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震蕩檢測元件嗎.......”
隨後李覺想了想,對徐雲問道:
“小韓,你覺得德國方麵同意線性震蕩檢測元件交易的概率會有多大?它的成本又是多少?”
徐雲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看來這位基地廠長對於高元明他們的情況也是挺在意的:
“廠長,這比交易的概率我個人認為無限接近百分之百,畢竟德國人一定不會放棄咱們的驢漿薄膜。”
“同時線性震蕩檢測元件嚴格來說也不在巴統名單裡頭,德國人隻要轉兩手就能運到咱們國內,隻要他們不傻肯定會同意的。”
“至於成本.....用咱們國內的物價來打比方的話,差不多就是一塊錢能買一個吧,一次實驗大概10枚元件就夠了。”
李覺頓時眉頭一揚,臉上露出了明顯的喜色:
“好家夥,一塊錢一個?居然這麼便宜?”
很早以前提及過。
這年頭國內的人均月收入是20塊錢左右,好點的工作大概能到三十塊錢。
按照這種收入計算,一名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負擔兩次爆轟實驗的數據收集。
這種成本對於個人來說可能很高,畢竟乾一個月的活炸兩次就沒了。
但在基地...或者說國家麵前,那這樣的支出就簡直是小的可以了。
實際上。
這種情況其實在後世也不少見,有些東西不是貴,而是你缺乏買到它的條件。
一旦擁有了對應的條件,成本反而不會很高。
很典型的代表就是網絡,一章也就幾毛錢,難的是讓作者更新出足夠多的字數......
一旁的錢秉穹則思索了較長的時間,最後點了點頭:
“小韓,這個交易物我個人沒意見,上頭的話....我估摸著應該問題不大。”
雖然和德國老做生意相對有點敏感。
但線性震蕩檢測元件關乎的是一線檢測人員的生命安全,首都那邊也肯定會著重考慮這點。
畢竟基地這邊每犧牲一名成員,他們的內心同樣會痛心無比。
誠然。
首都那邊或許有些領導會因為視角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但這頂多就是‘爭議’罷了,不會涉及太深。
比如有領導說不定會擔心大量采購線性震蕩檢測元件會引起海對麵注意等等,屬於到時候才需要討論補充的一些細枝末節。
接著錢秉穹給自己點了根旱煙,吸氣後很快呼出一口白煙,同時轉頭望向了徐雲:
“小徐,除了線性震蕩檢測元件之外,你說的另一個交易物是什麼?”
“另一個交易物啊......”
徐雲聞言輕輕的唔了一聲,略微拖長了偽音,說道:
“錢主任,我所想的第二個交易物並非直接購買設備或者儀器,而是一個....條件。”
錢秉穹頓時皺起了眉頭:
“條件?什麼條件?”
說罷。
錢秉穹的腦海中忽然若有所悟的冒出了一個猜測。
交易物不是設備或者儀器.....說出來可能會出事.....徐雲自己也沒什麼把握......
莫非......
徐雲所說的條件,是想從德國那邊接回什麼人?
同時這個人多半不太乾淨】,所以他才會有那種決然的表情?
而在錢秉穹對麵,徐雲再次開口了:
“沒錯,一個條件,準確來說是......裝傻。”
錢秉穹童孔再次微微一縮。
裝傻?
果然是想讓德國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偷偷告訴你接人回來嗎?
看這小子的年齡.....
該不會他在歐洲認識的老相好吧?
在這個思維的引導下,錢秉穹的腦海中很快勾勒出了個故事梗概:
徐雲在歐洲讀書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華夏女孩,陷入愛河後才得知對方父母身份敏感,如今回國後自覺功勳足夠,便毅然決然的想將對方接回國內。
女孩說不定姓艾,叫做薇靈......
就在錢秉穹將故事腦補到了七十六回的時候,他的耳邊悠悠響起了老郭的聲音:
“小韓,你說的裝傻是什麼意思?”
錢秉穹頓時心中一凜,連忙豎起了八卦的小耳朵。
要來力!
隨後在錢秉穹期待的目光中,徐雲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
“郭工,我想要德國人在某台儀器的去向上裝個傻——準確來說,是要讓海森堡裝傻。”
錢秉穹:
“?”
儀器?
海森堡?
等等,說好的跨國虐戀呢?
這tmd都什麼鬼?
當然了。
錢秉穹的錯愕在此時並不算突兀,因為他身邊的老郭等人表情和他相差無幾。
過了片刻。
現場物理知識儲備最低的李覺眨了眨眼,緩緩問道:
“小韓,你說的海森堡....是指歐洲的哪座政治建築嗎?”
“就像海對麵的白宮,毛熊的克裡姆林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之類的代稱?”
徐雲聞言連忙搖了搖頭,說道:
“廠長,您理解錯了,我說的海森堡不是某座城堡的名字,而是一位叫做沃納·卡爾·海森堡的物理學家。”
“此人在量子力學領域內的名聲很響亮,提出過不少的理論,道號不準道人。”
“這樣吧,我隻說一句話,您應該就會大致對他的能力有一定概念了——他是當年小胡子負責製造原子彈的負責人。”
聽到徐雲最後的這段介紹。
李覺頓時眉頭一揚,詫異道:
“好家夥,小胡子的原子彈是他負責的?”
徐雲點了點頭。
海森堡。
這應該是20世紀物理學界所有物理學家中,最具迷幻色彩的一位大老了。
在學術上。
海森堡最先開啟了量子力學的革命,給出了曆史上第一個量子力學的理論,即矩陣力學——當然數學上有波恩、約當、狄拉克做重要的補充。
他還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這是量子力學的最核心的原理之一,在哲學上也很有影響。
他幾乎以一己之力開創了以su2群為數學工具表述的同位旋理論,這也是楊老和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的起點之一。
但以上這些種種,都隻是讓海森堡能被定義為大老】,和很多“尋常”的物理知名學者並肩。
真正讓海森堡具備迷幻】定義的,還是他在原子彈上的研究。
參加過二戰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二戰一開始的時候,德國就展開了原子彈的研究計劃。
當時全世界隻有德國一家在進行這樣一個原子能的軍事應用項目,屬於妥妥的獨一份。
那時候德國占領著世界上最大的鈾礦,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化學工業,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
例如原子的裂變現象就是兩個德國人―奧托·哈恩和弗裡茲·斯特拉斯曼在1938發現的。
當時這兩人都還在德國,哈恩以後會因此發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另外德國還有19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勞厄、194年諾貝爾物理獎波特、蓋革計數器的發明者蓋革、魏紮克、巴格、迪布納、格拉赫、沃茲……
以及.....
這個計劃的總負責人海森堡。
可就是這麼個夢幻陣容,德國的原子彈研究卻失敗了。
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海森堡親自負責的鏈式反應得出了一個錯誤臨界值,加上重水工廠被破壞,德國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子彈研究。
說實話。
如果光看到這裡,整個故事其實也就那樣。
畢竟大老也會失誤嘛,巴喬世界杯決賽還踢丟點球了呢。
但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在數年之後。
當時海森堡這幾位核科學家被英國老俘虜了,關押在了地牢裡。
數天後,海對麵送了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但廣島和長崎都沒接好。
得知這個消息後,海森堡在第二天就獨立計算出了準確的鏈式反應數據。這部分有個紀錄片推薦一下,b站上就有,叫做天才時代
於是後世便有了一個傳聞,海森堡是不願小胡子擁有這種武器,才故意算錯的臨界值。
否則的話,現在的世界格局恐怕就截然不同了。
這個傳聞的真假無人知曉,也給海森堡的形象添上了其他物理學家所無法擁有的神秘色彩。
視線再回歸現實。
聽到徐雲提到的海森堡,老郭的眉頭很快也蹙了起來:
“小韓,我還是沒搞懂,你到底想要海森堡裝什麼傻?”
徐雲抬起眼皮看了老郭一眼,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給老郭他們打了個預防針:
“郭工,海森堡這事情涉及到了另一件事,我接下來所說的內容可能有些讓你們無法接受。”
“不過我希望你們能夠聽我把話全部說完,到時候你們就會明白我的想法了。”
“請你們記住一句話——我所想付出的一切籌碼,都是為了一個更大、更有價值的目標,我不會傻乎乎的去把東西白送給彆人。”
聽聞此言。
老郭等人沉默片刻,再次坐正了身子。
隨後徐雲環視了眾人一圈,開口就是一個重磅炸彈:
“郭工,廠長,除了驢漿薄膜之外......”
“我想把氣象多普勒雷達原理還有之前計算出來的中子運輸方程,分彆拿去和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做交易。”
砰——
徐雲話音剛落。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陸光達便猛然一拍桌子,整個人下意識從座位上竄了起來:
“小韓,你tmd瘋啦?!”
...........a>vas>div>掃碼下載紅袖聯合瀟湘送福利 新人限時全場免費讀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