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容了。
此時此刻。
徐雲麵部可以看到很多處可怖的傷口,裸露的皮膚呈現著一種深紅色,連頭皮都被燒掉了大半,臉部的特征和輪廓已經完全變形。
如果說徐雲的身體還有可能通過治療或者調養恢複,那麼他的這張臉則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複原了。
不過看著這相當嚇人的一幕。
徐雲的心中非但沒有驚恐與絕望,反倒有些.....
欣喜?
畢竟在1850副本中的經曆已經證明了一件事:
副本內的傷勢不會帶到現實。
在不影響現實軀體的情況下。
毀容的事實,反倒令徐雲在身份這方麵具備了很多可操作性。
畢竟.....
在燒傷和聲帶受損之後,徐雲不說原本的模樣了,就連年齡也都很難靠肉眼分清。
他哪怕說自己的年齡有四十出頭,彆人大概率都會相信。
實在不行徐雲就雙手一攤,擺爛說自己啥都不記得了。
國內第一台測謊儀要在1981年才會被一位愛國華人偷偷帶入國內,1990年才會具備現代意義的測謊儀。
倘若徐雲真要擺爛裝失憶,外人幾乎沒有任何辦法驗證真偽。
誠然。
毀容帶來的疼痛令徐雲幾乎難以忍受,痛的堪稱撕心裂肺。
不過考慮到這個副本的特殊性......
說實話。
如果你讓徐雲在現實中遭這麼一出罪,不說最後的選擇究竟如何吧,他心中肯定多少會有些猶豫。
但在副本背景中......
如果這樣能幫助他儘快融入基地,那麼徐雲可以拍著胸脯說,隻要留著這顆大腦能讓自己正常思考,其他的一切光環都可以玩命兒拿去整!
因為這關乎到造原子彈,光這一個理由就夠了。
哪個兔子的心中沒有一個大國夢呢?
而就在徐雲心緒有些縹緲之際。
嘎吱——
病房的大門忽然被人從外打開,門口走進了四位男子。
其中穿著白大褂的中年人徐雲略有印象,正是醒來時與自己交談的林宇,也就是職工醫院的主治醫師。
不過徐雲對林宇的印象主要源自林宇的自我介紹,而非後世的人物記憶——他在醫學方麵的知識不多,早期的西醫也就知道胡傳揆王叔鹹等幾位知名前輩罷了。
接著很快。
徐雲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三位男子身上:
一個帶著眼鏡的小老頭。
一個尖嘴猴腮同樣戴著眼鏡的年輕人。
以及一個拿著檔桉袋,一看就是搞文秘的中年人。
其中那位年輕人和中年人徐雲是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絲毫和記憶中的人物對不上號。
不過在看到那個小老頭的瞬間,徐雲的心中卻隱隱冒出了一股熟悉感。
似乎......
他在什麼地方見過對方的模樣。
隻是這股感覺有些縹緲,徐雲細思的時候便消失不見了。
而在另一邊。
進屋後。
小老頭先是與護士和林宇低聲交談了兩句,林宇很快帶著小護士離開了病房。
待屋門關好。
小老頭便主動拉了把椅子,坐到徐雲床邊,很是和藹的問了一聲:
“韓立同誌?”
徐雲這才回過神,腦袋躺靠在搖起了45度的床上,輕輕點了點頭:
“同...同誌你好。”
小老頭見狀又笑了笑,自我介紹道:
“韓立同誌,先自我介紹一下,鄙人郭友來,現任221廠的鑽井工程師。”
“你叫我郭工、老郭,友來同誌都行,哪個順口就叫哪個。”
老郭的笑容很友善,看起來非常憨厚。
但他自報家門的這個名字落在徐雲耳中,卻瞬間在徐雲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
郭友來?
居然是他?
眾所周知。
為了表彰在研製“兩彈一星”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華夏曾經頒發過一批“兩彈一星”勳章。
也是目前為止國內科研領域最高的一枚勳章。
截止到2023年。
“兩彈一星”勳章的獲得者都有且隻有一批,共計23人。
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錢老、陸光達。
也有徐雲此前見過的王老、孫家棟。
總而言之。
無一不是共和國功勳赫赫之輩。
但在這23人中,有一人極其特殊。
他便是.....
郭友來。
郭友來的特殊性不在於他的貢獻比其他人強多少,而在於——
他是23位“兩彈一星”功勳中,唯一以烈士身份獲得這個榮譽的人。
郭友來出生於1909年,是海岱省榮成市人。
1930年。
郭友來升入南開大學,決心攻讀物理學。
南開當時沒有物理係,但有一位物理學教授顧靜徽,於是老郭便主動上門求見。
顧非常賞識他,為他單獨開課,他成了當時南開唯一的物理係學生。
1938年。
郭友來參加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生考試,當時他所報考的力學專業隻招收一人。
結果郭友來與錢偉長、林家翹並列最高350分,後經葉企孫等人的極力爭取,三人很幸運一同被錄取。
當時正值霓虹侵略華夏,郭友來上船才發現護照上有日本簽證,於是毅然下船。
受此影響。
郭友來次年才赴多倫多大學碩士攻讀碩士學位,然後....
他用了半年就完成了碩士學業,考上了加州理工的博士。
郭友來博士階段師從“航空之父”西奧多·馮·卡門,畢業後還參與創建了康奈爾大學航天工程研究生院,新華夏成立後回國。
回國後。
郭友來參加了兩彈一星的相關研製,並且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遺憾的是。
在60年代的某個12月4日,郭友來帶著在實驗中發現的重要數據文件緊急返京。
然而他乘坐的尹爾14飛機在首都機場上空僅400多米處突然失去平衡,墜毀在1公裡以外的玉米地裡。
當人們在現場用力把兩具緊緊相擁的屍體分開時,發現夾在中間的是一個公文包,包裡是一份有關熱核導彈試驗數據的絕密文件。
這兩具屍體,就是郭友來和警衛員牟方東——他們用生命保全了這份文件。
這個情節可不是潤色或者杜撰出來的那種自我感動的“故事”,而是公認的老郭事跡,當年老郭的悼詞和紀念館中都有跡可循。
郭友來的飛機失事是無數航空人的遺憾,更是華夏科研史的巨大損失。
在老郭逝世後的第20天,他心心念念的華夏第一顆熱核導彈爆炸便試驗成功。
兩年後的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可惜這一切,老郭都未曾看到。
同時老郭還是中科大化學物理係的首任係主任,後來他的那枚勳章被他的遺霜李佩女士捐贈給了中科大,設立了同名的獎學金。
徐雲上輩子因為畢業後入職的單位是成飛,符合獎學金中‘國家重要需求崗位’的要求,還曾經榮幸的得過一次獎金。
結果徐雲沒想到的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郭院士與科大的糾纏影響,自己在穿越副本後第一位見到的,便是這樣一位大老?
.....
注:
微創手術恢複的差不多了,後天開始加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