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公說:“漢民為數不少,甚至還有士子參加科舉。”
南宋宰相謝方叔,就來自這次參與叛亂的羈縻州——威州。
朱銘說道:“既然有足夠漢民,那就直接改土歸流。今年出兵,掃平茂州(茂縣)周邊諸蠻,屢附屢叛的蠻酋全部滅族。尤其是那董氏,在前宋撈到的好處最多,卻次次叛亂都是他們帶頭。喂不熟的白眼狼!”
“全殺了?”張鏜問道。
朱銘說道:“那些蠻酋所在家族,男丁一個不留全殺死。就算率部投降也殺,他們在前宋投降歸附過無數次,每次投降之後又會率部叛亂。至於那些蠻將蠻兵,俘虜之後十抽二處死!”
“各羈縻州合並設縣,派流官治理。那裡最適合耕種的土地,遷徙周邊漢民過去落戶。從龍安、綿竹、神泉、永康等縣招募移民,至少要遷徙五千漢民過去!”
“是!”
眾臣領命。
朱銘繼續說道:“明年再從雅州出兵,蕩平野川諸部。在成都府轄區內征募移民,那裡的人口愈發多了,有很多屬於無地農民。不願應募就強征,至少要移民八千在野川地區耕種!”
野川地區可以簡單理解為大小金川,但隻有大金川的一小部分,且多出了瀘定縣、寶興縣等區域。原有野川四十六部,一部就十幾個村子大,強悍部落相當於三四十個村子。
如今四十六部正在加速兼並,現在若不出手蕩平,等各部統一就不好搞了。
大明不是蒙古,不急著一舉收取雪區。
今年拿下茂州下轄的羈縻州,明年拿下雅州下轄的野川諸部,同時遷徙百姓過去穩固地盤。
如果不這樣做,就得重蹈前宋覆轍,諸部餘孽沒完沒了的叛亂。
蒙古人是怎麼解決叛亂問題的?
他們打下一個地方,就強征當地首領出兵,帶著部眾去打另一個地方。利用戰爭來減少人口,不斷滾雪球擴大地盤,潛在的叛亂風險,隨著戰場死傷而不斷消弭。
這種辦法在擴張時非常好用,但蒙軍所過之地,社會生產往往遭到毀滅性破壞!
用兩年時間解決川西邊患,十年時間用於鞏固地盤,接下來再去攻打鬆潘、紅原、若爾蓋,最終目的是跟甘南、隴南連成一片。
至於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暫時進行羈縻統治。
朱銘強調道:“四川將領出兵之前,多問問那些馬幫注意事項。高山之上,呼吸困難,甚至有可能會猝死!”
具體作戰計劃,由兵部和樞密院製定,朱銘不用再親自插手。
對於大明朝廷而言,這兩仗都是小仗,甚至不必勞煩外省兵,四川文武自己就能搞定。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地形和氣候,遍地高山深穀太麻煩了,諸蠻部極有可能鑽進山裡打遊擊。
禦前軍事會議結束,眾臣陸續散去。
蠻酋董氏想借叛亂來撈取好處,可他們的消息實在過於閉塞,還以為大明依舊是前宋那種做法。
叛亂?
找死!
這次即便董氏投降也要被滅滿門。
那些家夥的祖宗,要麼是正宗漢人,要麼是漢化羌人。如今卻已徹底吐蕃化,帶著異族隔三差五造反,朱皇帝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此時此刻,遠在亨州(汶川北部)。
亨州知州兼酋長董彥博,雖然吃了一場敗仗,但他的部落損失並不大。
他正等著大明朝廷來封官賞賜錢財。
董彥博在前宋有一大堆官職,每年獲賜萬貫錢、萬石米、數千絹。大明朝廷實在太摳門了,他主動跑來歸順,獲得的好處卻沒有前宋的零頭。
這次朱皇帝如果不給個說法,他明年就繼續叛亂,一直鬨到朝廷給官給錢給糧為止!
他有很多盟友,僅僅本家董氏,就有四個酋長。
從大唐、吐蕃時期,董氏就在此經營,才建國十多年的大明算個屁。
(《改造晚清》真不錯,昨天連夜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