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正文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badaoge
金人離開之後,燕山以南的廣大區域,僅被設為一個燕山府,歸入河北省管轄範圍。
河北的安肅軍、順安軍、保定軍、信安軍,由於今後不再位於前線全部取消軍級行政編製,降格為安肅縣、高陽縣、歸信縣和信安縣。
保州和定州,正式合並為保定府。
金國那邊的容城縣(大明這邊也有容城縣),降格為北容鎮,劃歸安肅縣管轄。安肅縣又整個並入保定府。
類似的行政區劃更改有很多,基本都是根據地理情況,把以前的宋遼邊境給融合起來。
易州降為易縣,涿州降為範陽縣,順州降為懷仁縣……全部歸為燕山府管轄。有的州甚至連縣級區劃都沒保住,直接就淪落為一個小鎮,因為人口實在是太他媽少了。
南逃投奔大明的金國軍民,被遷回原有鄉村獲得土地。
不少人胡亂指認耕地,說那是自己的。大明官府都予以承認,隻要他們種得過來,免稅期過了老實交稅,官府其實是持鼓勵態度的。
南方三省移民,也加快行進速度,沿途所過府縣必須全力配合。
同時,李彥仙麾下騎兵全部撒出,前往太行山、燕山誘招百姓。
誘招條件給得非常寬鬆,山中百姓隻要願意出來,附近土地隨便讓他們耕種。
甚至五年之內賦稅全免,這是因為地廣人稀,連小鎮都無法形成,隻能結成一個個自然村落。這種情況之下,收稅成本太高,乾脆放任自流,等形成市鎮再去編戶齊民。
同樣的情況,還在其他一些區域出現,荒野間零零散散存在村落。附近的州城、縣城皆為鬼蜮,金國都懶得去收稅,大明官府自然也不收,那些城池也是暫時任其荒置。
這些山民和零散村民,總數有上百萬之眾。
他們對一切朝廷都抱有戒心,隻能用時間撫平心理創傷。
誘招了好幾個月,願意下山的百姓,攏共也就兩三千人。而且散居在七八百裡長的山麓地帶,基本是五戶八戶抱團抵禦野獸,連十戶以上的小聚落都不敢有,生怕人多了會引來官府征兵征糧。
漸漸的,李彥仙發現一個情況。
即便是在山區也有大量士紳存在,而且屬於山民領袖。
當初逃難之時,普通百姓以村中士紳為首,以鄉村為單位躲進山裡墾荒求生。
隻要說服一戶士紳,至少能誘招二三十戶百姓出山!
等這些士紳下山耕種一年,官府確實不來收稅,他們估計就能信任大明朝廷了。明年再讓他們進山,說服更多士紳攜民歸來,三五年內誘招數十萬百姓應該沒問題。
大明這邊,發展民生搞得如火如荼。
金國那邊,同樣也沒閒著。
金兵扼守燕山、太行山的雄關險寨,防止大明撕毀和約突然出兵。同時,又調集精銳兵馬,等著秋天收獲糧食。
秋天還沒到,完顏宗翰就分遣遊騎,前往草原勒令各部出兵出人。
他們要去打耶律大石!
西夏的背刺,金國竟然忍下了,不打算興兵報複。主要是西夏搶走的地盤,太窮太偏沒啥油水,而且大部分區域隔著沙漠戈壁。
被遷徙到鬆嫩平原的烏古敵烈諸部,以及分布在遼河上遊的唐古諸部,被完顏宗翰叫來開會商討出兵事宜。
有兩個部落首領失期遲到,立即遭到金國騎兵征討。兩部貴族被全部處死,青壯和牲畜被金國擄走,草場則分配給其他部落。
緊接著,又在臨潢府(巴林左旗)開會,方圓數百裡的草原部落首領必須來。
哪個不來就打哪個!
在一係列暴力征討之下,草原各部風聲鶴唳,隻能乖乖出兵出糧,跟著金兵一起去打耶律大石。
金兵打不贏明軍,卻在草原找回自信。
往往是幾十個女真騎兵,就直衝數千人的部落,一路砍瓜切菜所向披靡。
金國在南邊搞出如此大的動靜,耶律大石在漠北怎麼可能不收到風聲?
他連忙召集漠北諸部會盟,結果尼倫蒙古諸部不至,韃靼諸部隻來了兩個首領。
這個情況,讓耶律大石心情沉重。
半年前還效忠於他的部落,麵對即將大舉入侵的金兵,竟然大部分選擇觀望。這些部落首領,生怕遭到金國血腥報複,已經展現出脫離耶律大石的態度。
斡裡刺從漠南蒙古回來,報告說:“大汗,從南邊傳來確切消息,明國已經跟金賊議和了。”
“明金議和?”耶律大石不敢置信。
斡裡刺說道:“金賊接連戰敗,估計是不敢再跟明軍作戰。明軍去年已收複宋國疆土,金賊割讓我大遼故土南京道,在今年春天換取跟明國議和。”
遼國的南京道,就是燕山以南、拒馬河以北的全部區域。
耶律大石眉頭緊皺:“明國的兵馬何其凶悍,竟然打得金人割地求和。我若是朱太子,就一鼓作氣把金國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