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今錢方琳在錢家的地位很高,可以說是和錢學榘持平的。
結果沒想到的是。
這次錢學榘留在了海對麵,錢方琳卻回到了祖國?
錢學榘的選擇錢五師其實可以理解,雖然此前陳省身和小楊他們交談時的說法是錢學榘“在考慮中”,但錢五師對於自己堂弟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錢學榘確實有報國的想法,但他當年在對岸當過上校,對於身份的問題一直很有顧慮。
同時他在49年的時候便加入了海對麵國籍,加之錢家背後的推動,他不回國完全是很正常的。
但問題是
錢方琳同樣沒有回國的理由啊。
而在錢五師對麵。
徐雲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思色。
錢學榘沒能回國固然可惜,但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現實。
既然對方的答複是考慮一下】,那麼概率學上就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隻是這樣一來,錢永健估摸著和華夏就徹底沒啥關係了.
不過比起惋惜這事兒,真正讓徐雲驚訝的還是錢方琳的回國。
如今兔子們在計算機方麵的規劃已經在籌備中了,政策上有領導的支持,算法上有吳幾康等人主抓,但唯獨欠缺技術.或者說應用上的人才。
或者在直白一點,就是微處理器的專家。
這事兒即便是徐雲本人都挺頭疼的,畢竟他的專業和計算機相差十萬八千裡,後世他看個顯卡都要找人幫忙呢。
徐雲原先的想法是把這事兒交給時間,華夏如今的人才不少,自己摸索應該也能摸索出一條路。
雖然這種摸索的方式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但徐雲在其他方麵已經讓兔子們有了領先的身位,一負一正相加,頂多到時候大家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罷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
錢方琳此時居然回到了華夏,而且錢秉穹描述的是“錢方琳夫婦”。
換而言之.
戴明生也是與她一同歸國的。
戴明生在未來雖然沒有獲得諾獎,但卻入選了海對麵院士和德國科學院院士,康奈爾大學教授兼副校長,在集成電路的曆史上都小有名氣。
如今這樣一位大佬回國.
徐雲在計算機以及芯片上的最後一塊拚圖,就這樣毫無征兆的拚接上了。
驀然。
徐雲的腦海中毫無征兆的浮現出了一首絕句: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不過很快。
徐雲便將這股感慨拋到了腦後,與錢五師極有默契的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的對錢秉穹問道:
“秉穹同誌老錢,這次海對麵發生了什麼?”
無論是那七十多位的副教授大佬,還是錢方琳夫妻這種沒有任何理由回國的計劃外之人,都明確的表明了一件事:
這第三排留學生回國的路上不,準確來說應該是回國之前,一定發生了某些特殊的變故。
正是這個變故,讓很多不準備回國的學者受到了影響,甚至改變了原先不回國的態度。
可這個變故會是什麼呢?
角樓被飛機撞了?
美樂帝被人爆了腦袋?
李梅燒烤又重新開業了?
從隻有一百多號人回國不難看出,這個變故的範圍一定不大,不太可能是針對華夏人群體的政策問題——否則回國的人最少都得翻一百倍。
但與此同時。
能夠讓如此多的科學家回到華夏,那麼這個變故的影響力一定不低,而且大概率發生在物理界。
奈何徐雲和錢五師費解心思,都想不通有什麼事兒能符合這個變故的情況。
看著一臉疑惑的二人,錢秉穹則伸出手掌朝下壓了壓,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噯,你們彆急嘛,你們總得給我說話的機會是不?——我又不像小徐那樣喜歡搞斷章。”
徐雲:
“?????”
接著錢秉穹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剛剛不是說了麼,在回國的這批科學家裡,有很多人獲得過世界性的榮譽。”
“比如說貝爾獎、卡林加獎等等,連諾貝爾獎得主都有兩位呢,還有.”
錢秉穹說話的時候徐雲一直在邊聽邊點頭,但很快他便察覺到了有什麼地方不對:
“等等,秉穹同誌!”
隻見他出聲打斷了錢秉穹的介紹,目光緊緊的盯著這位大佬:
“您剛剛說什麼?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一旁的錢五師和陸光達也將視線鎖定了錢秉穹,如果不是徐雲開口,他們原本也要打斷錢秉穹的話。
錢秉穹則很是淡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兩位。”
徐雲頓時呼吸一滯。
在他穿越來的後世。
以華裔身份獲得諾獎的一共有11人,分彆是:
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錢永健、高錕、莫言以及屠鹿鳴。
另外還有兩個和平獎授予了兩個沙幣,此處不多贅述。
同時伍連德先生在1935年成為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是華人世界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候選人。
而在眼下這個時期。
華人諾貝爾獎的得主有且隻有兩位。
一位是徐雲很熟悉的楊老,現在應該叫他小楊或者楊先生,他的回國徐雲是事先知曉的。
另一位則是徐雲從未考慮過的
想到這裡。
徐雲整個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氣,朝錢秉穹說出了一個名字:
“秉穹同誌,另一個回國的諾獎得主莫非是.李政道先生?”
“.”
錢秉穹沉默片刻,輕輕點了點頭:
“沒錯,正是政道。”
得到了錢秉穹的答複,徐雲的眼中頓時出現了些許失神。
實話實說。
在之前的預期中,他確實考慮過一些未來諾獎得主回國的可能性。
比如說丁肇中。
雖然他出生在海對麵,但他在出生的兩個月後就隨母回國了,還在川省讀過小學呢。
原本曆史中丁肇中算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親華派,他在獲得諾獎時還是用漢語發表的獲獎感言,這在整個諾獎.甚至物理史上都是頭一遭。
丁肇中留在海對麵的原因不是因為政治問題,而是仔細考慮後認為留在海對麵才能有條件研究高能物理。
最終時間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靠著“j”粒子獲得了諾獎。
如果徐雲所記不錯。
這時候的丁肇中應該正在密歇根大學讀最後一年的博士,屬於有可能回國也有可能不回國的情況——畢竟學業還沒結束嘛。
又比如崔琦。
在很多愛情故事裡,大家經常會看到一種情節:
一對情侶郎有情妾有意,但因為分隔兩地之類的原因陰差陽錯的沒能在一起,最終相見時隻能宛然歎息。
崔琦的情況便有些類似這種情節。
崔琦是1939年生人,四年前的時候才去海對麵留學,一心想要學成歸國。
結果等他本科畢業那年,某某導彈危機爆發,海對麵嚴禁留學生回國。
於是崔琦想了想,也罷,那就繼續讀研究生吧。
奈何等到他碩士畢業的時候呢,兔子們第一顆原子彈又爆了,海對麵自然不可能放他回去。
崔琦隻能繼續讀博士。
這次他瘋狂內卷死命讀書,用了兩年多便博士畢業了,心想這時候總能回去了吧?
老鷹聞言搖了搖頭,扣妹那塞,兔子們的氫彈剛剛爆炸成功
再後來兔子們進入了某些特殊時期,徹底封鎖了對外途徑。
於是崔琦在各種壓力之下,隻能加入海對麵國籍,很遺憾的與祖國相隔兩地。
後來兔子們開始與國際接觸,崔琦第一時間便返回華夏進行講學,還對兔子們介紹了國際上前沿研究熱點。
他當時建議兔子們朝二維電子係統物理方向研究,如今數十年過去,二維電子材料的量子輸運性質研究已經成為凝聚態物理領域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而在這個時間線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宿命使然。
在得知陳省身等人要回國後,他立刻表示願意同歸,為此他甚至連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都不讀了。
除了以上二者之外,徐雲還考慮過其他一些人。
例如朱棣文這個理論上回國概率連萬分之一都沒有的13歲小孩他都做過設想,但唯獨沒有想過李政道。
畢竟
作為布拉格之後第二年輕的諾獎獲獎者,李政道如今可以說是春風得意。
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
李政道將在明年便入籍海對麵,成為一名美籍華人。
並且與原定去年12月入籍的陳省身不同的是。
陳省身入籍的原因主要是他當年擔任過物流的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和第一屆院士,如果不是兔子們來信專門提及了他,陳省身無論如何都是不敢回來的。
而李政道的入籍則更多是水到渠成,其中固然有生活上的不便利,但李政道自身的抵觸倒也確實不明顯。
當然了。
這也不是說李政道就是個真心實意的潤黨,他對於華夏的情感必然也是很複雜的,否則不會到了海對麵十幾年都沒入籍了。
實際上。
真正讓徐雲忽略他的原因其實是
他和楊老的矛盾。
二人當初因為論文的署名問題鬨得不可開交,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哪怕後世華夏和海對麵科學界的大佬們想要說和都依舊沒能成功。
要知道。
在2023年對於兔子和老鷹這兩大流氓來說,能讓雙方科學界同時铩羽而歸的事兒還真不多.
如今楊老算是第三批歸國留學生的牽頭人之一,你讓李政道去附和楊老的號召?
這顯然不太現實。
可誰能想到,如今的李政道居然也回到了華夏?
看著一臉震驚的徐雲、錢五師等人,錢秉穹的語氣中亦是帶著感慨:
“雖然不知道政道是怎麼想的,但他在得知了這件事情後,確實找到了省身同誌表達了回國的意願。”
“而正是靠著政道和振寧這兩位華人諾獎的號召力,才有這麼多頂尖人才願意隨他們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