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開始召集了太公望、周公兩人,開始商議周國發展的良策。
緊接著姬發也邀請了辛甲旁聽,並對其中的一些良策,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不過都是關於國家的發展上麵,都是在想著怎麼對國家好,至於其他的並沒有過多的爭辯。
“這就是重臣的風采,雖然爭吵的那麼激烈,但是僅限於就事論事上麵,絕對不會攻擊家人。”姬發心中笑道。
“也許是士大夫的風采吧。”
辛甲開口道:“當即之際,周國更應該挺身而出,阻止紂王的惡行,以博取下百姓的愛戴,如此一來既可以名正言順,四方的賢才之士,就會紛紛的來到周國了,如此可謂是戰勝於人才之上。”
“不可不可,雖然周國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國貧弱,這是不爭的事實,不應該這個適合顯露鋒芒,否則的話,會引起商國的主意,如果趁此機會刁難我周國,那可就難辦了。”周公道。
太公望接著道:“我讚同周公的意見,我周國的貧弱隻是暫時的,隻要外部的環境能夠寬鬆下去,就有利於我周國的發展,假以時日發展下去,不斷的增強國力,一定有戰勝商國的那。”
就個人建議來看,太公望的發展路數,姬發是畢竟喜歡的,也符合他的發展思路,但是避免傷了辛甲的心,他沒有直接的發展意見,想來想去他給辛甲安排了一個職位。
“那就是諫官。”姬發開口道。
辛甲大喜,他一貫如此,自己的性格使然,想要改變是不太可能了,沒想到周王不僅不計較,還專門讓他從事此類的工作,如此以來他的才華,就能夠儘情充分的發揮了。
“看來周王愛才如渴的傳聞並不是假的,還是真真實實的。”辛甲十分的高興。
這也是姬發思慮良久想到的一個職位,諫官的職能就是根據當前的時弊,提出各種批評的意見和改正的辦法,為了讓諫官能夠言之有物,每次發言前都必須思慮好解決辦法,如此以來就可以發揮諫官的優勢了。
“恭喜恭喜呀。”周公和太公望都對辛甲表示了慶賀。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討和辯論,周公和太公望都對辛甲的才能表示認可,不得不辛甲的才華非常不錯,而且辛甲其實就是一個外號,從乾地支來看,果實初熟,味道還不甘醇,所以稱作“辛”,而萬物第一個破殼而出的被稱為甲。
周公道:“辛甲這個外號取得好,確實是夠味呀,而且是排名第一位的。”
眾人大笑,辛甲不好意思的也跟著笑了。
“辛甲兄我們就這樣稱呼你了,你不會有意見吧。”
辛甲笑道:“豈敢豈敢,儘管稱呼吧,反正我也已經習慣了,你們要是不稱呼我為辛甲的話,我還以為你們是在叫彆人呢。”
“哈哈哈。”現場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隻不過辛甲兄,需要暫時委屈一下了,選取一個化名,否則的話商國知道後,肯定會暴跳如雷,進而會興師問罪的。”周公深謀遠慮的道。
姬發點零頭,確實應該如此,隻是不知道辛甲的意見。
“恩,我願意,在朝堂之上就喊我周甲吧。”辛甲摸了摸胡子道。
“辛甲和周甲,好名字好名字。”
姬發想了想:“之前辛甲辭官的借口是告老還鄉,顯然商紂王是討厭他了,連出來相送,都沒有出來相送的,就任由辛甲離開了。不過這樣也好給我周國提供了人才。”
“嘿嘿嘿,要是多來幾個這樣的大臣,就再好不過了。以後乾脆封商紂王一個運輸大隊長的名號吧。”姬發心中笑道。
後來姬發跳出來一想,全下的官就這麼多,不是在商國,就是在周國,至於其他的國,基本上人才凋零,沒有什麼賢能之士。
“你多一個賢臣,我這邊就少一個,你多一個能人,我這邊就多一個庸臣,如此兩級差彆,時間久了,對我周國的未來,十分的不利,因此要儘可能的吸收人才,吸收賢才來到我周國。”
“可是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來周國肯定會被商國的人知道的,到那個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辛甲出了自己的擔憂。
“哈哈哈,辛甲兄,奧不,周甲兄大可以不必擔憂,就算下麵的官吏知道你來到周國後,他們肯定也不會聲張,也隻會將這些事隱瞞下來,不然的話,一旦傳到商紂的耳朵裡,你想想他們還會有好果子吃嗎?”周公摸著白胡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