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難言之痛(1 / 2)

長命女 我想吃肉 10642 字 10個月前

晴天霹靂!

李淑妃呆立當場,“啪噠”一聲, 手上拿著的花名冊掉到了地上。挑選能言的宦官即是太子妃所請, 也是李淑妃自己想做的事情。桓琚越來越難纏, 老小孩兒一樣,卻不能真的當成個孩子一樣的對待。對孩子可以訓斥、可以懲罰,對皇帝是不可以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李淑妃也覺得桓琚這樣有點麻煩。

現在麻煩死了, 李淑妃諸般滋味都湧上了心頭, 最後化作濃重的哭意:“聖人!!!”

畢竟少年夫妻。

他們有過多少可供回憶的美好歲月?有多少趣事,又共同度過了多少艱難的時刻?李淑妃驀地想起了桓琚才登基時候的事情, 那時候桓琚以年輕人的勃勃雄心遭遇了老臣毫不留情的冷水, 多少個夜晚, 都是她陪著桓琚度過的。

如今,青年帝王垂垂老矣,還老死了!死前還不大討人喜歡了!而自己,從少女心情直變得麻木,兩人最後相處的時刻竟然……竟然全是煩惱。

【老天!你都對我們做了什麼?】

山陵崩不是開玩笑的,李淑妃回憶當初的當口, 身邊無論宮女還是宦官臉色都已變了。無論是否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聽到消息的一刹那, 無不驚駭萬端。桓琚的年紀不算小, 以皇帝而言, 活得算長的, 做皇帝的年載也夠久、夠本了,他之前還重病一場,後遺症一直沒有消息掉。什麼時候死了,都不算是意外事件。

可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心頭第一個閃過的卻是——天塌了。

以後要怎麼辦呢?

宮女宦官惶惶無計之時看到了李淑妃,一齊勸道:“娘娘,娘娘!還請娘娘節哀,為聖人暫時忍耐,先將……聖人的後事……”

話未說完,李淑妃回過神來,是了,自嫁與桓琚,歲月已在她的身上走過了三十幾年,她已不再是當年的少女了。她得立起來。

李淑妃問道:“太子在哪裡?”

來報信的小宦官抬起頭來:“正在兩儀殿,正是殿下命奴婢來報與娘娘的,請娘娘暫安後宮。”

李淑妃道:“知道了。”當即下令,封鎖後宮,所有門禁隻許進、不許出,無論是得幸的宮妃、宮女,還是掖庭裡的雜役,統統不許擅自走動,不許溝通消息。有傳遞消息者,就地杖斃。然後是派人去請太子妃過來。

李淑妃十分明白,桓琚一旦歸天,以後這天下就是桓嶷的,太子妃才是真正的女主人。等太子妃的當口,李淑妃就開始調撥物資,第一樣是戴孝,一匹匹的素絹白布從庫裡搬出來。宮中有庫,暫時不必驚動宮外。

太子妃正一麵拍著女兒一麵等李淑妃的消息,協助桓嶷是她份內的事,這樁大工程裡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安撫好桓琚。太子妃自認這件事情自己做得還算可以,李淑妃也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她且等消息就好。

笑著對呼呼大睡的女兒說:“你可真好呀,不用操心。”

笑容還掛在臉上,孫順回來了:“娘子,聖人歸天了。”

太子妃笑著又輕拍了女兒兩下,才猛地住了手:“什麼?”掩住了口,頓一頓,馬上問,“殿下知道嗎?”

說完又自嘲地說:“哦!今天就是你跟著殿下的。殿下要我做什麼?”

經過一陣情緒的起伏,太子妃終於進入狀態了。孫順道:“請娘子看好家,再與淑妃娘娘通個氣兒,看好宮裡,不要走漏了消息。”

太子妃馬上站了起來:“我這就辦!你去回複殿下,家裡有我呢!”孫順匆匆回去複命,太子妃也發出了與李淑妃類似的命令——嚴禁出入!無論是朱良娣還是楊孺人,哪怕現在病得快要死了,也得忍著,聽天由命,在局勢控製住之前,絕不許有人進出。

~~~~~~~~~~~~~~~

孫順得到了太子妃的回複,一路狂奔回了兩儀殿。

兩儀殿裡,桓嶷坐在地上,對著桓琚的臥榻發怔。一旁,黃讚正在奏報:“聖人走得倉促,並無遺詔。”

桓嶷好像在聽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聽,給了黃讚一個看不出情緒的眼神,又轉過眼去看著桓琚。桓琚死的時候,桓嶷不在身邊,今天黃讚當值,黃讚第一個控製住了兩儀殿,然後通知了桓嶷。

桓嶷當時最關心的就是“遺詔”問題,皇帝的生死關頭,最忌諱就是死在宮外,太子最忌諱的就是親爹死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萬一這個情形被有心人士利用,事到臨頭翻了天也不是不可能。桓嶷接到消息,心裡就想了很多很多。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趕快趕回兩儀殿!

回兩儀殿的路上,他也沒忘了撈一個周明都作陪!

到了兩儀殿,見宮女、宦官雖然麵有憂惶之色,卻是秩序井然,桓嶷與周明都皆放下心來。撲到榻前,將桓琚手一握,早沒有了脈博。桓嶷心道:【這可怎麼辦?我有何人可用?黃讚可以。對了,我要做什麼呢?宮城守衛?有周明都了。政務?執政皆是精乾之人。兄弟?已都不是威脅……】

一樣一樣想完了,桓嶷失聲痛哭:“阿爹!你把什麼都安排明白了呀!!!”

遲來的父愛令桓嶷無法再有其他的表現,桓琚走前還不放心,桓嶷現在卻已覺得自己無事可做了。桓琚疏忽了這個兒子十幾年,卻又在不得不為之的情況下將他立為太子,雖是為國,對桓嶷的愛護栽培在桓嶷的無所事事中表露無疑。他確實是將一座太平的江山交到兒子的手上。

【隨便你們怎麼做吧,阿爹將一切都給我安排好了,】桓嶷想,【我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場了。】

黃讚說了半天的處置辦法,見桓嶷神遊天外,心道:【殿下還是太年輕,遇到大事便沒了主意了。】清清喉嚨,道:“殿下,還要宣執政入殿,將後事安排妥當。”

“後事”讓桓嶷醒過神來:“來人!”派了兩路人去,一路去通知李淑妃,一路就是孫順,去東宮。桓嶷也不搶著喊自己東宮的屬官過來參與辦事,也不去找什麼心腹來控製要衝,有周明都在身邊,宮禁就在手裡了。其他的事情還有黃讚,還有紀申,還有蕭司空。這些人是桓琚留給他的,桓嶷還打算留著用。

不一時,紀申、蕭司空都來了,見桓嶷一副傷心得傻了的樣子而黃讚忙上忙下,先請桓嶷節哀,繼而問黃讚措施。黃讚將自己所布置都說了,紀申道:“聖人歸天,內外並無疑惑,當立即發喪才是。文武百官,各安其職。”說著,看了一眼周明都,有這個人在,宮廷的安全是能夠保證的。

他與蕭司空在趕過來的路上已經調整好了情緒,兩人都能冷靜地處理事情了。皇帝的喪禮,隻論表麵的儀式的話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有製度規定,難的是喪禮周邊輻射來的一係列的事情。最大的問題就是皇位的順利交接。

蕭司空逼問黃讚:“果無遺詔?!”

黃讚指天咒誓:“沒有的!沒有的!”

蕭司空道:“如此,殿下即位當無異議。”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接下來是讓各級官員都不要動,由幾位執政聯名簽署。待周明都將宮禁布置妥當之後,又從宮裡發出幾道命,一道是關於京城守衛的,一道是馳往邊關各地的,都是武備。凡有禮儀場合都卯足了勁兒去爭一分一寸的文官們,在執政這裡連前三道命令都沒有占到。

直到將安全問題發完了命令,才是公布皇帝駕崩的消息。此時,後宮已封鎖、東宮已封鎖,整個宮城,隻往外傳了一個聲音。

天塌了。

~~~~~~~~~~~~~

梁玉此時正在無塵觀,她先給梁芬買了個度牒,又把美娘給梁芬認了個師姐妹。無塵觀當年梁玉收拾得最合年輕的單身姑娘的意,奢華未必及得上彆處,小娘子們住卻必是覺得舒服的。美娘一看就喜歡上了,情願住在這裡。

梁芬也想有個不聒噪的伴兒,家裡妹妹們也說了親,隻閃下一個她,於是個個都勸她彆太挑了,聽得心煩。美娘卻不會與她說這些,兩人一拍即合,美娘就搬了過來。無塵觀夏天陰涼,梁玉與兩位夫人也愛到這裡來消暑。

今天正坐在水邊,吃著瓜果、喝著蜜水,聽梁芬說京城的新鮮事:“還是王、李兩家,又鬨起來了……”

話到一半,桓琚駕崩的消息傳來了。

幾隻碗同時掉了下來,梁玉道:“以後他們兩家那點事就不算鬨了。”

劉夫人有經驗:“小娘子們閉緊門戶,不要出去了,就在觀裡為聖人做法事,鐘敲起來。咱們回去,得進宮舉哀的。”她們婆媳三代,論起來也都夠格去宮裡哭喪的,須得趕緊回去準備,身上的彩衣、首飾都不適宜了。

三人匆匆登車回去,此時自家換裝、禁娛樂等都已是應有之義,不消多費心思,所可慮者,乃是新君登基之後的一係列變故。

劉夫人匆匆地道:“聖人去了,諡號、廟號先要爭一爭。還有官員的調度,一朝天子一朝臣。其次……唉,我都能想得到了,聖人還沒有皇後呀。”說完,看了梁玉一眼。

梁玉低聲道:“這事躲不過的,難道我們要反對?”

“這倒不至於,不過營造山陵,林林總總,麻煩事總是不少的。”

三人一邊說,一邊換完了衣裳,就等排隊入宮去哭靈。劉夫人問梁玉:“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嗎?”

梁玉搖一搖頭,神色凝重:“沒有。太突然了。”桓琚之前氣得吐血那一場,如果立時死了,倒不叫人覺得突然,緩一緩又死了,居然叫人覺得難以接受。梁玉摸摸胸口,心道:【人心真是奇怪,我居然難過了起來。明明之前很擔心他年老亂命,很擔心他總說三郎不頂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