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鎮壓川西蠻夷叛亂之前,漠北也在打一場大仗。
蒙古首領合不勒汗,克烈首領杯祿汗,聯手出兵七萬北擊蔑兒乞部。
蒙古、克烈聯軍順利攻占貝加爾湖東南區域,蔑兒乞部再次逃進密林打遊擊,並且不斷迂回突襲或者伏擊聯軍。
聯軍的傷亡越來越多,卻始終找不到蔑兒乞部主力。
就在這時,八剌忽部突然背後捅刀,伏擊了正在轉移的蔑兒乞部。
八剌忽部以前是柔然的分支,居住在大興安嶺西麓。這幾十年不斷北遷,竟然遷徙到貝加爾湖的東北部。
他們之前幫著蔑兒乞部劫掠克烈、蒙古,這次卻是被克烈、蒙古給收買了。
合不勒汗與杯祿汗各拿出一些財貨,都是跟大明貿易所得的鐵鍋、食鹽、布匹。
如果放在大明,這些財貨也就值一兩千貫。但八剌忽部窮得叮當響,輕輕鬆鬆被聯軍利誘,毫無心理負擔的背刺盟友。
三方合力,夾擊蔑兒乞!
蔑兒乞部損失慘重,隻能逃到更偏僻的山林之中。不但被擄走許多人口和牲畜,還徹底喪失貝加爾湖周邊地盤。
八剌忽部由此實力暴漲,幾乎把貝加爾湖變成自己的內湖。
貝加爾湖南部地區,則被克烈部和蒙古部瓜分。並且雙方在分贓的時候,圍繞著地盤、人口、牲畜等戰利品,爆發了一場小規模衝突。
雖然彼此的首領都很克製,但大家的心裡都明白:克烈部與蒙古部又要打仗了!
共同的敵人已被打垮,那麼曾經的盟友就是敵人。
當然,暫時還打不起來。
畢竟大家互為盟友一起出兵,如果在撤軍之前就開戰,傳出去實在是過於難看。
克烈部、蒙古部、八剌忽部三方首領,在貝加爾湖岸邊斬青牛白馬會盟。他們結拜為安達,嚴格劃定彼此疆界,約定任何一方都不準越界,否則另外兩方必應誓共擊之。
最為弱小的八剌忽部,其實就是個會盟的添頭。
八剌忽部首領甚至不敢稱汗,會盟結束之後,立即派人前往大明請求冊封。
但是,八剌忽部派出的使者,在克烈部地盤遭到截殺,隻有一人負傷逃到韓世忠轄區。
韓世忠派人質問杯祿汗,杯祿汗卻說那是蒙古部所為。是蒙古人喬裝打扮越境截殺使者,然後借機嫁禍給克烈部,而且還故意放走一個幸存者!
截殺使者事件,變成一樁懸案,根本說不清是誰乾的。
但關乎大明威嚴,必須嚴厲對待!
消息傳到洛陽,朱銘召集閣部院大臣討論,做出以下對應措施:
第一,冊封實力最弱的八剌忽部首領為“北海王”,並賞賜其大明淘汰的五百副兵甲。
第二,賞賜克烈部南邊的汪古部五百副兵甲,賞賜被蒙古驅殺南逃的塔塔兒部殘餘五百副兵甲。勒令汪古部和塔塔兒殘部,分彆防備克烈部和蒙古部南侵。
第三,派使者斥責杯祿汗和合不勒汗,勒令克烈部、蒙古部一起掏錢,賠償被截殺的八剌忽部使團的損失。
第四,讓嶽飛和韓世忠囤積糧草,靜觀漠北變化,時機一到就出兵北上。
第五,冊封杯祿汗的弟弟為古爾王(菊爾汗),或許可以借此分裂克烈部——此時的克烈部,整體實力強於蒙古。
漠北的世界線混亂了,跟史書對比已麵目全非。
就連朱銘也無法猜測局勢如何發展,但克烈部與蒙古部即將爆發戰爭是肯定的。有可能是直接數萬人規模的大戰,也有可能是不斷的小規模摩擦,然後激起雙方怒火再打仗。
……
西遼,虎思翰耳朵。
馬擴、蕭仲宣率領的使節團,在深秋時節抵達這裡。
病重之中的耶律大石,似乎突然有了精神,居然親自騎馬出城迎接。
隔日,擺酒設宴。
耶律大石滿臉笑容說:“馬使者是老朋友,蕭使者也是老相識。一彆多年,還能見到兩位故舊,實在是人生一大喜事。來,喝酒!”
馬擴舉杯卻未飲,而是說道:“中國天子聽聞閣下病重,甚是擔憂,因此派我們過來慰問。大汗還是莫要飲酒為好,保重身體方可長治西域。”
耶律大石笑容不變,輕描淡寫道:“前不久確實病了一場,不過已經痊愈,就不勞大明天子憂心了。”
“那就少飲一些。”蕭仲宣說。
耶律大石說道:“也罷。兩位既然奉勸,那我就從善如流,少飲一些酒水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