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林遠秋一行人離開後, 幾個城門守衛才突然記起,前日通判大人特地派人過來叮囑,說是等知州大人到來時, 讓他們快些去衙署稟告。
於是, 很快就有守衛撒腿往城中衙署跑去。
而被城裡的蕭條景象打擊到的林遠秋,已然忘記還要去知州衙署的事, 在走完這條叫騰駟來的街道後, 又領人去了相鄰的幾條街。然後又乘著馬車把城中百姓們居住的地方都逛了個遍。
最後得出結論, 城東和城西情況還好,人口相對還比較密集, 而城北就要空曠了許多。至於城南,除了幾口水塘和連成片的空地, 剩下的就是用寥寥可數來形容都不為過的幾戶人家了。
在過來之前, 林遠秋可是查過永寧州轄區麵積的。這其中, 永寧城內方五十裡, 這樣的麵積大小, 在大景朝一眾散州中,算是比較大的存在了。
也正因為永寧城的麵積大,所以城裡住戶過少後, 才會顯得格外的地廣人稀。
此時林遠秋的心情, 可以用哇涼哇涼來形容。
作為一個現代人, 他太知道人口對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了。
因為隻有人口多了,才能帶動生產和消費。
就像店鋪裡的布匹衣裳, 還有吃食點心,若城裡人口少,買的人也就少,沒了利益, 久而久之自然賣的人也少了。這也是林遠秋差不多把整個永寧城逛下來,發現城中店鋪不多的原因。
少了做買賣的人,當地官府就少了稅賦的收入,自然沒有銀子投入到州城的各項建設中。
總之一句話,如果人口增加不上去,做什麼都難。
林三柱看著兒子越來越凝重的神色,一時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隨行的其他人也一樣,包括鐘榮父子三個,也都不知道遠秋在擔心什麼。
在大家看來,目前永寧城裡除了房子少了些,舊了些,其他還沒看到有哪兒不對勁的地方。
至於城中住戶不多的事,林大柱他們都覺得挺好,不都說人多是非就多嗎,現下這樣清清爽爽的多好啊,管治起來也不累人。
“去衙署!”林遠秋沒解釋太多,上了馬車後,就讓車夫往衙署去。
這會兒林遠秋還沒理出個頭緒,他準備先把上任交接的事完成,再去思考這些。
既來之則安之,一切慢慢來吧。
而州衙這邊,已等了一個多時辰的嚴同知和賀通判,還有葛使者,三人肚子裡的茶水已快裝滿,還有那伸長的脖子,往門外不知看了多少回。
三人當中,最心急的恐怕就是葛使者了,在永寧城待了快半個月,他早就想回京城去了。
自聖上下發了外放官員的上任書後,他們這些使者當日就出了京城,分彆去了官員們的外任地。他運氣不好,被指派到了塞北,單是在路上就風塵仆仆了一個來月。到了這邊後,因擔心城外不安全,所以葛使者並沒住在城外驛站,而是自掏銀錢住到了城裡的客棧。
說是自掏銀錢絕對就是自掏銀錢,葛使者可以發誓。那知州衙署貼補啥的,不說葛使者沒這個想法,就是有,他也會狠狠地掐滅。倒不是葛使者有多清高,而是他實在張不開這張嘴,不然就有往乞丐口袋抓了一把米的負罪感。
可不就是乞丐口袋嘛,葛使者自認走南闖北各處的衙署去了不少,可像這種“乾淨”的衙門,他還真沒怎麼見到過。
就拿這間柬房來說吧,原本像這種負責書劄往來事宜的辦公處所,最起碼幾張桌子幾個書架,還有箱櫃都必須有的吧,可這兒倒好,除了一張長桌,四把靠背椅,對了,還有那邊牆角的一個書架,就啥都沒了。且剛剛葛使者也瞧見了,方才他們幾人進來後,原本在這裡辦事的幾名書吏就都退到外頭去了。
很明顯,這是椅子不夠坐,先把地方騰出來讓給他們用了。
所以,這是有多窮的衙門,才能節儉到這種地步。
想到這裡,葛使者朝眼前的嚴大人和賀大人看去。已是知天命年紀的兩人,如今已然華發叢生,再看他倆舒展的眉心,明顯一副想平平安安混到致仕的模樣。
在北邊當官可不容易,特彆像這種位置荒遠、地方偏僻的州城,油水撈不到不說,還十分危險。
這不,隔壁的杜知縣不是才喪命匪手嗎,雖聖上已給追了封,也賞了諡號,可命都沒了,要這些死後哀榮有何用。
所以葛使者很能理解嚴大人和賀大人的想法,若換做是他,說不定也會如這般等著致仕。
城內空曠,馬車行駛起來便少了耽擱,不下一刻鐘,林遠秋一行就到了知州府衙。
門口幾個守衛,早在城門衛過來告知時,就知道了今日知州大人要過來上任的事。
是以,緊著神的他們,在看到一身官袍的林遠秋下了馬車後,便知道這就是新來的知州大人了,守衛們忙疾步上前,跪地齊聲道,“小的給大人請安!”
林遠秋抬手,“同知大人和通判大人可在衙署?”
“在的在的!”領頭守衛忙答道,“兩位大人正在內堂。”
林遠秋點頭,隨後跨步進了衙署。
緊隨在他身後的,則是鐘錦安鐘錦華兩兄弟,然後是鐘榮和林三柱,以及林大柱他們。
而聽到守衛來報的嚴同知與賀通判,還有葛使者,三人很快從柬房迎了出來。
葛使者自然是見過林遠秋的,是以這會兒再看到時,莫名就有了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下官見過林大人!”
嚴同知也忙躬身行禮,“下官嚴誌開見過知州大人。”
賀通判緊隨其後,“下官賀水亭見過知州大人。”
林遠秋伸手朝兩人虛扶,“不必多禮,本官初來乍到,日後還望兩位大人多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