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上過高中生物學《遺傳與進化、如今從事生物專業的生物汪。
徐雲哪能不清楚這個詞代表著什麼?
近現代雜交農作物的概念提出於19世紀中後期,技術上的應用大概出現在上個世紀初。
當時海對麵的喬治·哈裡森·沙爾在玉米育種上利用了雜種優勢,培養出雜交玉米,產量增加了30%多。
於是呢。
他便又提出了一個想法:
能不能在水稻上運用雜交技術,培育雜交水稻來進行增產呢?
但這個想法直到喬治·哈裡森·沙爾去世都沒能成功,因為無法找到能保持雜交基因的載體。
上輩子是水稻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體,穎花很小,而且一朵花隻結一粒種子。
所以雜交水稻呢。
簡單地講就是植物界的騾子。
動物界的驢和馬雜交,產生後代騾子,但騾子沒有生育能力。
要得到騾子,要不停的用驢和馬雜交。
雜交水稻也一樣。
好不容雜交得到的第一代雜交水稻基因,不能傳承給後代。
如果要像玉米那樣,依靠人工去雄雜交的方法來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每天能生產多少種子呢?
少量試驗還可以,用到大田生產上是不可能的。
也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水稻的雜種優勢未能得到應用,一直都停留在理論端。
除非.....
存在一種特殊的不育係:
它的雄性花粉是退化的,也就是雄花沒有花粉,要靠外來的花粉繁殖後代。
有了不育係後。
把它與正常品種相間種植,並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就可以解決不要人工去雄便能大量生產第一代雜交種子的問題。
但問題是這個邏輯好理解,可雄性不育係水稻實在是太難找了。
按照曆史發展。
袁國糧團隊要到整整9年之後。
才會機緣巧合的發現第一顆雄性不育係野生水稻,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野敗】。
後世諸如汕優63、威優64、岡優22這些國內的主要雜交水稻,全都是這株野敗的子孫。
當然了。
說起野敗,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
後世很多黑子拿野敗來攻擊袁國糧,理由是發現野敗的不是袁國糧,而是他的學生李必湖。
這tmd就很離譜了。
首先。
當時的袁國糧去了燕京開會,並不在三亞,所以這個搜尋任務才委托給了李必湖執行。
也就是如果袁國糧沒開會,這事兒肯定少不了袁國糧的身影。
其次。
退一萬步來說。
哪怕袁國糧發現的時候不在場,這個貢獻就不算他的了?
科研團隊中的團隊二字指得是啥?
後世埃裡克·康奈爾完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時候磁光阱還是他學生獨立設計的呢,你說他不配拿諾獎?
還有倫琴的x射線。
這玩意兒還是通過他老婆的手掌和戒指發現的呢。
曆史上這麼多大老有一個算一個。
全程靠著自己實力、沒有絲毫外人參與能拿下諾獎的例子也就三個:
普朗克確立量子論、薛定諤創立波動力學理論以及愛因斯坦解釋光電效應。
按照那些邏輯,剩下的一百多個得主都得把諾貝爾獎章燒還給諾貝爾。
這能成為一個黑點也是夠離譜的......
好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聽到侯光炯的解釋。
錢秉穹整個人的呼吸都隱隱快了幾分:
“侯教授,我是不是能這樣理解,按照你們的說法.......”
“有了這個雄性不育株,咱們的雜交水稻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沒錯。”
侯光炯輕輕點了點頭,指著管相桓等人解釋道:
“所以相桓他們在意識到這點的時候,立刻聯係了執行任務的王恩生同誌,想要了解更多信息。”
“但遺憾的是,卻被告知這是一次密級比較高的特殊任務,非相關人員無法接觸太深。”
“於是他便立刻聯係上了我和老楊,由我們兩個學部委員出麵,才和首長方麵取得了聯係。”
“首長對這件事表達了高度重視,但奇怪的是並沒有讓我們去首都,而是安排我們來了221基地.....”
聽到侯光炯這番話。
老郭、李覺和錢秉穹三人微微一怔。
隨後同時將目光投向了.....
徐雲。
很明顯。
雖然不清楚具體的原因。
但組織上派遣這五位專家前來基地,必然和這位基地的特殊顧問有某些關係。
而且根據目前的一些情況來看。
首都方麵似乎掌握了某些基地領導層不清楚的、關於徐雲的一些信息。
當然了。
此時徐雲的視線都放在了袁國糧和周開達身上,所以並沒有發覺三人的小動作。
隨後老郭沉默片刻,對侯光炯問道:
“侯教授,我有個問題啊。”
“就是咱們如果有了那什麼不孕不育株,要多久才能培育出雜交水稻?”
“對了,我指的是一切順利的理想時間。”
“理想時間啊.....”
侯光炯想了一會兒,緩緩給出了一個答桉:
“最少要個幾年吧,順利的話大概四年五年的樣子?畢竟要多代性狀穩定才行嘛。”
“如果期間遇到什麼意外,這個時間還要進一步延長,但最少七八年應該夠了。”
“畢竟這次我們找到的不僅僅是一株雄性不育株——根據陳書同教授所給出的地點,我們一共找到了一個九株組成的小群落。”
“所以郭主任,具體的最短時間....也就是時間下限我沒法給你,但最晚的上限還是可以肯定的。”
老郭聞言摸了摸下巴,表情若有所思:
“七八年嗎......”
七八年。
這個時間對於一種作物育種來說,並不算很長。
也就是最慢的情況下,國家隻要堅持七到八年的時間,就很可能擁有一種產量極佳的雜交水稻?
驀然。
老郭又想到了徐雲給出的第二個方案:
可樂換冬小麥。
這種受製於人的生意肯定不能長期做,畢竟這等於是把跳蛋的遙控器白送給人家。
所以這個生意從一開始就限定了它的壽命肯定不會很長,但也不至於很短。
畢竟如今毛熊雖然國內缺糧,但他們缺的其實是飼料糧——毛熊的肉類銷量和產量都很高。
例如從今年開始。
毛熊的牛奶總產量、人均消費量就是世界第一。
等到198年。
毛熊的年牛奶產量更是更是超過1億噸。
而相較飼料糧而言。
毛熊內部單純供應人類食用的主食...也就是冬小麥,產量還是很高的。
當然了。
到了再後麵那就不一樣了,這裡討論的是如今這個時期的情況。
也就是說......
可樂換糧食原本的交易期限,其實恰好能補上雜交水稻的育種期?
想到這裡。
老郭的心中不由冒出了一個念頭:
這個韓立......
莫非真的是天降神驢?
畢竟按照他的方案。
兔子們隻要和毛熊交易個幾年時間用於過渡,接下來的糧食便有可能自己自主了!
當然。
以上這些的前提是......
可樂這個飲料,真的有徐雲所說的那麼神奇。
........
注:
幾個作者約好了九月份線下麵基,地點在蓉城,剛才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到時候我想從福建一路坐公交去蓉城,似乎會很有意思......
我到時候研究一下路線,要是有可行性我說不定真會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