃的情況下能捕捉100個地球中微子,這種效率已經可以算是很高很高了。
隨後季向東又指了指自己的右側,繼續道:
“至於咱們隔壁則是水木的CDEX合作組,帶隊的是嶽騫教授,也就是我們實驗室目前的物理科學部主任。”
“不過嶽騫教授現在負責的‘盤古’10公斤量級高純鍺探測器係統正處於關鍵期,這段時間一時半會兒脫不開身,所以托我和大家道個歉。”
眾人很是和氣的表達了理解。
CDEX和PandaX,都屬於是錦屏實驗室第一期CJPLI項目的下屬兩個分項之一,也是僅有的兩個分項。
前者代號盤古。
後者代號熊貓。
其中,水木大學項目組的核心裝置高純鍺探測器,也是是世界上首個公斤量級點電極高純鍺探測器。
它能夠在質量小於10GeV的暗物質研究熱點能區,開展輕質量區暗物質探測研究。
2014年。
CDEX實驗組獲得了在10GeV以下能區裡同類探測器最靈敏的實驗結果,排除了海對麵T實驗組多年來宣稱的暗物質存在區域。
嗯,然後水木校園網就在幾天後被攻擊了。
不過CDEX的設備沒這麼大,它的原型機隻有一噸,外表看起來和公園裡常見的公廁似的......
PandaX嘛....
則是以液氙技術為主。
當暗物質跟氙原子發生碰撞時,氙原子就會發光,同時也會產生自由電子,也是一種很有可行性的思路。
中微子之所以被稱為熱暗物質,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概率和氙原子碰撞發光——隻是這概率很低很低就是了。
而今天季向東等人準備運用的檢測方式......
自然就是液閃了。
..........
注:
昨天一萬零六百,今天稍微少點,手指負荷太大了,接下來應該都會這樣,就是一天一萬一天八千,這樣我能有點時間去做手指針灸。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