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沒記錯的話。
當初讓翁瑜婧論文被二區收錄的那場雨,正是老蘇副本的獎勵。
原來從那時候開始,自己就已經和永陵產生了交集了......
接著徐雲深吸一口氣,對翁瑜婧說道:
“那行,我差不多有數了,麻煩你了,小翁。”
“小事兒小事兒,徐哥,要我幫你和老翁同誌搭個橋不?”
徐雲思索片刻,搖了搖頭:
“心意領了,不過還是先不用了,有需要的話我再找你吧。”
雖然徐雲確實準備儘快聯係翁同,但在此之前還有一些環節需要準備,所以倒也沒迫切到需要翁瑜婧來牽線。
反正立項書雖然剛下,但也沒迅速到明天就會開陵起墓。
俗話說謀定而後動,一些事情先處理好再去聯係翁同,效率上說不定還會更高一些兒。
翁瑜婧對此倒也沒太過堅持,這姑娘的眼力見兒還是挺高的,很快便道:
“ok,那徐哥,我就不打攪你啦,需要的時候隨時吱一聲就行,另外彆忘了去我爸動態下邊兒留言的事兒......”
“.......”
掛斷語音通話後。
徐雲想了想,翻開通訊錄,撥通了潘院士的手機號。
過了十幾秒鐘。
手機微微一震,潘院士的聲音從對頭傳了出來:
“喂,小徐?”
“嗯,老師,是我。”
徐雲認真的對潘院士打了聲招呼,隨後試探著問道:
“老師,您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潘院士很快說道:
“方便,剛和安東老師吃完牛批...牛排,我這會兒一個人在消食呢,有什麼事兒你直接說就行。”
徐雲聞言便組織了一番語言,把自己之前的看到的有關永陵的熱搜以及立項書的事兒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阿巴阿巴嘰裡呱啦劈裡啪啦皮卡皮卡......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
徐雲說話的間隙,潘院士周圍的噪聲也小了不少,聽起來像是走到了某個偏僻的地方通話:
“我懂了,所以小徐,你打算利用這次機會試試重力梯度儀?”
徐雲用力點了點頭,解釋道:
“沒錯,老師,說來也挺巧的,‘諦聽’項目立項當天永陵就上了一次熱搜,所以那時候我也了解了一些永陵的信息。”
“永陵目前的主占地麵積是25萬平方米,也就是25公頃或者說0.25平方千米,修建規模上僅次於明成祖的長陵。”
雖然此時潘院士並不在麵前。
但徐雲依舊忍不住用一側肩膀和耳朵夾著手機,雙手在麵前比劃了起來:
“永陵地宮的深度大概在地麵1530米左右,目前遙感探測的結果是一個‘甲’字型,最底層有七個坑室,並且大多積水。”
“但客觀來說,這種探測存在一定精度和準確度的偏差,也就是有可能在更深處存在有一個或者多個未被發現的墓室。”
“而我們‘諦聽’項目組負責的是正是重力梯度儀關鍵的測繪模塊,目前盤古粒子的壽命已經被順利延長到了四個小時。”
“雖然四個小時距離疆域性的巡航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但對於一塊占地麵積0.25平方千米的地宮來說,時間是完全足夠的。”
隨後徐雲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
“老師,咱們先退一萬步,且不說永陵之內是否有《永樂大典或者未發現的下層地宮。”
“單是對於其他文物的考古發掘,重力梯度儀的重要性也是無可忽視的——它的精度比遙感探測要高兩到三個數量級。”
“畢竟當初定陵的發掘工作,實在是一樁夢魔與恥辱,此次的永陵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潘院士聞言默然。
實際上。
作為一位智商遠高於常人的聰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難聽出徐雲最後那個‘恥辱’二字的深層含義。
當年定陵挖掘的失敗不單單是華夏考古學界的恥辱,同樣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遺憾。
雖然郭沫若先生其實並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隻是建議發掘的六人之一,後世在定陵失敗這事上對郭老的評價有一定的甩鍋情況——因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氣最大。
但不能否認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確實要負擔一些責任,並且不可推脫。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長,所以這事兒看似和科大無關,但背後卻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
徐雲和潘院士作為科大學子,此番自然也有義務去‘還債’。
由科大始,自科大終。
這也算是一個完整的宿命輪回吧。
隨後潘院士在電話對頭沉默了整整小半分鐘,才說道:
“好,我明白了,等我消息吧。”
說完,潘院士便掛斷了電話。
徐雲則繼續在床上坐了一會兒,習慣性的看了看熱搜、虎撲、第一版主以及雪梨社區。
接著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
待洗漱完畢後,徐雲也沒離開房間。
而是直接從迷你吧裡拿了碗泡麵,慢悠悠的泡了起來。
上輩子是高端酒店菜單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麗思卡爾頓這級彆的酒店迷你吧價格普遍都貴的離譜,四塊錢的雪碧能給你賣到二十塊,五塊錢的泡麵30都算是便宜的了。
不過好在徐雲這次的住宿的科院簽單,不需要自己出錢,他也就可以腆著臉奢侈一番了。
十分鐘後。
吃完一桶泡麵的徐雲揉了揉肚子,琢磨著要不要再來一桶。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徐雲一看屏幕,來人赫然便是潘院士。
於是他連忙將再來一桶的想法打消,再次接通了電話。
片刻之後。
潘院士的聲音從電話對頭響了起來:
“小徐,你現在在酒店嗎?”
徐雲下意識一愣,不過還是答道:
“嗯,在房間呢。”
“那就好,你準備一下,一個小時後出發。”
“出發?去哪裡?”
“西昌。”
.......
注:
昨天掃《nature看到了一篇論文,d/10.1038/s41586022056296,在太陽係內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行星環,洛希極限不適用這個情況,很多理論危險了.....
話說我有個想法啊,以後每個月發個免費單章分享一下當月《nature和《sce上我感覺有意思的論文,大家會感興趣嗎?會不會覺得影響節奏?
感興趣的在這裡扣個1。
不感興趣的在這裡扣個2。
如果反對讀者超過10%,我就不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