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第四百六十七章 發布會結束下
此時此刻。
雖然無論是眾人的視線還是發布會的鏡頭,都沒有鎖定在自己身上。
但坐在第一排的鈴木厚人,依舊感受到了一股如芒在背的窘迫感,仿佛有三千隻蟑螂在自己背後爬來爬去。
他很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罪了東方的神仙,以至於在發布會上遭遇了如此淒慘的羞辱。
身敗名裂.jpg。
雖然不願意承認。
但這個老八嘎內心深處確實是......挺後悔的。
似乎從他站起來打斷潘院士的發言之後,整件事情的走向就有些不對了。
先是潘院士借力打力,把所有機構都拖下了水。
接著在威騰計算過程中,鈴木厚人的計算結果出了錯。
再後來是的背刺......
到了現在,威騰居然告訴他,這次發現的是超對稱粒子?
這tmd咋頂啊......
在某個很短暫的瞬間,鈴木厚人甚至冒出了一個想法:
要不自己乾脆在發布會現場大喊一聲板載,來個玉碎得了?
這樣說不定還能給科院添點堵,影響影響直播節奏。
但這個念頭最終還是被鈴木厚人給放棄了,他還是挺惜命的.......
而就在鈴木厚人胡思亂想的時候,潘院士則走到了威騰身邊,對他說道:
“威騰先生,祝賀您,您的理論總算是有實驗現象上的支撐了,這是一個足以載入物理史史冊的發現。”
“或許等到明年的年底,我就能看到您獲得諾獎的新聞了。”
雖然從嚴謹性角度來說,超對稱粒子的發現依舊無法完全證明威騰的m理論。
這裡的‘超對稱粒子’,指的隻是對撞發現的這兩顆而已。
但如果今後超對稱粒子家族能夠擴大,或者隨著超對稱研究的深入發現了某些更深層次的關聯......
那麼m理論未嘗沒有被證明的那一天。
一如老愛同學的相對論。
最開始的相對論,其實隻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
但後來隨著愛丁頓對日全食中背景恒星光線彎曲的觀測、沃爾特·亞當斯對天狼星b的光譜線位移的測量等諸多實際現象的證實,相對論最終還是登上了神壇。
在今天之前。
威騰m理論最大的問題就是你既拿不出證實的證據,又拿不出證偽的證據。
以至於m理論一直被限製在了數學框架內。
眼下隨著超對稱粒子的發現。
m理論總算迎來了轉機。
這就好比一個考古學家猜測三千萬年前有著一個無比發達的超古代文明,但他卻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觀點。
超對稱粒子就相當於是神光棒,它的能量轉換啊啥的都和現有科技截然不同。
雖然單靠這玩意兒無法完全證明那個“文明”的存在,但至少算得上一個關鍵性證據。
順著這部分挖掘說不定就能找到露露耶和加坦傑厄呢。
同時更微妙的是.....
雖然超對稱粒子的計算過程是科院出的力,驗證過程靠的是的對撞機。
但最先察覺到數據異常的那個人,卻是威騰。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或許就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麵對潘院士的慶賀,此時已經回過神的威騰顯得姿態很低:
“潘先生,你說笑了,且不說超對稱粒子是否值得諾獎,光是這個發現過程,出力最大的也是貴方與。”
“所以諾獎什麼的我就不奢望了,隻希望接下來的複驗過程能夠順利完成吧,如果能再找到幾顆超對稱粒子就好了。”
潘院士笑著點了點頭。
威騰所說的複驗與科院的這場發布會無關,而是指散會後歐美科學界對超對稱粒子的複驗:
雖然目前來看這兩顆粒子的準信度很高,但無論是出於穩妥還是後續研究的角度,物理學界都必須要再進行一次複驗。
畢竟超對稱粒子在理論框架上的價值實在是太重要了。
比如它的對稱機製是什麼?
是否存在激發或者逃逸態?
費米子和玻色子是否在其他更深層麵的規則中有所交集?
更彆說雙粲誇克衰變成膠子的過程,這同樣是物理學界前所未有的事例。
甚至再大膽一點兒......
超對稱和超引力理論是否有關聯?
畢竟11維的超引力理論模型同樣非常優美,丘成桐先生當初都為這個框架出過力呢。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對於超對稱粒子的複驗都勢在必行。
屆時除了lhc外,tevatron勢必也將加入‘戰場’。
想到這裡。
潘院士不由看了眼不遠處正在和卡洛·魯比亞相談甚歡的侯星遠。
不同於以往的情況。
這次與科院達成了合作協議的二五仔,無論如何都不會...或者說不能把科院排除在複驗序列外。
也就是這一次,科院可以做到實驗結果上的同步,能夠保證華夏物理學界在超對稱這個新興課題組中不會被排除在外。
這是以往難以想象的‘待遇’,此前很多粒子的相關實驗,科院都是被孤立無視的。
例如希格斯粒子。
歐美物理學界的高校最晚在2013年6月末,就拿到了希格斯粒子的詳細資料。
但華夏物理學界直到2015年8月才第一次拿到了核心數據,比歐美方麵晚了整整兩年——這還是開綠燈的結果,海對麵原先的想法是壓到17年。
當歐美高校研究到希格斯粒子與繆子磁性質的時候,兔子們還在哼哧哼哧的搞著自耦和呢。
很多時候歐美對咱們的封鎖遠遠不止貿易那麼簡單,物理....或者說理科的理論方向同樣也是個重災區。
就在潘院士的思緒略微有些出神之際,威騰又說道:
“對了,潘,這次的複驗過程實在是有勞你們了,我欠了你們一個大人情。”
“今後...或者說現在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你們儘管開口便是,我一定全力以赴!”
看著一臉真誠的威騰,潘院士頓時心中一喜,不過臉上還是保持著平靜,主動伸出手說道:
“威騰先生,您太客氣了。”
“對於未知的事物提出質疑並且尋求真相,這是任何一個物理人與物理機構都應該具備的素養,於場合無關。”
“我們絕不會以此來要求您給予某些回報,這不是我們東方的待客之道,所以還請您彆說這種話了。”
潘院士的語氣很堅決,這是侯星遠事先就交代過他的話術,是更高層的意誌。
畢竟威騰現在說到底就隻是個理論物理學家,地位高是高,但短時間內還真沒法給兔子帶來太多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加之科院今天收獲的利益可不止一點半點兒,消化起來也需要時間。
因此與其提出某些要求,不如大氣的主動把事兒說開,換取威騰的好感。
這種人情可不是科院說不用管就真可以拋之腦後的,隨著超對稱粒子的研究深入,威騰的這份人情隻會越欠越大。
在恭賀完威騰後。
潘院士也沒忘了正事,在鏡頭的鎖定下,一步步回到了發言台。
雖然距離上次在發言台發言僅僅過去了三個多小時。
但此時潘院士的內心,全然是另外一種情緒。
他的心境從最開始的‘威騰搞事’發展到‘科院可以看戲’,接著是科院組得出成果時的‘這波要遭’。
再然後是粒子對撞報告階段的‘這局穩了’,最終又變成了得知是超對稱粒子的‘我勒個擦這場血賺’。
起起伏伏,猶如在坐過山車。
幸好......
現在塵埃落定了。
想到這裡。
潘院士不由深吸一口氣,再次用說道:
“現場的各位同行,媒體來賓,以及場外的觀眾朋友,大家久等了。”
“首先,我想要很榮幸的宣布一件事。”
“那就是根據的實驗,我們確實在950gev這個區間附近,找到了一顆...不,應該說兩顆未被發現的粒子。”
“現在請大家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威騰教授,以及第一排處的諸位嘉賓,這是一次必被載入史冊的計算實驗!”
話音剛落。
台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潘院士這番話一字未提科院,但處處都有科院的身影。
同時出於穩妥角度考慮,潘院士並沒有直接宣布這次被發現的是超對稱粒子——雖然目前的準確性高達99.9999%,但一切還是要等歐美那邊複驗成功再說才最為穩妥。
反正此時雖然嘴上沒提,但最終分配利益的時候,誰都無法忽略科院的存在。
看著台下如同暴雨般的掌聲,潘院士的情緒也上來了不少,眼眶微微有些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