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朱銘還不知道,在大散關設伏,讓他損失一千多精銳,其實是吳玠出的主意。
張鏜帶著大軍圍困寶雞,姚古始終堅守不出,直至和談結束都沒打起來。
姚古那兩萬多西軍將士,就此完整保留,估計明年會拉去山東剿匪。
而奇襲時被埋伏的義軍精銳,也不是全都戰死了,被俘虜三百多人。因為受傷感染,死了一百多個,剩下的全都釋放送還給朱銘。
“拿印來!”朱銘喊道。
鄭泓捧著大印,白勝捧著印泥,待朱銘簽完字之後蓋上去。
宋徽宗已經蓋印了,在東京蓋好拿過來。
李邦彥連忙攔住:“不殺三牲盟誓嗎?”
朱銘反問:“兩三年的約定,用得著殺三牲盟誓?”
李邦彥愕然。
這份和約是不設期限的,屬於永久性停戰。
但簽署雙方都知道,誰先積攢足夠實力,誰就會撕毀和約翻臉打仗。
甚至在戰前,朱氏父子就商量好了,義軍有著非常清晰的戰略目標:第一,擊退朝廷圍剿;第二,尋機占領南襄盆地。
陝西這邊,有斜穀關做前哨站即可,剩下的地盤都可以放棄。
因為陝西連年用兵,且天災人禍不斷,民生經濟已經極為困頓。除非橫征暴斂,否則難以征收賦稅,甚至還要倒貼錢糧進去救濟。
還有就是,西軍難以全部消滅,想要占領陝西全境,需要曠日持久的打仗。而四川是沒有那麼多軍糧支撐的,作戰期間隻能在陝西就地征糧,說不定逼得士紳大族募兵反抗,到時候就更加難以收拾。
另外,除了漢中之外,四川其他地方都還沒開始清丈田畝,接下來的任務是把各種內政搞好。
這麼說吧,就算張廣道打下東京又如何?
宋徽宗肯定提前跑路去東南,而北方全是爛攤子,朱家父子占下來就得承擔治理責任。
而且地盤越大,需要的軍隊越多,糧餉負擔就越嚴重。
南陽襄陽盆地,不但是東出的戰略要地,而且比陝西更好治理。那裡地廣人稀可以用來獎賞立功將士,同時吸納更北邊的流民來開墾。每個流民獲得兩畝荒地,就必須佃耕立功將士的一畝賞田,以此保證賞賜下去的土地不被閒置。
彆看奔襲鳳翔的時候,多數士卒隻獲得兩畝賞田。
但整場大戰打完,人均賜田達到了八畝,有些軍官甚至賜田三十畝以上。
這些賞田,可以出售,第一次交易甚至免收過戶稅。
接下來占領南襄盆地,至少要在那裡駐紮三萬大軍。這些士兵舉家遷徙,再配合著流民耕種,兩三年時間就能讓南襄盆地恢複生機。
南襄盆地不但是漢中的前沿,還能把川東也連通起來,向北可進攻東京,向東可攻略江淮和江南。其重要性遠遠高於陝西,是接下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和約簽署完畢,李邦彥撇開旁人,私底下對朱銘說:“那些嬪妃,是愚兄向皇帝求來的,皆為後宮絕色,可還入得成功兄法眼?”
朱銘哈哈一笑:“的確個個都是絕色,士美兄有心了。大宋傾覆在即,此事你我皆知。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須下一點功夫,東京那邊就多多仰仗士美兄了。他日,定有厚報!”
李邦彥就像三伏天飲了冰水,渾身上下都舒坦:“成功兄誌在天下,我又怎是那迂腐之輩?”
兩人各懷心思,相處特彆融洽。
朱銘甚至拿出一些金銀,贈送給李邦彥做盤纏。
把這家夥打發走,朱銘還得留在斜穀關,因為下雪無法從褒斜道回去。
他這才有功夫,去見幾個女人。
“大元帥萬福!”
美女們屈身行禮,好奇當中帶著一些畏懼。
朱銘掃了一眼,最漂亮的是趙福金和裴月裡嫦娥。
但裴月裡嫦娥年齡太小了,沒胸沒屁股的,朱銘實在不忍心也沒興趣。
此女的五官極為精致,完美得仿佛從畫中走出,加之年齡幼小嬌弱玲瓏,正好符合古代文人的審美。所以宋徽宗才驚為天人,賜下“月裡嫦娥”這個名字。
朱銘對她們說:“雪化之後便回漢中,爾等先在斜穀關休息一陣。”
“是!”
“全憑大將軍吩咐。”
“……”
李師師一直在暗送秋波,宋徽宗把她賜給朱國祥,她卻更想留在朱銘身邊伺候。
朱銘隻當沒看見,等回去跟朱院長商量之後再說。
趙富金年齡太小,且等她長大再洞房。
趙福金倒是可以交流一下感情,畢竟是自己憑本事搶來的老婆,朱銘打仗半年確實有些生理躁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