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有些震驚的王有功,徐雲想了想,繼續說道:
“有功同誌,我記得你是魔都人吧?”
王有功點了點頭:
“對。”
接著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浦西那邊的魔都,不是浦東也不是蘇北哈。”
徐雲:
“.”
好吧,光聽這句話就知道王有功的魔都血統很純正了.
接著徐雲深吸一口氣,在空氣中朝王有功比劃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空間,說道:
“有功同誌,我印象裡浦西那邊還有很多弄堂吧?”
“據我所知,如今有不少弄堂都會把電視擺在總弄或者大院裡,每次看電視的人最少都有好幾十號。”
“有些場地開闊的地方,人數突破一百多都是常態。”
“另外類似這種情況的地方不在少數,所以這五十多萬台電視可以覆蓋的實際觀眾人數,最少都可以乘個10倍。”
魔都的弄堂算是一類很有時代性的建築,一處弄堂裡通常居住著幾百甚至上千號人。
在眼下這個大多數家庭都還用著痰盂的年代,各大弄堂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幾百人同時倒刷痰盂的震撼場景.
當然了。
徐雲此時提及弄堂並不是為了和王有功交流刷痰盂的經驗,而是想借此告訴王有功另一件事:
這年頭一台電視可以覆蓋的觀眾數量,最少都是十數為計。
而在他對麵,王有功的瞳孔頓時微微一縮。
他.或者說現場大多數學者雖然閱曆豐富,但在電視這塊確實陷入了一個認知有些錯誤的誤區。
這個誤區出現的原因很複雜,首先與他們的閱曆有關:
王有功以及現場很多學者在國外都接觸過電視,對於這種機器的功能並不算陌生。
但他們在國外見到的電視基本上都是供個人或者家庭使用的,很少有人會跑到彆人家裡去蹭電視。
接著他們帶著這種潛意識回到了國內,三四年前被選入了221基地,由此又錯過了接觸華夏第一批電視的機會。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導致了他們現在需要徐雲提點才能意識到一些事情。
比如說這種大家一起看或者說蹭電視的模式。
隨後王有功仔細想了想,感覺徐雲說的大概率是真的。
雖然他沒親眼看過一群人圍著電視機的場景,但他卻親眼見識過基地的電影放映。
在如今這個時代,影像這玩意兒對華夏人的吸引力確實很高,基地每次露天放映電影都會吸引上百號人,甚至有些人還會爬到樹上邊嗑瓜子邊看熱鬨.
王有功家裡的弄堂便有一處可以容納一百多號人的大院子,如果有人把電視搬到院子裡頭,那畫麵似乎也是可以想象的.
就在王有功陷入沉思的同時,徐雲又開口了:
“有功同誌,我再和你同步一個信息吧。”
“根據我們收到的數據,截止到去年十二月份,我國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彆是1.2台和0.003台。”注:這裡的城鎮概念比後世嚴格很多
“有功同誌,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嗎?”
“額”
王有功聞言連忙將心緒拉回了現實,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但很快便搖了搖頭。
他沒有理解徐雲的意思。
徐雲見狀又提醒了一句:
“有功同誌,你彆忘了,咱們現在距離原子彈爆炸還有八個月時間呢”
“八個月”
這一次,王有功先是重複了一遍徐雲所說的時間,旋即瞳孔驟縮!
過了片刻。
王有功帶著有些急促的呼吸頻率,激動的看向了徐雲:
“徐雲同誌,你是說組織上準備用這八個月的時間,加速生產和普及電視機?”
“沒錯。”
徐雲點了點頭,補充了一句:
“準確來說,是針對有條件的公社和鄉鎮進行定點的電視推送,費用由國家承擔。”
說罷。
徐雲的臉上亦是閃過了一絲激動。
實話實說。
在眼下這個時代,想要商業化在鄉鎮的普及電視機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內欠缺足夠的商業以及工業條件。
要知道。
這年頭很多地方連電都沒通呢
但另一方麵。
商業化的角度雖然行不通,但配給化的方案還是具備一定可行性的。
首先是電視機的產量。
早先提及過。
如今國內電視機的年產量是13萬台左右,保有量在五十萬上下。
說來也巧。
上輩子徐雲在寫的時候也寫過類似的數據,然後有個人便拿著一張華南理工官網的截圖來抬杠了,說當時的年產量隻有2000台.
這裡要搞清楚一件事兒,那就是集成電路電視和晶體管電視、電子管電視是不同的概念。
華南理工那張數據上記錄的是晶體管電視和集成電路電視的產量,而且是寸單片的集成電路電視。
這些集成電路的來源是毛熊,和真正的國內電視產量是兩碼事兒。
包括後來哈市、魔都成立地方性電視台的時候從毛熊那邊進口了200多台電視,這些實際上也是寸單片的集成電路電視。
津門無線電廠在很長時間內都隻能生產電子管電視,當時的年產量還上過了工人日報進行表彰。
後來徐雲還主動給了正確數據的參考來源,結果沒想到那人就莫名其妙就破防了,徐雲黑粉喜+1
還是那句話。
現在有很多資料是開放式的,可能你百度一下順手一截就能搞定,但去‘糾正’彆人的時候好歹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吧?
概念都分不清就吃了槍藥似的胡亂杠一通,解釋了以後自己感覺沒麵子就破防了,這特喵的讓被杠的人找誰說理去.
更彆說這年頭的產量有13萬台,其實並不能代表每年都會增加13萬的用戶。
這裡的產量有相當部分會用於用戶的迭代和維修更換——尤其是後者,這年頭電視的故障率其實是很高的。
另外扣除掉體製內領導配給、部隊配給後,流通到社會上的就更少了。
在徐雲穿越來的2023年,電視機的年產量甚至達到了1.96億台,差四百萬就破2億了——這可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但你能說全國每年增加兩億個電視用戶?
還是那句話。
華夏的人口基數在全球都數一數二,很多你覺得誇張甚至反認知的數據,在這種人口的加持下其實是完全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