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一件禮物(月末求月票!!!)(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6434 字 11個月前

周圍眾人的臉上同時浮現出了一絲略顯微妙的表情。

按照徐雲所描述的物品種類。

第二塊區域放置的顯然是各種救災救援物品,在這裡頭摻雜了麻將桌......

好吧,這很川省。

隨後徐雲抬頭看了眼葛同友,發現對方還是沒什麼表情,便繼續說道:

“帳篷再往內就來到了真正的山體內部,也就是對標山峰的中軸線,扣除內部空間後,豎直的岩層高度達到了134米。”

“我們在這個區域內檢測到了水泥以及一些67式木柄快樂棒,外加一些依舊看不出具體身份的物品,看起來應該是泡騰片或者淨水片?”

“此外......”

說道這裡。

徐雲再次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們還檢測到了一艘艦艇被拆卸下來的機庫頂合金板,應該是2013年下水,2018年退役的22艘056護衛艦之一。”以防萬一我把時間延後了一年,實際上是12下水17退役。

徐雲說這話的時候沒怎麼遲疑,畢竟這事兒無關機密:

056護衛艦集體退役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更先進的其他艦船下海,和機密啥的扯不上邊。

實際上。

2018年6月12日退役的九江艦,在2019年就免費對jj市民公開參觀了。

目前這些退役的軍艦有些對外開放參觀,有些則將重要部位拆下沿著長江送往三線腹地。

例如2011年蓉城公開銷毀的失效儲備物資中,就有一套04退役的天線陣列——那套天線陣列當時已經老到了一個連非洲小國都看不上的地步,便被拿出來熔煉銷毀了。

目前這些退役的艦船上的重要部位,基本上都儲存在三線區域。

彙報完這些數據後。

徐雲便放下報告,抬頭看向了葛同友和李華。

一開始。

李華和葛同友二人依舊緊緊繃著臉皮,看起來很嚴肅。

但沒過多久。

葛同友的嘴角便抑製不住的微微翹起了一絲弧度,這絲弧度越來越大,最後.....

化作了一道燦爛的笑容:

“哈哈哈......”

隨著葛同友笑聲的響起。

李華的表情也繃不住了,腮幫子重重鼓起,撲哧一聲,同樣發出了爽朗的大笑。

隨後李華便一把攬住了徐雲的肩膀,用力拍起了徐雲的後背:

“小徐啊小徐,你們這次可是真的立大功了!”

“這次我們用冰渣和山體組成的屏蔽效果,理論上對標的是1到3.5米厚度的冰麵,入口處最薄,山中心最厚。”

“即便是上頭...咳咳,老家是汕頭的黃副工,他事先的估計也不過是能檢測到1.2米左右就到頂了。”

“可沒想到,你們這次卻給了我們一個天大的驚喜!”

說著說著。

李華的表情甚至帶上了些許咬牙切齒的猙獰:

“3.5米啊,小徐,你知道這什麼概念嗎?”

“整個北極的平均冰川厚度,也不過是2到4米罷了!”

“也就是說等咱們完成了正式升級,全北極之下的黑魚全都跑不掉!一隻都跑不掉!”

正如李華所說。

不同於南極1700米的平均冰層,北極的冰層厚度隻有24米。

眼下這架乞丐版的重力梯度儀在潦草組裝的情況下尚且能突破限製,精度上達到3.5米的效果。

那麼在經過軍工端的完善後,突破到4.5到5米一點壓力都沒有。

誠然。

以現如今明麵上依舊保持和平的國際形勢來說,兔子即便在北極下方發現了海對麵或者其他國家的核潛艇,也做不到將它們遠程摧毀。

但很多東西不是說你現在用不上就失去了意義,這玩意兒的戰略價值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同時更重要的是.....

這款重力梯度儀的核心材料雖然是現如今各個國家都有能力製備出來的盤古粒子。

但具體的測量模組、結構設計方麵,卻存在很強的研發壁壘——如果徐雲沒有光環獎勵的那張圖紙,完成這兩個環節同樣夠嗆。

因此除非海對麵開掛,所以短期內也完全不用擔心有其他國家或者機構會掌握這項研發技術。

感受著被李華緊緊捏住的肩膀,徐雲的心緒同樣非常激動。

不過作為一名研發者,他很清楚這次重力梯度儀能夠落地,並不僅僅靠著自己的功勞:

“李工,這件事確實值得慶賀,不過有一句話您說的有點過了。”

“這次咱們能夠取得成果遠遠不止我一個人的功勞,像葛教授的平衡模組,還有黃教授的結構圖示,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是沒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單靠我一人是遠遠無法成功的。”

李華聞言看了他一眼,點頭的同時,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欣慰。

他欣慰的不是徐雲沒有搶功,而是因為徐雲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一顆清醒...或者中二點說就是純潔的心。

實話實說。

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質。

隨後他用力握了握徐雲的肩膀,示意他不用操心他人,解釋道:

“放心吧,小徐,咱們現在手上寬裕了不少,很多貢獻不會像以前那樣拿不出物質上的獎勵了。”

“比如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老葛那邊會走我們內部的嘉獎流程,至於黃教授嘛.....”

眼見李華似乎要給自己酬功,一旁的黃雨婷便飛快的搖起了手,打斷道:

“李工,我這兒就不勞心基地或者國家獎勵什麼了——今天能夠看到重力梯度儀首測的這一幕,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個人方麵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在永陵挖掘的時候,能允許我親自去現場觀摩觀摩。”

聽到她這句話。

李華轉頭與葛同友對視了一眼,忽然齊齊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

“小黃,你確定不要這個獎勵?”

黃雨婷頓時一愣。

她注意到了李華二人稱呼上的變化——除了初次見麵時的那句‘小姑娘’,其他時間段他們可都是叫自己黃教授的......

隨後李華轉過身,對不明所以的眾人說道:

“大家都先和我來吧。”

說完他便招呼著眾人,朝山腳的另一個方位走去。

走了大概兩百多米後。

一行人停在了一處庫房前。

李華上前輸入了一個密碼,又驗證了指紋,庫房很快打開,露出了內部開闊的空間。

李華又朝內部一指:

“進來吧。”

眾人乖乖跟了進去。

庫房的通道足足有三四十米,借著走入庫房的機會,徐雲也看清了一些重力梯度儀無法確認的細節:

例如之前掃描到的肉塊是豬肉,硬邦邦的還冒著涼氣,看起來像是從哪個凍庫中為了這次實驗臨時搬過來的。

又比如麻將桌確有其物,而且tmd還是自動款的.....

隨後在李華的引導下。

一行人很快來到了庫房的最內部,同時也是山峰的正中心。

此時這裡赫然擺放著一些特種水泥和封裝木箱,箱子裡無疑就是67式快樂棒。

不過比起這兩個玩意兒,真正引人注意的還是水泥邊上的一個物體:

這是一個被用黑布包裹著的高大物體,看起來足足有三四米高,表麵‘凹凸有致’。

很明顯。

這就是此前徐雲他們檢測到的那艘艦船的機庫頂合金板了。

不出意外的話。

布簾下方應該就是卷簾門、通訊天線這些——當然了,肯定不包括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

眼見黃雨婷的表情依舊有些茫然,一旁的葛同友不由提點道:

“小黃,還記得我們剛見麵時我說過的一句話嗎——我很久很久以前在海軍xx部隊服過役,老黃2013年設計的那台重力梯度儀就被安裝在了我老部隊的艦船上,編號是xxxx。”

“2018年艦船壽命到限,加之當時的測量設備在精度上比2013年優化了許多,因此那台重力梯度儀便隨艦船一起退役了。”

黃雨婷再次一愣,旋即整個人便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葛教授,您...您是說.....”

葛同友點點頭,沒多解釋,指著布簾一角說道:

“拉開看看吧。”

黃雨婷的心跳驟然開始加速,

隨後她看了看徐雲,看了看李華,又看了看葛同友。

接著有些忐忑的走到布簾邊上,輕輕一抽。

呼啦

隨著布簾的掀開。

一塊規格大概2x4的機庫頂合金板便出現在了她麵前。

這塊機庫頂合金板上除了一些其他細小零件外,最顯眼的便是一台一米多高的黑色儀器。

而黃雨婷在看到儀器的瞬間。

視線便變得有些模湖了起來。

隻見她輕輕走到儀器身邊,熟練的往儀器側麵一摸,指尖便觸碰到了一個小小的螺絲帽。

那是2013年的夏天,儀器完工的時間和她碩士畢業恰好在同一個月。

當時黃大年特意申請了一份手續,帶著黃雨婷進入了北海艦隊的研發中心,由黃雨婷親手擰上了這台儀器的最後一顆螺絲。

這也是海軍配備的第一台高敏度的艦載重力梯度儀。

螺絲的位置....赫然就在她此時摸著的地方。

如今一晃十年過去。

沒想到今天在西昌,她又見到了這台儀器。

而就在黃雨婷感慨萬千的同時,葛同友的聲音再次從她耳畔響起:

“小黃,有件事想和你說一下。”

“考慮到這台重力梯度儀目前的精度已經不具備保密價值,所以經過上頭的討論與批準,基地方麵決定終止它的儲備使命,將它贈還與你。”

“另外基地還準備與吉林大學簽署一份定點項目協議,初期投入400萬經費,全力支持你的課題研究。”

“如果你沒意見,回指揮部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相關交接.....”

葛同友話沒說完。

眼中早已蓄滿了淚水的黃雨婷便已鼻子一酸,兩顆滾燙的淚珠從臉頰滑下,重重落到了儀器的金屬外殼上........

..........

注:

月末最後一天了,大家有月票的都投投唄,8000票可以抽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