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鄧稼先的疑問(上)(1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9874 字 11個月前

第724章 鄧稼先的疑問上

“報告廠長,根據多處分會場傳回的消息,大多數分會場都已經完成了三輪的上菜。”

“即便是人數最多、進度最慢的十二分廠,如今也完成了兩輪菜品供應。”

聽到身邊助理周材的彙報。

李覺沉吟片刻,繼續問道:

“那麼食材供應呢?有沒有問題?”

周材飛快的搖了搖頭,將麵前的電報翻開了一頁:

“總廠方麵一直在保持著與總廚方麵的聯係,目前無論是餡料還是已經包好的餃子,都足以供應同誌們的需求。”

“譬如咱們準備了超過兩萬四千斤的牛肉,截止到我收到電報為止,庫存的餘量還有60%左右。”

“而按照我們的預期,大部分同誌能吃到第五輪也就差不多了——有些人可能連四輪都撐不過呢。”

李覺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此時距離正式開餐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分鐘了,李覺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了解一下其他分會場的信息。

畢竟彆看總廠這邊的秩序井井有條,這主要還是因為總廠的人少——攏共才八十多張桌子呢。

後世很多村子搞一次村宴,桌子數都可以輕鬆破百。

而其他幾個分會場就不一樣了。

譬如十二廠區的那個分會場,桌子532張,總人數超過了5500人。

其中要是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那影響可就不好說了。

如果隻是上菜的過程中負責送餐的同誌摔倒了或者和誰誰誰撞到了一塊那還好說,可要是職工們整體吃飯的速度比基地原本計劃的要快,這頭吃完了那頭的餃子還沒撈好,那對大家的熱情就可能造成一定的打擊。

基地準備了這麼多的肉,可不是為了讓大家來掃興的。

好在基地方麵準備的餘量足夠充足,如今看來應該是不會出啥大事了。

畢竟基地整個預期的輪次是四到五輪,但吃過酒席的都知道,酒席上菜壓力最大的時間點並不是末尾,而是中段。

眼下中段順利渡過,剩下的壓力自然便會小很多。

想到這裡。

李覺總算微微鬆了口氣,指著身邊的一個空座對周材說道:

“小周,辛苦你了,坐下來吃點吧?”

周材卻輕輕搖了搖頭,少見的拒絕起了李覺:

“算了吧廠長,這頓年夜飯對基地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還是繼續盯著梢吧。”

眼見周材態度如此堅決,李覺想了想,從邊上拿起了個鐵飯盒,往飯盒裡夾了些餃子:

“那你把這些餃子帶上,剛上桌的,還熱乎著呢。”

周材下意識揉了揉空空如也得腹部,憨笑著接過了飯盒。

在周材離去後。

李覺微微一歎,也拿起筷子,夾著餃子大口吃了起來。

彆看周材站著他坐著,其實李覺也剛回來沒一會兒呢——作為基地的總負責人,今天這個場合他也沒多少休息的機會。

比如要打電話和首都彙報情況,與各個分會場負責人確定各會場的晚會事宜,另外還要親自去各桌與同誌們進行慰問。

一件件事辦下來,他其實比周材還要累點兒。

一口氣扒拉了十幾個餃子,李覺方才打了個帶著濃鬱肉香味的飽嗝,隨後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徐雲:

“小徐,這頓飯吃的怎麼樣?”

徐雲剛才見李覺吃得歡就沒打攪他,此時聞言指了指麵前的盤子:

“很過癮,我已經吃了二十多個了。”

徐雲在正常狀態下一口氣可以吃三十五個左右的餃子,不過副本裡當初那場火對他身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如今他的肺部胃部都還有些問題,因此一頓飯吃二十來個餃子也就差不多了。

李覺見狀也點了點頭,又看了眼周圍:

“對了,楊教授呢?”

徐雲指了指自己對麵的三個空座,解釋道:

“楊教授的胃口不太好,吃了十來個就飽了。”

“加上咱們雖然在室內,但晚上的溫度終究有些低,所以袁老師和周老師就先送他回醫院去了。”

李覺哦了一聲,理解的點了點頭。

總廠這邊八十多張桌子分成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其中室外有大棚擋風,室內則主要安置一些外邊塞不下的座頭。

其中坐室內還是坐室外並不是按照職位來分類的,而是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病號和小孩婦女同誌坐室內,身體正常的男同誌坐室外。

同時每張桌子上的菜品質量也均一致相同,雖然有些桌子上擺著幾瓶酒,但這些酒水都是職工們自己帶來的庫存。

不過儘管室內條件要比室外好一些,但這年頭既沒有空調製暖又沒有地暖,因此所謂的“好一些”也真的隻是一些而已。

楊開渠此時的身體狀態還不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久坐,所以在楊開渠吃飽之後,袁國糧和周開達便將他送回了醫院。

隨後李覺又往嘴裡塞了兩個餃子,呼嚕嚕的喝了一大口熱騰騰的餃子湯,完事兒一抹嘴:

“小徐,那我就先出發了。”

“出發?”

徐雲愣了兩秒鐘,指著外頭事先已經準備好的舞台說道:

“廠長,您要去哪兒?晚會快開始了,聽說今晚還有個相聲叫做什麼《老子真是技術型領導呢。”

李覺聞言拍了拍自己身邊的幾個鐵飯盒,說道:

“當然是送飯去了。”

徐雲眨了眨眼:

“送飯?”

“是啊。”

李覺的表情倒是顯得很淡定,見怪不怪的說道:

“給光達、老郭他們組裡的同誌送餃子,另外還有一些明裡暗裡執勤的同誌,他們可都沒吃飯呢。”

徐雲頓時一怔。

不過很快,他的臉上便露出了一抹恍然。

是哦。

早先提及過。

基地現在有一共有18234名職工,今天應到場17283人,由於各種問題實到場17275人。

而有應到場,自然也就有“不應”到場的說法了。

這一千多號“不應”到場的職工主要便是陸光達他們帶領的研發小組,以及幾個絕對核心的生產區間,外加站崗放哨的同誌們。

不過這些同誌們雖然沒有到場,但該吃的飯還是得吃的。

所以基地方麵便事先規劃了好些組的送餐人員,各組由基地管理層領隊,親自給那些沒到年夜飯現場的同誌們送飯。

徐雲從職務上來說其實也算是應該領隊的管理層,不過他這種病號行動起來不太方便,所以組織上就沒把這事兒通知給他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