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猶豫之際,忽有部下來報,說苴猛的長子驃裡帶兵而至。
補蘇連忙前去迎接卻發現驃裡隻帶了1500人過來,不禁問道:“隻有這麼多兵嗎?”
驃裡解釋說:“這是先鋒,阿爸還在聚兵,過幾天就會抵達。阿叔你也快點聚兵,隻要把這裡守住,等阿爸帶著大軍過來,肯定能把漢兵殺得敗逃。”
“我已經在聚兵,山裡的村寨太遠還需要時間。”補蘇說道。
驃裡問:“漢人還有多遠?”
“兩三天就能到。”補蘇回答。
黎州大軍在過了大渡河之後,有數十裡的山穀險地,那裡是最適合蠻夷設置伏兵的。
但宇文常和朱銘毫無征兆的出兵,倒是讓蠻夷反應不過來。
最險要的地方早就過了,這邊雖然也山高穀深,但想打伏擊還是差了點。朱銘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不派搜山隊探路?
特彆是補蘇的地盤,有長達十多裡的河穀,皆為相對開闊平坦之地。這讓補蘇每年都能收獲大量糧食,同時也讓他無險可守,隻能在三麵臨河、一麵背山的老巢進行防禦。
驃裡帶兵而來,讓猶豫不決的補蘇,打算暫時先堅守一下。
漢兵來得很快,一天半之後,就已抵達下遊村寨。
“又是空寨。”宇文常看著河邊的寨子。
朱銘說道:“棄寨而逃,帶走人口和糧食,補蘇是不願歸降啊。”
宇文常說:“我們來得如此迅速,苴猛肯定還沒聚集多少兵力。前方的羅羅籠,蠻兵應該不多。”
確實不多,但也不少。
超過十裡的肥沃穀地,能夠養活太多蠻夷,就算不征召山裡的部落,補蘇也能快速聚集五六千青壯。
加上驃裡帶來的1500精銳,羅羅籠的蠻兵超過七千。
但是,兵器不足!
這裡其實鐵礦資源豐富,但很多藏在大山裡沒被發現。
而且邛部川蠻的開采和冶煉技術,也相對比較原始,每年能打造的鐵器很少。
煉出來的還都是生鐵,需要反複鍛打才能做兵器。
眼下這七千多蠻兵,擁有鐵製兵器的不足四千,有不少隻在木棍上安個鐵矛尖。剩下三千多蠻兵,還在使用骨矛和石矛……
其自製的土弓,鐵箭頭也不多。
補蘇和驃裡兩人,指揮部眾在河岸構築工事。老弱婦孺加起來有一萬多人,用石頭和泥土壘築矮牆,可以防止漢兵輕鬆過河。
朱銘上次來就查看過地形,選擇在正北方過河。
那裡是一條小河,最寬處不到八米,最窄處隻有五六米。
也可以繞路,從南邊偷渡殺出。
但沒必要!
蠻夷的防禦重點,也是這一條小河,在河邊壘築了好長一段矮牆。
朱銘用望遠鏡觀察一陣,下令道:“退後一裡靠山紮營,多多砍樹製作平夷砲,明日開始渡河進攻!”
之前攻打沿河村寨,有些平夷砲已經損毀,畢竟不是啥精心製作的玩意兒。但隻是零部件斷裂,可以迅速補充。
現在還要多造,是朱銘打算在這裡決戰,等著苴猛率領大軍過來。
隨即,朱銘又叫來關勝:“伱率領十個小隊繞去小河上遊,過河之後藏在山中。等明日作戰時,再從村寨後方下山。如果山上有敵人,數量少就滅掉,數量多就回來。”
朱銘這裡在布置,蠻夷那邊已經吵起來。
驃裡說道:“漢兵剛剛來,還不熟悉地形。我們夜裡可以去偷襲,把漢兵的營寨燒了,說不定能把他們全部擊潰。”
補蘇卻說:“村寨三麵都是河,一邊還靠著山,又有許多籠堡。我們不要去冒險,隻需堅守幾天,都大鬼主就帶著援軍過來了。”
“漢人也有援軍,聽說足足十萬,”驃裡說道,“對麵的漢兵不多,我們應該抓住機會,把這些漢人的先鋒都吃掉!”
補蘇說道:“要去你去,我的兵不會動。”
“我去就我去!”驃裡看不起這個叔叔,認為叔叔不會打仗。
補蘇當然會打仗,但他的關注點,不在於是否打贏漢兵,而是要儘量保存自身實力。
關勝帶著一百多精銳,從西北邊繞行埋伏。
驃裡帶著八百蠻兵,從東南方渡河繞行,打算去朱銘那邊劫營。
兩人不會撞上,因為出兵方向完全相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