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 / 2)

農家惡婦 南島櫻桃 9276 字 9個月前

偶然經過的發現程記又開門了還覺得稀奇,問了才知道前段時間他們小舅子就找了人來幫忙收拾,老板一家的確才出來沒兩天,可店裡早就清掃出來,樓上房間布置好了,小倉庫裡也填滿了,鍋碗瓢盆都重新涮過,烤爐也拾掇出來……買賣明明停了兩年,又好像沒停過一樣,何嬌杏撿了個香味兒重的一上貨,縣裡的饕客溜達出來遠遠聞到那味兒就摸過來,過來一看,嗬!程老板重新出山,他店門口又排成長隊了。

程記還是那個程記,賣的東西新鮮又好吃。但又有些變化,他們店裡重新裝潢過,瞧著比之前要好,店裡又多出個胖乎乎的小少爺,還有就是站櫃台的從舅子變成了侄子,就是大房的鐵牛,他對讀書興趣不大,把字認得差不多就離開了學堂,本來應該給自家幫忙的,他娘瞅著三房缺人手,說自家店小不用他來添亂,把他扔到程記。

鐵牛也樂得過來,他現在是半個大人了,長得壯實,瞅著也挺穩重,可這人吧本性是很難改變的,他是學了不少規矩,貪嘴這點還是沒改掉。自家賣那兩樣他吃膩了,在程記這邊隻要踏實乾活經常都能從三嬸那裡得到獎賞,每次要上新貨三嬸也讓他幫忙嘗味道,鐵牛喜歡在這邊待。

這一年,劉棗花又懷了一胎,她遠沒有何嬌杏這麼講究,懷著娃也照樣開門做生意,天天樂嗬嗬的數錢,沒見哪兒不舒坦。

程家興說讓鐵牛回去,她還說不用,說她有程家富就得了。

何嬌杏勸她去看看大夫,聽大夫咋說。

大夫說她挺好的,就這樣保持住。

……

大夫這麼說,程家興他們也沒轍,幸而鐵牛是個孝順的娃,他娘不讓他回去他就白天在三叔這邊站櫃台,回去再幫家裡刷鍋洗碗。

劉棗花那邊賣的東西簡單,她隨季節變,兩樣換著來,每天的準備工作比較單一,鐵牛兩頭跑也能幫著分擔很多,真沒累著他娘。

又要說到另一個在縣裡安家的,就是東子。

他那年娶了肖氏進門,之後就像計劃中那樣,跟老丈人談了合作,大刀闊斧整改酒樓,力求挽救福滿園的生意。

隨著一樣樣的辦法想出來,酒樓的生意還真有了起色,他老丈人更信任他,按照說好的給他算了紅利,並且將人請去他酒樓,東子在福滿園待了一年多,看生意穩定下來才又把自己負責那些活計交回給肖家,他則捏著這些年掙回來的錢做了其他打算,好像是跟哪個朋友一起搞了個商隊,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頭,做的事情也就是把本地盛產的東西拉去稀缺的地方賣高價,再將其他地方的東西運回來。

他生意做得活,也不是固定在兩地之間往返,還會根據天候判斷行情,撿著緊俏的買賣做,頭一年就掙了錢,掙了錢不說還從外麵捎了許多東西回來。

他拿著東西來看姐姐姐夫,說了自己的經曆,何嬌杏這時候才覺得東子長大了,不光成了家,也有了謀生手段,靠姐姐幫襯掙到第一桶金後,他另外走了條合適自己的路,在征得老姐同意之後把花生米的買賣轉交給家裡大哥。

出去闖蕩的頭一年,他嘗到跑商的甜頭,當時就想反哺,他穩了一手,又熬了一段時間等最艱難那陣子過去了,商路鋪開,才回來找老姐,問她要不要把手裡的閒錢投到商隊這邊,商隊這邊錢多能吃的貨多,買賣大出去也好談,還是不用他們出麵,每年年底給送錢來。

何嬌杏他們是看著東子一步步走過來的,信得過他,沒太多猶豫就投了錢。

這項投資給他們帶來了不菲的回報,不出三年,他們在府城有了宅院以及鋪麵。二娃再大一些,兩口子就把縣裡的買賣收了,全家一道搬去府城,順帶把鋪子也搬去那邊。

搬家是為了給二娃也就是程守業小朋友一個更好的環境,不管他以後走哪條路,先受個好教育,長大了選擇麵更寬。想考科舉可以埋頭讀書,想做生意在府城也更好施展。

這一次大哥大嫂沒跟他們走,劉棗花是愛財,她腦子還是清醒,自家的麻辣燙和缽仔糕在縣城都是老字號,做好多年了,好這口的都知道上她店裡吃,如今生意哪怕不像最開始那麼火爆,也是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本來是租的鋪子都讓她買下來,省下租金不說,何嬌杏也說不再從她那邊抽成。

何嬌杏跟程家興商量了,這手藝是她教的,可她也從大嫂那邊拿了好幾年的錢,差不多了。以後那生意就歸大房,掙的錢也獨歸他們。他們是沒暴富,也是小有資產的富裕人家,家裡幾個就那麼大能耐,隻想守著這生意,不想重頭來過。

大房留在了長榮縣。

程家興遷去府城,還把雙親接了出去。

府城地盤是大,宅院也寬敞,可老爺子住得不自在,剛出來那幾天他還新鮮,新鮮勁兒過了就喊無聊,不讓他種地他沒事乾,在府城這邊又不認識什麼人,哪怕生活再好他也沒待夠三個月,勉強住了一個半月非說要走,拿孫子都留不住人,他說再住下去能閒出一身毛病還是得回鄉下去,種兩畝地,沒事跟老鄉親說說話,日子好混……

沒辦法,程家興隻能把人送回去。黃氏多待了一段時間,她惦記大房二房的,也回去了。

至此,程家四兄弟是真真正正走上了自己的路,一個在鄉下,一個在縣裡,一個在府城,一個在京城那邊。

在京城的一直沒回來過,信倒是沒斷過,通過信裡麵寫的內容,他們知道程家旺一切都好,當初多虧有兄弟幫忙安排,讓他媳婦兒得以順利去到京中,她過去之後第二年又懷了個,還是兒子,第三胎才生下閨女。

袁氏當初心態炸得跟爆竹似的,跟程家旺重逢之後逐漸好轉,又正常過來。

本來以為他們就隻能通過書信往來,誰曾想東子組那個商隊越發成氣候,他們越走越遠,在二娃八歲的時候打捅了京城那條線,東子親自跑了一趟,回來之後還帶程家興跑了一趟。

何嬌杏沒去,她在家中看顧子女。

二娃程守業沒繼承到他娘那把力氣,可他聰明,他長了顆不一般的腦袋,進學堂之前就能寫會背,跟著夫子學了不過月餘,那位夫子特地登門拜訪,讓程家一定鼎力支持他,隻要他能收了心寒窗苦讀,前程必定遠大。

既然能讀書,他看著也挺喜歡讀書,家裡當然是儘量給提供條件,文房四寶常備,書也是一批批的買,有些書本地沒有的,程家興還會拜托東子出去的時候從外麵給他捎帶,彆看程家沒什麼底蘊,他家宅院也沒多氣派,家中藏書卻不少,經史子集奇聞異誌都有。

冬菇愛看,她看些雜書長見識。

二娃更不用說,可能因為何嬌杏後來一直沒再懷孕,家裡就隻得這麼一兒一女,這讓二娃從小就很有擔當,他是做弟弟的,卻總是有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覺得未來全家的重擔都挑在自己肩上,必須刻苦努力。

他要有出息才能守住家業,才能護得住他娘跟姐姐。

巧得很,他姐姐也為家裡這個從小就不太活潑像小老頭少年老成且弱不禁風的弟弟操碎了心。

當然這個弱不禁風是冬菇以為的。

二娃自我感覺良好。

早就說過冬菇底子好,她很小的時候家裡人就知道這閨女長大以後醜不了,果不其然,她十歲左右就已經是小美人一個,當時還有點胖乎,這姑娘自尊心很強,可能出去聽了什麼閒話,回來就收了些胃口,到她十三四歲的時候,小肥肉基本已經消下去,雙頰還有些肉感,跟胖已經扯不上關係。

你再看她,就不是胖乎乎的小美人,她已經有進化成大美女的征兆。

冬菇十六歲訂的親,對方是府城裡大商戶家的公子,個性賊像他爹年輕的時候,起初也是見色起意,一來二去成了歡喜冤家。

冬菇先嫁出去,又過了兩三年二娃中舉,前麵程家興跟商隊去過京城,當時是去看兄弟,也想到兒子可能會一路考上去,他提前在京城置了個宅院,二娃中舉之後就跟著他舅舅的商隊北上京城,在他爹辦的院落安置,繼續讀書。

次年他得了進士出身,列總榜二十多名,因為年紀輕輕並且模樣俊秀殿試當時他就受到過特彆關注,仕途雖然小有波折,總體也還順遂。

再看何嬌杏。

她跟程家興就是很會生財的,有娘家兄弟那邊的分紅,有閨女孝敬,又有兒子掙來的社會地位,哪怕稱不上轟轟烈烈,也是和樂美滿,這一生平安順意。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想拆成幾篇,想想算了,揉一起寫了完事兒。

新書過幾天發,我準備準備。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