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
“????”
見此情形。
一旁的王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輕咳一聲:
“好了好了,老郭,你就彆添亂了。”
“小韓,你繼續說吧,準備怎麼變出這麼多的蛋白質?”
或許是由於現實的交集。
徐雲對於王老還是有些敬畏之心的,聞言便立馬說道:
“廠長,郭工,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叫做黑水虻的昆蟲?”
“黑水虻?”
聽到徐雲嘴中冒出的這個詞。
老郭、李覺、王老以及錢五師的臉上,齊齊冒出了一個問號:
這是啥?
隨後徐雲想了想。
從桌上取過紙筆,用勉強能握筆的手在圖上畫了個靈魂圖示:
一片樹葉上趴著一隻火柴棍似的黑長昆蟲,有點像蒼蠅,但是顏值比蒼蠅要高很多。
當然了。
雖然這圖和寫生相比區彆很大,但還是不難看出這玩意兒是一種昆蟲。
見此情形。
老郭不由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
“小韓,莫非你是指養這種黑水什麼的蟲子,然後把它拿來像螞蚱蝗蟲似的烤或者炸?”
有些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高,這算是一個傳播度很廣的知識。
同時對於這年頭的人來說。
吃昆蟲倒還真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哪怕是一些80後甚至90後在童年時也吃過烤螞蚱來著。
像當初去貴德縣的路上,蔡少輝見到一頭屎殼郎都想著抓來吃呢。
沒辦法。
這年頭的物資實在是太貴乏了。
然而令老郭有些意外的是。
徐雲卻認真的搖了搖頭,解釋道:
“你猜錯了,郭工,我的意思不是吃成蟲,而是吃......”
“黑水虻的幼蟲——或者準確來說,是幼蟲磨成的蛋白粉。”
黑水虻。
這是在後世非常有名的一種資源昆蟲。
它是一種水虻科的扁角水虻屬動物,英文名叫bck soldier ly。
它的成蟲形態與蜜蜂相似,無毒無害,體長13-22mm。
這是一種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能夠以動物糞便、生活垃圾甚至雜草為食,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
例如在徐雲穿越的後世。
很多地方便出台了相關養殖政策,全力扶持黑水虻養殖產業鏈。
而除了成蟲用途多樣,黑水虻的幼蟲同樣價值不菲。
首先。
黑水虻的幼蟲是ao....也就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定資源昆蟲之一。
它的蛋白質含量足足高達44%,僅次於大麥蟲的51%,比麵包蟲和櫻桃蟑螂還要高。
而且與大麥蟲不同。
黑水虻的幼蟲不含有致病菌,反倒是帶有抗菌肽——這玩意兒還可以抵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誌賀氏菌等病原菌。
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中,黑水虻幼蟲位列可食用前景的第一位。
誠然。
這種報告的前瞻性大於實用性,如今黑水虻幼蟲製成的蛋白粉主要是動物飼料。
但ao的權威性多少還是有些的,至少要比什麼瑞典少女靠譜多了。
例如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中州已經有官方的牧業機構在研究黑水虻幼蟲蛋白肽的製備了,論文doi是10.19369/j.ki.20959737.2023.04.002。
又比如10.13557/j.10022813.2022.12.015這篇論文,可是實打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項目編號:51274153。
更關鍵的是.....
雖然黑水虻的發源地是美洲,但實際上這玩意兒早在19世紀就出現在國內了。
很多黑水虻介紹上的所謂近些年引入國內】指的其實是黑水虻養殖技術,而非物種本身。
說來也巧。
黑水虻恰好是之前吡蟲啉研究中的一個對照組,所以徐雲當時還和裘生很深入的查過一些資料。
其中有一份資料記載的便是在今年的十一月份,華夏十萬大山中的靖西市三疊嶺瀑布附近,便有人發現了一處黑水虻的超大聚集點:
當時發現的黑水虻數量超過了十數萬頭,可惜很快便被靖西當地以處理蝗蟲的方案清剿乾淨了,因為他們以為這是一群蒼蠅.....
這件事還被記在了靖西的縣誌中,位於gx人民出版社2000.2版的第778頁。
當然了。
這也怪不了當時的政府負責人,畢竟眼下昆蟲工業化養殖還遠遠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業——這個行業要等到1985年《昆蟲飼養手冊問世後,才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此時此刻。
辦公室內。
聽完徐雲介紹的這些信息,老郭等人的表情隱隱有些微妙。
過了片刻。
王老與老郭對視一眼,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小韓,我有個疑惑想請你解答一下。”
“如你所說,黑水虻幼蟲的營養價值雖然高,但它的產量能負擔得起基地內一萬多人的日耗嗎?”
聽聞此言。
錢五師等人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實話實說。
物資貴乏的時候吃昆蟲。
這種方案過去其實也不是沒有領導想到過。
不過這玩意兒用來解決一頓溫飽還算可行,但長期供應.....至少螞蚱或者蝗蟲的生長周期是不太夠的。
例如毛熊就曾經試過養殖西伯利亞蝗蟲,結果發現這玩意兒的繁殖周期實在是太長了,還不如種玉米呢。
因此從徐雲提及黑水虻的第一時刻起。
老郭也好,王老也罷,他們的心中便都有一個疑問:
吃蟲子沒啥,更彆提磨成的粉了,隻是......
這種昆蟲真的能長期供應整個基地上萬人的營養攝入嗎?
“肯定可以。”
徐雲卻用力的點了點頭,解釋道:
“首先,黑水虻這種昆蟲隻要溫度合適,它是不會有過冬行為的。”
“在繁殖期,一隻黑水虻雌蟲一次可以產出1000枚的卵,這些卵三天孵化,成長到二期幼蟲就可以磨粉食用——這個周期是7天左右。”
“一頭二期的黑水虻幼蟲體長大概有接近兩厘米,寬度是麵包蟲的兩倍,單條蟲重3克左右,蛋白質含量大概是1.5克。”
“而一名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大概在30克上下——我是指我們這個時代的攝入量。”
“也就是說扣除主食可以提供的10克蛋白質以外,每天吃15條蟲的蛋白質粉就可以了。”
“整個基地一萬兩千人,隻要每天的成蟲能有接近20萬條,便足夠撐起基地的蛋白質攝入了。”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一名成年人正常的蛋白質攝入量是每千克體重1.2克,也就是每天70克左右。
但眼下這個時代處於建國初期,顯然做不到這種標準。
彆說國內了。
毛熊和海對麵都沒這水平呢。
當然了。
再過二十年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的人均蛋白質攝入還會提高到120克,比2023年還要高.....
總而言之。
如今基地的人均蛋白質攝入量是22.8克,如果能達到30克,已經算是相當充沛的營養攝入了。
與此同時。
上輩子是黑水虻幼蟲的同學應該知道。
黑水虻幼蟲的孵化期一般是三天,接著會在四天內迅速進入幼蟲的二期狀態。
即便是在所有昆蟲中,這種孵化周期都算是快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黑水虻幼蟲的產量是多少呢?
以魔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項目二期的黑水虻養殖基地為例。
整個基地每天投料30噸濕垃圾固渣,日產黑水虻鮮蟲可達11噸,也就是37萬頭.....見新民晚報12年11月17日報道,記者叫做金旻矣
還有西泉鎮的黑水虻養殖基地。
養殖大棚不過7424平方米,每天就可以產出4萬頭的黑水虻幼蟲。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問:
不對啊,後世養殖黑水虻用的是廚餘垃圾,眼下這個時代似乎很難提供這麼多的垃圾量吧?
這就不得不提黑水虻的一種飲食習慣了:
它是會吃牧草的。
而221基地位於金銀灘草原,末尾的草原二字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
金銀灘草原的麵積足足有1100平方公裡,比後世最小的地級市銅陵還要大。
彆說供養一個冬天的黑水虻了。
哪怕養到徐雲穿越的2023年,估摸著草原都還剩下大半麵積呢.....
因此隨著徐雲介紹的深入。
李覺等人的呼吸變得愈發急促了起來。
高營養、
無毒害、
繁殖快、
易養活......
現在限製徐雲這個方案落實的條件,隻剩下了十萬大山能否找到那麼多的黑水虻。
而根據徐雲之前展現出的那些能力,這個情報為真的可能性......
很大很大!
“韓立同誌。”
隨後李覺又想到了徐雲之前的那番話,對徐雲說道:
“那麼你說的第二點又是什麼?”
早先徐雲曾經說過。
他的方案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蛋白質攝入,二是主食。
雖然蛋白質攝入極其關鍵,但主食才是真正的核心重點。
“第二點嘛......”
徐雲沉吟片刻,看向了一旁的老郭:
“郭工,還記得當初我和你說的那句話嗎?”
老郭頓時一怔,下意識道:
“什麼話?你想找個叫更三萬的老婆?”
“......不是不是。”
徐雲連忙搖了搖頭,解釋道:
“我是指當初的那句....不是能不能,而是......”
“你們敢不敢?”
“敢不敢?”
聽到這三個字。
老郭的腦海中便又浮現出了當初徐雲與他聾中對的場景......
當時徐雲問了這句話後,便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唯一一台靜電加速器的靜電分析模塊上。
至於再後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而這一次.....
他又要乾些什麼?
隨後在老郭等人的注視下。
徐雲嘴角微微翹起了一個弧度:
“郭工,您聽說過伏特加般透明的肥宅快樂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