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二更合一(2 / 2)

七零模範夫妻 甜久 13703 字 10個月前

“怎麼說?那你知道要考哪些嗎?”

喬景明解釋道:“考試分為麵試和比試,先麵試後比試,麵試通過後才能進入筆試。”

“哦?”這倒是跟末世不同。

在末世,筆試優先,最後一道關卡才是麵試。

“那我應該怎麼準備?”蘇玥躍躍欲試。

“你先彆急,我也是內部人員打聽到的。聽說五號才開始,到時候會分發統一的考試手冊,複習兩天就可以去麵試了。為了節省時間,麵試通過後立馬就進入筆試環節。”

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說完解開圍裙,把背包拎上就要走人:“你先吃,我回廠子,下午再打聽點消息,晚上聊。”

“好!”

大概是運氣爆棚,喬景明晚上來報喜,說是無線電廠要招的質檢員要求不高,成分不好的子女可以參加麵試筆試,但成分不好的本人不能參加。

這可把蘇玥樂壞了,拉著他感謝了好久,興奮地一晚上沒睡好。

翌日一起床,就出發去了趟市中心的省城百貨大樓,準備買一身麵試穿的衣服。

走進百貨大樓,還是記憶裡的老樣子。這個點來店裡逛的人不多,零零散散走著幾個。

售貨員的眼睛十分毒辣,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來買東西還是來閒逛的,蘇玥已經看見不下三個來閒逛的客人被她們嫌棄數落。

嘖。

這個時期的售貨員服務態度實在不敢恭維,工作時間經常聚在一起拉呱扯皮就算了,對顧客們也不理不睬,與顧客紛爭拌嘴那也是常有的事。

因為這時候的售貨員大多是走關係進來的,銷售模式也不是乾得多錢就多,工資與勞動不掛鉤,這樣一來,惰性就產生了。

既然做多做少工資都一樣,那為什麼還要多做呢?

記憶裡,原主最不愛來的,就是有售貨員的地方。

忽視周遭投來的視線,蘇玥慢悠悠在櫃台前晃著,也不去在意售貨員極其不友善的目光,想怎麼逛就怎麼逛。

百貨大樓二樓賣的是服裝和布匹,布匹居多,成品較少,款式稀缺,大多是軍綠色的六五式軍裝,或者藏藍色的斜紋棉布外套,或者平麵布短褂。

再潮流點,就是當下最流行的“的確良”。

來到鞋櫃前,這裡種類比成衣多得多,什麼解放鞋,膠鞋,大頭鞋、小皮鞋、涼鞋、布鞋樣樣不缺,可挑性十足,把蘇玥看得眼花繚亂。

最後還是買了兩套較為樸實大眾的衣裳,外加一件白襯衫,這衣服簡約又百搭,算是她最中意的一款。

還有一雙膠鞋和一雙帆布鞋,總共加起來不過六十六塊二。

可以,這樣的衣服穿起來才有勞動人民的樣子嘛!

買完想起家裡的老太太,便給她買了兩套秋裝和一件厚毛外套,手上拎了個滿滿當當才完事。

這一買,前些日子攢起來的布票一下就用光了。

拎著一麻袋“戰利品”準備回家,來到公交車站台等車,蘇玥左顧右盼望無聊望著街景,看見百貨大樓西北方向有棟三層高的樓,第一層開著家商店。

不是普通商店,門上掛著白底黑字牌匾——華僑友誼商店。

這可不是普通地方,

說實話,蘇玥在城南和市中心兜兜轉轉好幾圈,路過這裡無數次,愣是沒注意過這棟白色小樓。

話說省城居然還有華僑商店這樣的地方,原主的記憶裡為何沒有?

來不及多想,蘇玥興衝衝穿過人行道跑過去瞧,透過乾淨的玻璃櫥窗,她看見了許多百貨商店所沒有的物品。

真絲綢緞、雙縐絲織品、正宗羊毛衫、景泰藍碗具、毛絨地毯……蘇玥甚至眼尖地瞥見不遠處的櫃台上,有一台進口電飯煲!

至於為什麼知道是進口的,因為74年國內根本沒有批量生產家用電飯煲這種東西,更不可能投入市場,友誼商店裡麵的隻能是從國外進口進來的舶來品!

小小的玻璃窗映出無數種蘇玥渴望得到的物件。

蘇玥像個土包子,當場看入了迷,不知不覺邁開步子往裡走,想要瞧瞧有沒有冰箱、電磁爐一類的電器,卻被守在門口的安保攔住。

“同誌,請出示僑胞證。”

他的語氣比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好些,說出的話卻讓蘇玥怔在原地。

忘記了,這種地方不是平頭百姓能隨便逛的地方,不是什麼副食店什麼菜市場。

七十年代的華僑友誼商店基本上隻對外國友人和僑胞開放,到了八十年代才會逐步對國內民眾開放。

裡麵的工業品和一些時常稀缺緊俏的物資,隻有海外彙款收入者,按照彙款金額發放的“僑彙券”購買。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幾乎不可能進得去。

而蘇玥驚訝的還不是這點,她在想,原來七十年代不是物資匱乏,也不是生產水準低,而是好東西都在百姓們夠不著的地方!

這可真是寶庫一樣的存在。

安保一看蘇玥的反應就曉得她不是僑胞,當即臉色變了變,語氣不甚好。

“沒有僑胞證不能進入友誼商店。”

本來見這女同誌長得漂亮穿著打扮也非同一般人,沒想到隻是個普通市民。

蘇玥墊腳張望著,悻悻而歸。

她可沒有渠道弄到什麼華僑同胞證和僑彙券。

罷了罷了,先留下個念想,憑她的本事總能有辦法。

懷著憧憬的心情迎來城市公交車,此次出行給蘇玥的心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道。

她才曉得,這年代的物資其實並不似她想象中那樣貧瘠,隻要有錢,有票,有那些珍貴的券證,想要什麼買不到?

不禁異想天開,要是能去裡麵當售貨員,說不定就能買到那些稀缺物品了?

這樣想著,蘇玥自己都覺得好笑。

普通副食店的售貨員尚且一票難求,更不用說華僑商店。

也就腦子裡想想過過癮罷了。

……

自從處理了馬槐花幾個婦女的事兒,蘇玥身邊不斷傳來好消息。

昨兒個剛收到喬景明發來的工作消息,今兒個家裡又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午飯剛吃完,家裡門被敲響,蘇玥上去開門,一道熟悉的人影站在門外衝她笑。

“宋叔?您怎麼來了?”

宋國濤還是那身標準的辦公室人穿法,笑嗬嗬地,拎著盒桃酥就上門來了。

“來看看老太太,順便問你個事兒。”

蘇玥連連後退請人進來。

“什麼事呀?快請進。”

前些日子打聽過才知道,原來這宋國濤,是街道辦事處黨政辦的副主任!

這地位可不小!能直接接觸黨領導的部門,行政工作的一把手!

要是人再圓滑點,認識革委會領導那也不算事兒!

自從知道宋國濤的身份後,蘇玥便一直在想應該如何跟他搞好關係套近乎,沒想到今兒個自己上門來了。

不僅是來看老太太的,他居然還要找自己?

蘇玥有些納悶,自己與他可從來沒有過交集,能是什麼事兒?

難不成是為了她身份的事兒來的?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心中不免泛起擔憂。

但不論怎麼說,先好好招待人家吧。

泡了杯濃稠的紅糖水出來,宋國濤惶恐地拒絕。

“又破費了。”

蘇玥寬慰地笑道:“不破費,您是長輩,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好好招待您。”

“說那些……”

宋國濤嗬嗬一笑,覺得蘇玥這小丫頭挺懂禮數,沒工作的她自己生活都拮據,還拿出這樣好的東西招待自己。

這孩子品性沒的說,宋國濤滿意地點點頭。

“時間不多,我就長話短說。”宋國濤簡單地說明了一下來意。

“是這樣的。”宋國濤喝了口糖水,再濕潤一番乾澀的喉嚨:“下個月市裡要來一批d國文化經濟交流團,需要與政府發展友好交流合作關係,期間要尋訪華僑友誼商店,但裡頭前些日子有個售貨員被拎去當翻譯員了,現在急需再招一兩個會英文的售貨員,讓我們乾事們想辦法找人。”

“可你說,咱都是本地老土著,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哪裡能認識什麼會英文的?本來說去大學找,可這年頭你也知道,學校裡大多是半吊子,就會幾個單詞兒,派不上多少用場。”

說罷嗬嗬一笑:“不過我轉念一想就想到了你,你不是說你會英文嗎,那工作你看得上不?要是看得上,叔就帶你去見領導,如果能力過關,你就可以留在友誼商店當售貨員了!一個月工資五十四呢!更不用提福利,待遇那是一等一的好!”

啥?

蘇玥腦袋轟的炸成一朵花兒。

驚喜來得太過突然,讓她緩一緩。

華僑友誼商店?那個有進口電飯煲、電風扇、冰箱,有無數特供品,進來購物的顧客不是華僑、僑眷就是國外友人的友誼商店?

而且還是去裡邊當售貨員,當下年代人人羨慕,最吃香的售貨員?

在友誼商店工作絕對比在百貨商店那樣的地方當售貨員輕鬆數倍,有時候一天沒有顧客,相當於一整天都可以摸魚!

這這這……這樣的好事兒就砸她腦袋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誌龍小子”,“醉醉”投喂的營養液,我會繼續努力的!啾咪啾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