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似乎突然安靜下來。
李察哥的步兵大陣擺在那裡,大明騎兵沒有去強行衝陣,而是列隊守在戰場各處,搜尋傷兵和陣亡者屍體帶回去。
依附大明的草原騎兵,則在安全地帶專心撿箭。
他們以鬆散陣型反複襲擾西夏軍陣,帶來的箭矢已經差不多射光了。
這些人有專門的小棍子,棍梢綁著一個彎鉤,騎馬就能伏身勾拾箭矢。
發展到明代,弓梢也開始變得有鉤子,不用帶專門的撿箭工具,有一種開元弓的梢鉤尤其明顯。
李察哥那邊也在整隊,尤其是逃回陣中的親兵和鐵鷂子。
逃到戰場外圍的西夏輕騎,也陸陸續續朝側後方聚集,但不敢挨得距離大明騎兵太近。
輔騎幫助重騎兵下馬,站在原地恢複戰馬體力,甚至抓緊時間給戰馬喂水喂鹽。
驍騎兵同樣下馬,時刻關注西夏輕騎的動向。
雙方都在等待。
明軍在等著恢複體力,並且搜集更多箭矢。然後讓草原輕騎去射箭,擾亂西夏步兵陣型,一旦抓住機會就驍騎、重騎衝鋒。
那麼李察哥在等什麼?
他在等派去奔襲的八千輕騎,攻破明軍後方的城堡。炸毀存在那裡的攻城火炮,燒毀城堡裡堆積的糧草。
這場大戰,由於西夏騎兵慘敗,李察哥已經輸定了。但如果能毀掉明軍火炮和糧草,他還可以撤回兀剌海城死守。如果奔襲奪城失敗,李察哥連兀剌海城都要放棄,直接率領騎兵逃回克夷門。
明軍已占有巨大優勢,楊沂中此刻卻憤怒不已。
他埋怨自己不夠勇悍,見到鐵鷂子衝來,第一反應是拉開距離逃走。如果鐵鷂子敢打敢拚,而楊進和嶽飛又沒衝過來救,楊沂中麾下那1500驍騎就報廢了,必將陷入敵軍圍剿出都出不來。
他還埋怨鐵鷂子太廢物,居然隻是樣子貨,都不敢死咬著追過來拚命。
早知如此,他還跑個屁啊,直接跟鐵鷂子對衝就是。有楊進、嶽飛、李世輔不斷跟進,楊沂中當時隻要敢硬衝鐵鷂子,順勢席卷過去估計西夏步兵大陣都破了,李察哥根本來不及調兵遣將。
可他當時不敢衝,導致有兩百大明驍騎,在逃離時被敵軍給截斷,一番血戰隻逃出來三十餘騎。
那都是他的兵啊,個頂個勇猛無畏,楊沂中越想越自責。
楊進此時的想法差不多,他是被派去接應楊沂中的,但他看到鐵鷂子也不敢硬衝,下意識拉開距離繞去跟楊沂中彙合。
楊進心想,自己當時如果敢衝,現在就已經立下大功。
入他娘,鐵鷂子這一群廢物,竟然把老子給唬住了!
……
也不知過了多久,韓世忠把諸部酋長喊來:“你們輪換佯衝射箭,擾亂敵軍大陣,破陣的事情交給大明鐵騎。此戰若勝,繳獲的西夏兵甲,按功勞大小全分給諸部,我和嶽都護一件都不拿。包括鐵鷂子的戰甲!”
此言一出,各部酋長精神大振。
大明騎兵之前縱橫衝殺時,草原各部也一直在戰鬥,他們拖著西夏步兵和上萬輕騎。並且因此損失慘重,尤其是遭遇西夏強弩兵射殺,目前已經陣亡近千人,還有很多傷兵急需醫治。
傷亡率超過10%,各部騎兵甚至不想打了。他們當然不敢直接撤走,但打算在接下來的戰鬥,表演劃水技巧保存自身實力。
不過嘛,現在又想打了。
因為包括鐵鷂子戰甲在內,繳獲的兵甲全分給他們。
在韓世忠的安排下,草原各部騎兵百人一隊,排成稀疏陣型一撥接一撥衝上去,接近十餘步時射一箭馬上掠陣而走。
專門射那些披甲率不足的西夏步兵!
大明驍騎、重騎全部上馬,保護著草原各部騎兵行動。隻要西夏騎兵敢來阻撓,大明鐵騎就立即衝上去。
一輪又一輪箭雨飛出,西夏步兵大陣肉眼可見的亂起來。
西夏強弩兵再強,畢竟隻有三千人。草原各部酋長,全都小心翼翼的避開,挨都不想去挨那些強弩兵。
當然,西夏還有彆的弓箭兵,騎射遇到步射很吃虧,草原各部被射得損失更大。
就看誰先扛不住!
嶽飛統兵站在西夏大軍右翼外側,他這裡看得比韓世忠更清楚,突然給韓世忠發出旗幟信號。
韓世忠立即回以旗號,讓嶽飛自行決定作戰時機,並讓嶽飛統一指揮右翼部隊。
嶽飛立即召集附近眾將,包括韓世忠麾下將領。
一番吩咐之後,楊進統領的驍騎,分為四隊率先出擊。他們與草原騎兵交替衝鋒,不顧其餘敵軍,隻逮著其中一支披甲率較低的反複佯衝騎射。
楊沂中、王貴率兵朝西側移動,防止西夏輕騎衝過來搗亂。
李世輔的重騎前進數十步等待,尋找時機直接衝陣。
徐慶率部在各個部隊之間區域,遇到危險就負責接應,遇到機會就衝陣擴大戰果。
被明軍集中攻擊的那支西夏步兵,正是李察哥從朝順軍司帶來的擒生軍。
正常來講,擒生軍被初次抽丁入伍時,每人都要發一匹馬、一匹駱駝。他們祖上還有西夏朝廷發的盔甲,多數為皮甲,少數為鐵甲,代代相傳自己維護,每過一段時間還要檢查他們的兵甲是否完好。
他們的戰馬死了,得自己想辦法補上。
他們的兵甲壞了,會被檢查人員罰款,並由朝廷調撥補充,算是用罰款來購買兵甲。
這些規矩,幾十年前非常嚴格,現在已經不太當回事兒。
尤其是興慶府周邊州縣的,好些部落都已改為農耕。那裡越來越多的擒生軍,不願自己掏錢養軍馬,朝廷對此隻能默認現狀,甚至不再給新兵發軍馬,漸漸的徹底淪為步兵。
甲胄也懶得檢查了,就算檢查也敷衍了事。
眼前這支擒生軍部隊,皮甲破爛得如叫花子,都是傳了兩三代人的傳家寶。
西夏騎兵的失利,已經讓他們心生恐懼,此刻又被騎兵集火,一撥又一撥遭遇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