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孝女與發布會開幕
“.......”
看著身後這位突然出現、麵容精致靚麗的金發女孩。
徐雲整個人頓時僵在了現場。
這倒不是因為他見到了漂亮妹子就挪不動路,而是因為......
結合女孩的這番話以及對方的容貌。
此時但凡是個正常人,都能毫不費力的判斷出一件事:
對方正是麗莎·藍道爾的女兒。
那麼問題來了。
在一個女孩麵前看她母親的半果寫真還被發現了,該怎麼辦?
挺急的,在線等!
一旁的陸朝陽見狀,連忙擺出了一副無我無關的表情,正襟危坐的琢磨著麵前的礦泉水瓶。
仿佛上頭刻著什麼終極奧秘一般。
純路人.jpg。
不過他的耳朵卻悄悄豎了起來,眼神兒也不停的往徐雲身上瞟,一副吃瓜看熱鬨的表情。
徐雲:
“.......”
而就在徐雲有些不知所措之際。
長相酷似麗莎·藍道爾的女孩忽然幽幽歎了口氣,眉頭一掀,聳了聳肩膀:
“算了,想看就看吧,反正沒露出什麼關鍵部位——我媽也真是的,拍寫真就拍寫真唄,為什麼不拍收費的呢?”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外網上的那些賣肉的福利姬都賺多少錢了,再不濟在油管上開個頻道收訂閱也行嘛。”
徐雲:“?!”
在對方開口後極短的時間裡,他甚至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這信息量有點大啊......
這真的是麗莎·藍道爾的女兒嗎?
接著沒給徐雲足夠的思考空間。
女孩便大咧咧的將單肩挎包取下放到了桌上,主動朝徐雲伸出了手:
“自我介紹一下,麗莎·克裡斯汀·藍道爾,麗莎·約坦·藍道爾的親生女兒,現任哈佛大學助理研究員。”
“我媽前些日子出了車禍骨折,沒法來蓉城,所以這次由我代替她參會。”
“另外如果你想買我媽的高清寫真合集也可以找我,給你打九折。”注:這位是真在ins上做過這事兒,包括上麵那段話也是原句
徐雲愣了兩秒鐘,這才有些遲疑兼尷尬的伸出手:
“中科大,徐雲。”
這真是個有個性的大孝女......
這姑娘要是擱國內,估摸著應該活不過小學四年級......
不過在驚訝過後。
徐雲心中的一個問題也得到了答桉。
雖然他不認識麗莎·約坦·藍道爾。
但從搜索結果上來說,麗莎·約坦·藍道爾應該是個非常有地位的理論物理學家。
即便是沒有獲得過諾獎,考慮到她的成就以及性彆,至少應該在四到六排才對。
雖然中科院不像國際上那樣講政治正確,但這種可以避嫌又沒啥成本的事兒顯然也不會拒絕。
所以徐雲一直覺得有些奇怪:
為啥麗莎·約坦·藍道爾會被分到第十排呢?
合著原來今天到場的不是麗莎·約坦·藍道爾,而是....
與她同名同姓、但中間名不一樣的大孝女麗莎·克裡斯汀·藍道爾。
話說這姑娘不會借機和會場其他人推廣她老媽的寫真集吧.....
克裡斯汀的性格看起來似乎有些張揚...或者說社牛,落座後看了眼四周,輕輕吹了聲口哨:
“嘖嘖,可真是熱鬨,如果這時候落下一發導彈,人類物理學至少要停滯二十年吧?”
“可惜這是在你們華夏,要是在我們海對麵,保不齊還真可能發生這事兒。”
徐雲:“......”
隨後克裡斯汀又轉過腦袋,上下打量了徐雲一番,對著他道:
“嘿,徐,你是做哪個方向研究的?”
“我啊?”
徐雲眨了眨眼,笑著說道:
“物理專業是凝聚態,物理研究的領域倒是不怎麼固定,每個方向都略懂一點兒,話說藍道爾女士,你呢?”
克裡斯汀雙手叉在胸前,往椅子上一靠:
“和我媽一樣的理論物理,不過沒我媽那麼玄乎,最近在做引力透鏡的課題——另外叫我克裡斯汀就好。”
“引力透鏡麼......”
徐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看來克裡斯汀今天到場,倒也不全是代替母親出席這麼純粹。
眾所周知。
質量造成時空彎曲,光沿時空線行進。
大質量天體會像透鏡一樣彎曲兩邊的時空線,同一個恒星的光可被從兩個方向觀測。
然後根據兩個方向的距離和愛因斯坦方程,就能算出質量密度。
這種觀測出來的星係質量比模型計算要大很多,所以引力透鏡的很多成果也是支撐暗物質研究的關鍵。
因此克裡斯汀出席這場發布會,肯定有部分原因是為了暗物質的真相而來——隻是坐次上蹭了她母親的便罷了。
隨後徐雲想了想,對克裡斯汀問道:
“克裡斯汀女士,近期哈佛的引力透鏡有什麼新發現嗎?”
徐雲的這番話其實隻是隨意起的一個話題,孰料克裡斯汀還真坦然的點了點頭:
“有啊,不久前我們和牛津大學的項目組在銀河係中心發現了大量全新的磁絲,長度都在數十光年以上——這個結果已經到論文出刊階段了,所以和你說說也無妨。”
徐雲頓時一愣:
“磁絲?你說的是那些氫氣絲?”
克裡斯汀點了點頭,靠在椅子上頗有些老神在在的架勢:
“而且這次發現的磁絲都與高恒星形成活動區域呈現垂直狀態,組裡有些看法極端的專家甚至認為,我們發現了恒星形成的奧秘。”
“如果不是中科院突然爆出了這麼個大新聞,我們原本還打算給神岡和那邊一個大驚喜呢——負責我們課題組的教授都快給科院紮小人了。”
“........”
徐雲聞言默然。
倒不是說他不知道該如何接話,而是心中太過驚訝,以至於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說起銀河係,想必許多人都不怎麼陌生。
但鮮少有人知道的是。
在銀河係的最中心地帶,分布著超過1000條數十光年的細絲。
這些細絲的性質均為射電絲,發現於上個世紀80年代。
它們就像一架斷了弦的豎琴,縱橫交錯在銀河係中心。
不久前。
南非的meerkat望遠鏡團隊發布了一組全新的細絲照片,但即便是那組用了三年時間渲染的觀測記錄,也隻能確定那些細絲是帶有磁性的氫氣絲。
這些細絲最長的一條超過了150光年,同時很離譜的一點是.....
幾乎每條細絲之間的間隔,都完全相等——大約就是地球和太陽的日地距離。
這些細絲形成的組合體叫做maggie,名馬格達來納,以發現者胡安·迭戈·索來爾出生地哥倫比亞最長的河流命名。
這也是銀河係中最大的物體,距離地球大概5500光年。
那些磁絲同樣是一個非常前端的研究課題,屬於標準的諾獎範疇。
畢竟這些年來天體物理一直很火,六年出了四個諾獎,堪稱絕對的風口。
《三體中的死線設定,有部分便是源自這些磁絲。
當然了。
要是銀河係內隻有一千多條死線,那我們所處的位置就著實有些荒涼了。
說是被至尊戰至的宇宙邊荒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