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
如果你真想要第一時間掌握當天發布的期刊,還可以托人用傳真的方式進行遠距離傳遞,不過這種操作通常都是要正式發刊後才能進行,時間上未必就比分揀快多少。
當三人走進收發室所在的這棟建築的時候,邊上的過道上同樣還站著七八位不同年齡的男男女女。
“這些也都是過來領取期刊的講師或者教授。”
陳省身一邊走一邊用中文加密】的方式小聲的介紹著其他人的身份:
“那位長頭發的女士叫做溫蒂,一位意大利的音樂老師,上個星期我做了份豬血披薩後她就不怎麼理我了......”
“那個白衣服的老爺子叫做班揚明,看衣服就知道是高盧人.....”
過了片刻。
陳省身引著二人來到了一位最角落的外國人男子麵前,用英文對李景均和小楊說道:
“景均兄,小楊,和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史蒂文·溫伯格先生。”
“史蒂文是康奈爾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了兩年博士後,去年剛成為伯利克的講師。”
“史蒂文,這兩位是我的同胞,李景均教授和楊振寧教授。”
溫伯格原本正很安靜的在看著一本書呢,聞言先是愣了兩秒鐘,旋即大喜的看向了小楊:
“楊先生,真的是你啊!久仰了!”
小楊樂嗬嗬的與他握了握手,表情不算生分但也談不上熱情。
畢竟這樣的場景他在獲得諾獎後見過太多太多次了,已經養成了一顆基本的平常心。
史蒂文·溫伯格。
這個名字小楊和李景均都沒有聽說過,看他這年齡估摸著也接近三十了,到現在才剛當上伯克利的講師,今後有耀眼成就的概率說實話並不大。
雙方分開手後。
溫伯格卻沒有停下交流的想法,而是從身上掏出了一本小冊子和一把筆:
“楊先生,我能和你聊聊對稱性的一些問題嗎?”
小楊眨了眨眼:
“對稱性?”
溫伯格用力點了點頭:
“沒錯,特彆是SU(2)×SU(2)的結構應用方麵的一些問題。”
這一次。
小楊看向溫伯格的目光總算帶上了一些....好奇。
眾所周知。
小楊和小李雖然聯名獲得過諾獎,但是他們得到諾獎的成果是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
所以一般人想和小楊聊天啊、搭上關係啊的時候,通常都會聊宇稱不守恒的一些內容。
但溫伯格卻不一樣。
他一開口就是SU(2)×SU(2的結構應用,這可是涉及到了另一個框架的概念了。
….
於是小楊很快也來了興致,對溫伯格問道:
“史蒂夫先生,你對SU2的輪乘變化也有研究?”
溫伯格再次興奮的嗯了一聲,他沒想到自己上個禮拜思考的問題就能遇到當事人:
“我前一段時間一直在研究弱電對稱破缺,我發現按照您的楊米爾斯框架下進行計算,拉氏量的標量部分會多出兩個很奇怪的帶電比值。”
“後來我又沿襲了強子中的蓋爾曼西島關係Y=2(Q?T3),其中Y是hypercharge而不是ercharge,T3也是vorsymmetrySU(2)的isospin而不是weakisospin,但是似乎依舊有些不對勁......”
小楊聞言哦了一聲,朝溫伯格伸出了手:
“可以給我看看嗎?”
溫伯格連忙將小本子遞到了小楊麵前。
小楊找了個更加偏僻的位置坐了下去,用翹二郎腿的姿勢開始做起了分析。
陳省身和李景均見狀,眼中同時閃過了些許訝異。
作為小楊的忘年交,無論是陳省身還是李景均與小楊結識的時間都已經超過了十年,對於這位好友的性格也算是知根知底。
說實話,他們不是沒見過小楊認真的時候,但那些時候小楊對麵坐的基本上都是歐美頂尖的物理大佬。
這個年輕人幾句話就能將小楊的興致給挑動到這程度......有操作的呀。
“......”
就這樣。
過了幾分鐘。
小楊方才再次放下了筆,眼中閃過了一絲凝重:
“奇怪.....確實多了兩個帶電比值。”
“如果用常規方法的話拉氏量中的湯川作用部分會將他們抵消,但用我和米爾斯老師推導出來的框架計算卻又極其明顯.....這裡應該有個什麼東西。”
溫伯格讚同的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非普世性的現象,所以必然是哪個理論角落存在著某個未被發現的東西。
隻是目前比較棘手的地方在於怎麼確定這個東西的“身份”,又怎麼明確它的物理意義。
同時比起溫伯格,小楊的心中還有另一個預感:
這或許是補全楊米爾斯框架的契機!
他和米爾斯推導出的楊米爾斯初版框架有問題,這是整個物理學界都很了解的事情。
小楊和米爾斯最早構建這個框架的目的隻是補充出一個規範理論,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數學延伸。
規範理論早在19世紀的電動力學裡就有,但人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隻是視為一種數學技巧罷了。
所以這些年小楊本人其實也一直在試著優化這個框架,比如說他去年去掉了累贅的場變量的自由度,今年年初引入了達朗貝爾算符等等......
而眼下溫伯格提出的這個問題,便或許是又一次優化的機會。
想到這裡。
小楊緩緩合上了麵前的筆記本,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已經被自己記住的內容,方才將筆記本還給了溫伯格:
“史蒂夫先生,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具備探討加之,如果可以的話....能給我個你的聯係方式嗎?”
溫伯格愣了兩秒鐘,旋即眼中便爆出了極其興奮的光芒。
楊先生.....居然找自己要聯係方式了?
咕嚕——
隨後溫伯格重重咽了口唾沫,將筆記本翻到最後的空白一頁,飛快的寫下了幾行字:
“楊先生,這是我的收件地址,下邊是我的電報和傳真號碼......”
小楊再次笑吟吟的將這張紙接過,對折後放到了自己的胸前內袋中。
接著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那麼......”
結果話沒出口。
不遠處的一間房門便被啪的一下打開了,一個梳著卷發的黑人女子從中探出了腦袋:
“哈嘍,先生們,《PhysicalReviewLetters已經找到了!”
......
注:
體溫36.7了,現在的問題依舊是嘴巴巨苦還有腰痛,爭取三天內調整完畢
《走進不科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