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
“呼.......”
聽到比快點並且總排名還算靠前,梶田隆章微微鬆了口氣。
總算沒給超級神岡探測器丟臉.....
但很快,這股輕鬆感便被鬱悶給填補了。
按照華夏那邊預先通知的步驟,接下來神岡實驗室還要被強迫著與其他機構‘競賽’四到五次。
這是逼著所有人拿出看家本領啊......
真是該死!
事情怎麼會發展到這個步驟,不是說好的給華夏人拆台的嗎?
為什麼我們反倒成為台上的演員了??
抱有這個想法的機構數量並不少,隻是到了這一步,誰都沒辦法能夠退出了。
視線再回歸直播現場。
為了讓諸多觀眾能夠儘可能的跟上這些業內人士的節奏,科院這次還給各個直播間配上了專業的研究員,以此來配合各個平台的解說。
與陳姍姍搭檔的是個同樣很年輕的女生,此人赫然是當初徐雲項目組內的成員之一,博士在讀的張晗。
陳姍姍雖然對學術知識不太了解,但控場能力還是不弱的。
在見到指示燈變綠了半數之後,她便對張晗問道:
“張博士,按照潘院士之前介紹的規則,現在是不是可以認為第一步環節已經驗證成功了?”
張晗聞言繃著臉點了點頭,可以看出她在鏡頭前還是有些拘束:
“沒錯,孤點粒子的製備是整個流程中最簡單的一個環節,以這些頂尖機構的能力來說,想要製備成功並不困難。”
陳姍姍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繼續問道:
“那麼張博士,你認為第一輪會被淘汰的機構有多少?”
張晗思索片刻,猜測道:
“數量應該不會很多,感覺不會超過兩家吧,甚至全部合格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再往下的環節就比較難了,到時候應該有些機構會被淘汰、”
果不其然。
在張晗開口後沒多久。
潘院士身後的燈數便開始快速的增加了起來,最快時甚至一秒鐘內亮了三盞。
其中幾大知名機構的排名都很靠前。
比如神岡實驗室、還有盧卡斯所屬的費米加速器實驗室等等。
每當有一家機構亮燈,機構的參會代表便會很開心的一邊鼓掌一邊與周圍的同行互相慶賀——至少明麵上看起來很開心。
至於心中罵了多少句日內瓦退錢,這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過了十多分鐘。
當時間來到潘院士給出的時限後,所有機構隻剩下了一家馬來西亞的實驗室沒有取得成果。
然後......
在短短半分鐘不到。
這家機構的官推就被外網的吃瓜黨給衝爛了,熱評第一赫然來自國內,內容是一張表情包:
行不行啊,細狗?】
這段文字還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即便是其他國家的吃瓜黨也能理解圖片的意思。
當然了。
此時的潘院士並不知道直播的效果已經好了如此地步,他的心思還是主要放在了實驗流程上:
“好了,半個小時已到,跟不上的同行很抱歉,我們無法再給你們時間了——貴方的反饋信號將被移除,不過仍舊可以關注我們的直播,待到結果出爐自行完成後續的複驗。”
“現在請讓我們將注意力重新放回複驗環節,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一步是.......”
“將孤點粒子進行基態化處理,這部分的成果依舊由我的學生徐雲博士獨立完成,相關論文將會在會議結束後發布至預印本網站。”
“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基態化處理後的孤點粒子可以在磁光阱條件下保存十五秒以上,足夠進行最後的電磁相互作用驗證。”
雖然目前徐雲課題組已經成功將孤點粒子的‘壽命’延長到了四個小時,但今天這個場合並不需要用到那種技術。
畢竟孤點粒子的二次處理,最少都要兩個小時以上。
浪費時間不說,對檢驗結果也沒多大影響——15秒壽命的孤點粒子足夠進行電磁相互作用的驗證了。
接著很快。
潘院士身後的大屏幕,便出現了第二步的相關步驟:
lb1值:13638.28】
k位置點:t、t、t、、t、t、t】
設計指標:10^21】
亮度:10^28】
磁剛度:9.4t·m】
......
由於這一輪涉及到了磁光阱以及雙消色差結構頂點探測器,難度與第一輪提升了十數倍以上。
所以科院很“貼心”的給出了一個更長的時限:
一個半小時。
看著科院給出的第二輪數據。
眾多實驗機構在內心罵娘的同時,又被迫的開始了新一輪的內卷。
與此同時。
會議廳附近的一間屋子裡。
科院為此次發布會專門組建的特勤事件委員會副主任、主要負責直播維護和網絡安全的詹克仁看了眼身邊劈裡啪啦敲著鍵盤的工作人員,對身邊一人問道:
“小周,現在直播數據怎麼樣了?”
詹克仁口中的小周扶了扶最少1200度的厚重眼鏡,很快報出了一個數字:
“詹主任,不考慮特殊通道的觀看人數——也就是各大實驗室的數值的話.....”
“境外觀眾數量大概維持在2700萬人左右,另外這個數值還在緩慢下滑。”
詹克仁微微點了點頭。
這是正常現象。
發布會舉行的時間是國內上午9點整,換算成歐洲各國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淩晨13點這個區間。
這種時間段對於觀眾的積極性影響很大,因此歐洲方麵的人數基本上不會太多。
而海對麵雖然是晚上八點九點,但海對麵講究的是精英教育,很多人實際上對物理學壓根沒有任何興趣。
所以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便導致了境外觀眾數量一直處在三千萬以下。
隨後詹克仁想了想,又對小周問道:
“那麼國內人數呢?”
小周再次劈裡啪啦了幾秒鐘,再次報出了一個數字:
“2400萬。”
“2400萬?”
詹克仁頓時一愣:
“這是怎麼回事?一道實驗環節,觀眾反而比剛才還增加了一百多萬?”
大概十多分鐘前。
詹克仁曾經問過一次觀眾數量,當時國內的觀眾數大概在2300萬左右。
在詹克仁想來。
此時第二輪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分鐘,枯燥無味的流程應該會擠走不少觀眾。
結果.....
這些觀眾居然意外的有些粘性?
看著一頭霧水的詹克仁,小周想了想,說道:
“詹主任,您可能不太清楚,咱們國內的網民情況和國外其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
“現在往往越是難懂的東西,網絡上就越有不少人感興趣。”
“比如之前張益唐教授的直播講座,聽得懂他說什麼的人沒幾個,但熱度硬生生頂到了小破站的前幾名。”
“又比如我之前追的一本《科技帝國從消滅蟑螂開始、彆名《斧頭和驢的,作者經常寫出一些看著頭暈的知識。”
“但習慣以後追起來你會感覺特彆上頭,越看不懂越想看,老有意思了。”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今天咱們這場直播也是這樣。”
詹克仁:
“......?”
還有這種事?
隨後詹克仁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番心緒,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也罷,事實勝於雄辯。
隻能說現在年輕人的腦回路他有點搞不懂了......
接著他拍了拍小周的肩膀,離開流量監控區,來到了網絡防禦中心,對另一人問道:
“小王,網安方麵怎麼樣了?”
.......
注:
沒怎麼看後台,居然給我這本限免了,據說我是除了《複活帝國外,限免有史以來均訂第二高的書.....
另外書評區粉絲稱號活動已經開始了,還是老規矩,有十個名額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了,各位有票的同學投點可好?這個月1號和6號請了假,但剩下五天更了三萬多字,已經儘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