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軍司的駐地兀剌海城,距離西夏國都興慶府六百餘裡。
若遇重大軍情,騎馬往死裡跑,最多兩天就能收到。
消息在興慶府傳開,西夏文武慌作一團。
這是西夏最脆弱的時期!
長達百年的宋夏戰爭,打得西夏經濟崩潰。國內貪腐橫行,天災人禍不斷,就算沒有外敵入侵,許多部落都想造反了。名將李察哥已經老邁,竟找不出能夠力挽狂瀾的武將。
而且新君繼位,還未鞏固權力。
真正把西夏帶入全盛狀態的,正是眼下這位新君,年僅十五歲的李仁孝。
曆史上,他熬死李察哥、誅殺任得敬,頂著前後兩位權臣乾政,立新法、行科舉、興文教、收權力、改稅製、鑄錢幣、勸農桑、修水利……開創了屬於西夏的治世。
但這些都屬於後話,李仁孝現在接手的是一副爛攤子!
李仁孝顯得非常慌亂,問道:“國舅剛從洛陽回來,朱皇帝究竟是什麼想法?他是想奪取一些疆土,還是成心要覆滅我大夏?”
曹摶實話實說:
“明國君臣的想法,臣實在搞不清楚。但洛陽的民間輿論,尤其是那些士子,卻是分成兩派的。一派覺得威服四夷、萬邦來朝就足矣,另一派則鬨著要恢複盛唐疆土。”
“後者占據輿論主流,數量尤其多。他們甚至喜詩厭詞,作詩必學盛唐。個彆激進士子,極有希望中進士,卻跑去讀那武學(軍校)。”
“民間士子們,是鬨著要覆滅我大夏的!”
國相李仁忠說:“當再遣使者,去洛陽質問朱皇帝,為何出爾反爾攻打屬國!”
李察哥冷笑:“使者就算把朱皇帝罵一頓,能把北邊那些敵軍給罵走?現在該想想怎麼退敵。”
李仁孝說:“晉王是我大夏名將,還請晉王率軍禦敵。”
李察哥不再接話。
他確實已經老了,這兩年都不怎麼騎馬,腰腹和大腿已生出贅肉。倒是宅子越建越多,家中妾室好幾十個,隻要給他送足了錢財,就能幫忙安排升官事宜。
李仁孝又問任得敬:“任卿統領火器營,可有退敵之法?”
任得敬在北宋邊州任職數年,他確實是知兵的。但讓他平定叛亂還行,統兵抵抗大明軍隊純屬扯淡。
任得敬婉言推托:“威福軍司那邊打仗,是以騎兵為主,臣手裡的火器營派不上什麼用場。”
場麵冷了下來。
李仁忠氣得質問道:“晉王怎樣才肯統兵出戰?”
李察哥說:“鐵鷂子我要帶走。強鎮軍司、朝順軍司的兵力任我抽調,鎮燕軍司立即出兵救援兀剌海城。”
李仁孝連忙說:“可以,可以,隻要能退敵,一切都依晉王。”
李察哥又說:“其他軍司不能亂動,須早做準備,朝著邊境集結,明年朱皇帝肯定大舉入侵!”
李仁忠問道:“晉王讓鎮燕軍司救援兀剌海城?”
“不錯,現在隻能救兀剌海城,”李察哥說道,“天德軍城肯定無法救援,等我聚兵殺過去,天德軍城早就沒了。”
……
西夏國主李仁孝,下旨讓強鎮軍司、朝順軍司立即聚兵。
白馬強鎮軍司的駐地,在阿拉善左旗北部,那裡有不少鹽池可以采鹽。
右廂朝順軍司的駐地,在銀川市西北克夷門。
李察哥率領三千鐵鷂子出發,趕往興州駐紮催促,勒令兩大軍司趕緊抽丁聚兵。
抽丁聚兵還在其次,可大軍所需糧草從哪裡來?
西夏實行全民皆兵製度,在各個州府都設有軍倉。正常情況下,從軍倉裡弄來糧食即可,問題是現在的西夏不正常。
前兩年災荒,不得不從軍倉調糧賑濟。
結果由於官僚腐敗,災民沒領到什麼救濟糧,大部分都進了貪官的口袋。
現在要打仗了,軍糧缺額極大,隻能在興慶府及周邊征糧。
好不容易把糧食湊齊,李察哥領著數萬兵馬北上,還沒等他走到兀剌海城,西夏就開始後院起火了。
首先造反的,不是蕭合達,也不是慕氏兄弟。
而是……西夏國都西北的兩個黨項部落!
定州在唐代叫做田州,顧名思義,那裡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田。而且還有山地草原和森林,可以樵采,可以放牧。
那裡的農田和草場,多被黨項部族占據。
一些黨項部落已很少放牧,主要靠種糧食為生。偏偏那裡距離首都很近,又屬於產糧區,每次加征賦稅都有份。而且距離朝順軍司也很近,這次同樣大量加征糧賦,好就近給李察哥的大軍運去。
另外,李察哥及其親信,這幾年瘋狂侵占土地,定州、靜州的土地兼並尤為嚴重。
為了明年抵禦大明的陝西軍隊,李仁孝還下令各州抽丁,等開春之後就送去前線。
多種因素疊加,火藥桶終於被引爆。
定州有四大黨項部落,西夏還沒建國時就已存在,分彆是麵冡部、竾浪部、富兒部、小阿父兒部。
如今,定州四部反了兩部。
竾浪部和富兒部,直接在定州揭竿而起了!
麵冡部的實力最強,定州官員也多出自這個部落。他們屬於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會跟著造反,反而主動出兵幫朝廷鎮壓。
但造反的兩部都活不下去,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把麵冡部打得躲進州城不敢出來。
兩部在定州鄉村劫掠一番,竟然調轉兵鋒向南,朝著西夏國都興慶府殺去。
十五歲的李仁孝徹底慌了神,焦急問道:“晉王在外,朝中誰能平亂?”
任得敬執掌著火器營,他不敢跟明軍作戰,卻有信心平息國內叛亂,當即站出來說:“臣願為陛下分憂!”
李仁孝宛如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好,就由任卿帶兵出征!”
任得敬感覺火器部隊兵太少,於是又在興慶府及靜州、懷州抽丁為兵,勉強湊齊了一萬大軍才北上平叛。
火器終究是火器,任得敬一戰而勝。
竾浪、富兒兩部潰敗逃跑,帶著族人躲進山區據險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