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U2:灑家這輩子值了(感謝犁在劍走之後打賞的盟主!)(2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22070 字 11個月前

這tmd玩毛啊?

自己這頭連思路都沒確定,於敏居然直接把答桉拿了出來.....

要知道。

錢五師的那份實驗報告此前算是國家絕密,由專人看護,哪怕是錢秉穹想要查閱都要事先申報才行。

換而言之。

於敏隻可能在分組之後,才會第一次知道那份報告的存在,以及看到詳細內容。

而就在這短短的十多二十分鐘內。

他不但理清了具體思路,還列出了方程並且解出了答桉。

最後甚至還有時間在徐雲邊上看了會兒戲?

這tmd不是掛是啥......

不過想到於敏能夠搞出於敏構型,這些事兒似乎也沒那麼難以接受?

畢竟和於敏構型比起來,這種情況的難度還是要遠遠不如的。

隨後徐雲又想到了海對麵的u2。

也不知道哪架u2會這麼非酋...或者說歐皇,有幸能夠死在如此多的通天代手裡......

真·這輩子值了。

“.......”

又過了一會兒。

徐雲將自己內心的驚訝收起,把注意力重新投回了現實。

畢竟驚訝歸驚訝,該做的事兒還是得做的。

於是很快。

徐雲便拿起筆,對於敏給出的三組數值進行了演算。

在於敏給出的參數中。

ma指的便是馬赫數、

aoa是攻角、

rec則是......

臨界雷諾數。

其中雷諾數字如其意,是一種以雷諾命名的數值。

當時雷諾根據大量的實驗發現,由層流轉變為湍流的轉變過程非常複雜。

這個過程不僅與流速v有關。

而且還與流體密度ρ、粘滯係數μ和物體的某一特征長度d——例如管道直徑、機翼寬度、處於流體中的球體半徑等有關。

最終他綜合以上各方麵的因素,引入一個無量綱的量ρvd/μ。

後人把這無量綱的參數命名為“雷諾數“。

流體的流動狀態由雷諾數決定,雷諾數小的時候是層流,雷諾數大時是湍流。

也就是.....

流速越大,流過物體表麵距離愈長,密度越大,層流邊界層便愈容易變成湍流邊界層。

相反。

倘若粘性越大,流動起來便愈穩定,愈不容易變成湍流邊界層。最近因為防盜來的讀者比較多,這裡解釋一下,這種拋概念真不是水文,而是後麵會用到,但要是在後麵一次性拋出來那整章就都不用寫正文了,所以隔幾章拋一個。

接著很快。

徐雲便將這幾個參數代入了方程裡。

“ma0.729.....aoa=2.92°.....rec=6.5×106......”

“那麼自由來流參數就是288.15.....”

“邊界條件引用559章倒數第二個公式,可得通用參數是0.61.....”

“最後代入收斂準則,表麵壓力分布是6.66632......”

“第一個式子對上了,截麵間能量守恒,所以計算出來的l0應該是0.231。”

寫到這裡。

徐雲便停下手中的筆,開始對照起了錢五師的表格。

錢五師這份表格的實質樣本來自海對麵的彈道風洞,如今這個時代全球擁有彈道風洞的國家僅有三個,並且不包括華夏。

這也是為什麼這份資料會被列作如此高規格檔桉的原因。

接著很快。

徐雲便在文件上找到了ma=0.7的對應l0數值。

其赫然便是.....

0.229!

毫無疑問。

於敏拿出的這三個數值,確實是精確的解。

徐雲:

“.......”

白活了.jpg。

隨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徐雲這個小組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畫風,交談內容差不多是這樣的:

“大於,中等間隙b和c區要做個柯爾莫哥洛夫尺度能譜的筆算,所以得先計算一下耗散率......”

“不用算了,17.63%,韓立同誌你驗算一下吧。”

“......大於,波數由速度的所有大尺度分量累計而成的,v^k是速度的傅裡葉係數,所以要進行多次放縮.....”

“不用吧,韓立同誌,我們隻要假定對於任意固定的k,所有大於 1/k的尺度的累計耗散當是2νΩk2νk2,其中e→0,當ν→0時,Ωk就可以直接被算出來了...喏,你看。”

“那這個不規則的時速度場......”

“這也簡單,假設一個固壁對流體的剪應力,然後寫出接觸麵積的乘積再導一導不就行了?”

實話實說。

從第一次穿越到現在。

徐雲頭一次產生了一種懷疑人生的微妙情感:

他仿佛化身成了那個被帶飛著的土著,而身邊的於敏才是那個穿越者。

幾乎隻要徐雲一提及思路。

於敏便能迅速給出對應的答桉,並且精準度很高很高,哪怕出了錯也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於是乎。

在於敏的‘協助’下。

徐雲幾乎不怎麼費力,就順利解決了自己所負責的問題。

難怪那麼多人喜歡躺贏,這種感覺是真的爽啊......

..........

在徐雲小組完成計算任務十分鐘後。

錢五師親自負責的背壓比也有了結果。

背壓比。

軍圈或者航空航天的愛好者應該都知道。

無論大型的航天液體火箭,還是一些現代的戰術導彈,甚至現代化的第三代以後的戰鬥機。

它們在開加力以後噴出的火舌......也就是尾焰,外觀大多都是一節一節的。

這是飛行器的發動機馬力全開時,噴流速度超過音速的一種物理現象。

這種現象專業上被叫做馬赫盤或者馬赫環,屬於翻譯上的出入,屬於很常見的釋義問題。

它由尾噴流產生激波引起,在空氣中形成連續的膨脹波和壓縮波係。

而這些脹波或者壓縮波在數學上的計算推導,便與背壓比有關。

誠然。

背壓比這個概念常見於噴氣式飛機的噴管,導彈領域....尤其是小型導彈考慮背壓比的情況並不多。

但彆忘了。

錢五師他們這次設計的導彈需要極其精細的氣動結構,背壓比則關乎超聲速軸對稱在現實情景的落位——具體方程此前已經提及過了。

因此背壓比的計算,便成為了一個很關鍵的一環。

接著錢五師將自己的計算結果與徐雲於敏的成果並排放到麵前,開始做起了彙總。

“r(l)/l = 0.1....v/l^3 = 0.02.....”

“流場參數分布及前緣曲麵激波間隔是0.4、2.6、2.9.....”

“前體進氣道的總收縮比為6.2,其中包含了前體壓縮部分,進氣道的總收縮比為 5.2,內收縮比為 1.6......”

“質量加權馬赫數的分布在3.0左右,壓升係數基本在20以上,總壓恢複係數在攻角等於2°的時候最大,其餘狀態均接近0.6......”

錢五師的目光飛快在這些參數上掠過,細長帶著老繭的右手飛快在演算紙上進行著勾畫。

每掃過一項參數。

他的右手便會在五秒內畫出對應的圖形。

這是他花了三十年時間積累下來的超常能力,若是沒有點本事,錢五師怎麼可能被海對麵如此看重?

如果說於敏是一台人型計算機。

那麼錢五師就是一台人型分析儀。

每個參數從進入視網膜在後方成像的那一刻開始,便被錢五師的大腦進行了高速解析。

看著錢五師快速在紙上躍動的筆尖。

旁觀的徐雲心中,忽然又冒出了另一股情緒。

這股情緒有些微妙。

它並不是吐槽欲,也不是空靈的感動——徐雲還沒感性到那種地步。

這股情緒怎麼說呢......

聰明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

在過往的三個副本中,徐雲都曾經組織過一輪甚至多輪的數學運算。

例如小牛副本裡。

他和小牛推導過二項式的化簡,討論過無窮小的問題。

在老蘇副本中。

他與賈憲等人一起計算過望遠鏡的參數,又在小趙奪位後找到了上百位精通數算的古人計算起了飛機的設計參數。

在小麥副本裡。

徐雲則和高斯、黎曼、狄利克雷等人一同計算了冥王星的軌道,一年後又計算出了神王星的軌跡。

但無論是以上哪一次的計算。

徐雲不至於說是獨自carry吧,但幾乎都處在主導....或者準確點說是指導性的地位。

在這些過程中。

徐雲就像是1850副本中被獎勵的玉璽一樣,內心其實是有些孤獨的。

他的身邊沒有可以真正與他對上頻率的同行者,哪怕是高斯黎曼和小麥也不行。

可這一次卻不一樣。

徐雲雖然依舊指出了某些方向,但他的身邊出現了可以跟上他思維甚至優化他思維的人。

當這些人的身份加上新華夏先輩】這個定語後.......

徐雲忽然發現自己身邊有了些許溫度,而不再是喧囂的寒風與孤寂的星空。

或許這就是.....

集體的力量?

..........

二十分鐘後。

一張線條簡易但結構複雜的素描草圖,赫然出現在了三人麵前。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結構。

它通過流線追蹤方法,從基於近似理論最小阻力軸對稱體的流場中獲得最小波阻錐導乘波體、

乘波體激波呈現向外凸起的外錐特性,緊密貼合在三維進氣道唇口前緣上。

同時乘波體自身的乘波特性未受到置入其流場內部進氣道的影響,激波緊貼前體側緣;

進氣道自身的激波則呈現內錐特性,凹向內側,且緊貼進氣道前緣。

三維內轉式進氣道則通過與乘波體匹配的捕獲型線,從軸對稱曲麵內錐流場中追蹤獲得。

同時采用型麵漸變技術獲得隔離段出口為圓形的內壓縮通道,流量捕獲率可以達到0.99。

用後世的術語來描述就是.....

總壓恢複係數和壓升特性在較好範圍內。】

說實話。

由於其他三個小組的成果還沒彙總的緣故,這張草圖的結構並不完整:

它描繪出的隻是導彈結合口的內外構造。

但在錢五師這種專業人士的眼中。

它便是一張極其精美的導彈初版設計圖。

隻要這樣這樣再那樣】,它就能成為一枚真正的導彈。

換而言之.....

導彈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解決了。

嗚嗚嗚——

而就在錢五師畫好設計圖後不久。

窗外便響起了急促的警報聲。

聽聞此言。

原本還在看著設計圖的徐雲,下意識便抬頭看向了窗外,同時眉頭微微一皺:

“奇怪.....這才幾天啊,u2怎麼又來了?”

“沒什麼好奇怪的。”

徐雲話剛說完,他身邊的錢五師便擺了擺手,無所謂道:

“多半是因為某些人在首都那邊找不著我,所以就急著來西北這兒看看了吧。”

“類似的情況還挺常見的,上次我偷偷去浙省吃了次西湖醋魚,u2就在西北繞了整整三天呢。”

徐雲頓時一愣。

某些人找不著錢五師?

不過很快。

他便明白了錢五師的意思。

是哦。

從氣象多普勒雷達出現開始。

孫俊人、羅沛霖、王老....加之這次的錢五師,已經有多批‘援軍’從首都來到了基地。

這種陣容看起來相當豪華,但首都那邊卻會出現一個情況:

他們家門口的腳夫、商販或者麵館老板...總之肯定有某些披著正經職業但不懷好意的人,發現他們每天要跟蹤的目標不見了。

這種情況下。

海對麵提高u2出航的頻率,倒也合情合理。

想到這裡。

錢五師忍不住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窗邊。

他先是看了眼窗外正在搬著被褥之類‘道具’遮掩雷達的副業隊員,又抬頭看了眼天空。

他的目光仿佛透過基地上方湛藍的天空,穿越了數千公裡,看到了一架正在朝基地駛來的黑色偵察機:

“抓緊時間多飛幾次吧......畢竟要不了多久,你們就永遠不會有進入我們領空的機會了,永遠.......”

........

注:

大家要是手上還有月票就投點唄,要是能保持在月票錢五師,下個月成就點可以+1000,這本書應該就能上榮耀一星了。

雖然現在榮耀一星有些爛大街,以至於一個黃金盟就能直接兩星了,但真正不靠氪金上一星的書其實並不多,咱們這是實打實的一星勳章,所以求月票!

另外感謝犁在劍走之後打賞的盟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