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大饅頭和熱乎乎的米粥喝,幾百個護衛隊的青壯很快排成了兩隊,一個個臉上笑容燦爛,忙了一個晚上,他們肚子早就餓了。
林家人也不耽擱,先把幾大桶白米粥以及裝著陶碗的竹筐抬了下來,吳氏手裡拿著從家裡帶過來的粥勺,待會兒就由她來給大家舀粥。
林大柱和林二柱,還有林遠楓他們很快又從車上把裝了饅頭的籮筐搬了下來。而周氏劉氏,還有馮氏,則挨個給小夥子們發饅頭。
至於高翠她們,當然負責把籮筐裡的熱饅頭遞到自家婆婆手上。
周氏滿臉是笑,接過饅頭後就給人遞了過去,“彆急,大家都有份,每人四個大饅頭,保管你們吃的肚兒圓!”
“多謝嬸子!”捧著還冒著熱氣的饅頭,小夥子笑得見牙不見眼。
馮氏劉氏也一樣,也是笑容可親地把饅頭一一分了過去。
“哎呦,咋受傷啦。”
看到包紮著胳膊的李大牛,馮氏直吸氣,很快她從籮筐裡又抓了兩個饅頭給遞了過去,“喏,再分給你兩個,好好補補!”
“誒誒,多謝嬸子多謝嬸子!”
李大牛捧著滿懷的饅頭,連連道謝。
林遠秋看到,捧著饅頭的李大牛,等找了地方坐下後,就把饅頭全塞進了衣襟裡,然後把胸口壓了壓,才起身領米粥去了。
......
鐘鈺柔跟高翠,秦荷花她們一樣,也是一身便服穿扮,頭發用布巾一包,看著簡潔又乾練。
見妻子忙碌個不停,林遠秋很快走上前,幫著把籮筐裡的饅頭遞到她手上,“寶兒呢?”
聽到相公問起兒子,鐘鈺柔滿眼的慈愛,“那小豬還睡著呢,我讓柳葉守著了。”
想到父親和哥哥,鐘鈺柔忙問,“相公,父親和哥哥他們應該沒事吧?”
自打建立了護衛隊開始守城的那一刻,鐘鈺柔就時時擔著心。特彆得知今日山戎人過來後,提著的心就沒有下來過。
知道妻子肯定擔心嶽父他們,林遠秋便與她說了嶽父和舅兄去追山戎殘餘的事。
沒過上一會兒,城樓上就傳來了城門衛的驚喜聲,“回來了回來了,大人,咱們的人回來了!”
......
李禎還是頭一回看到如此歡天喜地的場麵,就在城門打開的那一刻,城裡頓時衝出來一張張喜氣洋洋的笑臉。
在得知山戎賊人竟然全被殲滅,百姓們更是喜極而泣。
在城門口站定後,李禎未再往前,他覺得從這個角度更能看清楚百姓們的喜悅,以及此刻正被百姓們圍在中間的林修撰。
不對,應該是林知州才對,也不對,李禎搖頭,說不定馬上就不是知州了。
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三皇子不禁皺起了眉,若林知州苛稅百姓的情況屬實,自然不可能繼續為官。
可他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因為百姓眼裡那種對他們知州大人的愛戴,是那樣的真切。
三皇子可以肯定,若林遠秋真做了愧對百姓的事,那麼如此官民同樂的場景就算是有,百姓臉上的笑容也是牽強的。可現下並不是,此刻眾人臉上的笑,哪怕用“燦爛”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
隻是那一間間掛了鎖並沒人居住的房子可是自己親眼所見,擔心會有遺漏,昨日他還特地把整個村子都走了一遍,結果還是一個人都沒看到。
所以自己絕對不會看錯才對。
見自家女婿還沒看到城門口站著的三皇子,鐘榮隻得使勁朝他眨眨眼。
若換做平時,鐘榮早就直接說了,可他看到三皇子站在城門口沒走進來,就沒敢多嘴。
林遠秋自然不是笨人,很快看到了嶽父的示意,他順著所指方向,就看到一身月白錦袍的三皇子,雖此刻衣服上沾了土,且頭發還有些許淩亂,可全身貴氣難掩。
來不及思考三皇子怎麼突然過來了,林遠秋疾步走了過去,隨後一掀衣擺,雙膝跪地,“下官參見三皇子殿下!”
眾百姓的目光本就跟著他們的知州大人,這會兒看到知州大人突然下跪行禮,而後高喊三皇子殿下時,一時都有些愣怔。
他們沒聽錯吧,三皇子殿下居然來永寧城了?
其實也不怪李禎沒被注意,此時他隻帶了幾個近身護衛以及洪校尉,至於其他那些兵衛,已被他安排與州營兵衛一清理戰場了。
百姓們一個個樂開了花,都覺得上輩子自己定是燒了高香,才有幸看到了龍子。
城門口很快跪倒了一大片,心情激動的百姓們朝著三皇子連連磕頭,而三皇子再次感受到了百姓們的心情愉悅,這讓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待百姓們散去,一行人就往衙署而去。
林遠秋已明顯察覺到三皇子的來者不善,隻是自己好像並沒犯什麼事吧。
難道是開作坊的事被人告發了?
林遠秋搖頭,很快做了否定,話說有哪個當皇帝的會因為臣子開了作坊,就興師動眾地派了皇子過來找他的。
所以絕對不會是這件事。
可除了開作坊,林遠秋實在想不出還有旁的事來。自己當任知州將近一年,從沒魚肉過百姓不說,甚至還往外搭出了不少銀子,要是這樣都算犯錯的話,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都說心中無愧抬頭挺背,理清了思路的林遠秋,臉上自是坦坦蕩蕩。
此時與林遠秋同樣坦蕩的還有嚴同知和賀通判,若換做以前,京裡突然來了人,且還是皇子的身份,嚴、賀兩人說不得心裡還會發毛,畢竟軍營那兒還有一個兵衛人數不足的窟窿在呢。可現下那相差的人數已差不多補齊,兩人自然再沒了擔憂。
再想到如今城裡百姓們的好日子,嚴同知和賀通判的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等到了衙署大堂,坐定後,三皇子就很快問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林知州,我且問你,定胡縣下轄村村子的村民都到哪兒去了?”
三皇子覺得,既然自己沒在村裡見著定胡縣的村民,沒有打聽原委的地方,不如直接問當事人好了,反正自己也不是傻子,沒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肯定不會相信。
一聽居然是這事,林遠秋把心放回肚子裡的同時,又忍不住嘀咕,這是有人去聖上那兒告了他一狀吧?
至於是誰,也不難猜出,既然專門提了定胡縣而不是永寧州,且能往京裡送奏報的,隻有石洲知府莫屬了。
隻是林遠秋有些不明白,雖按規定,各縣每個月隻需把大小案宗上報給知府即可,可“小縣大城”之策自己又沒有藏著掖著,特彆是眾村民蓋房子的時候,說是熱火朝天都不為過,對了,還有買瓦的時候,好些村民都是直接結伴去其他縣城去買的,想來口口相傳,早該傳到羅知府耳朵裡才是,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再則,就算真的不知道村民去了哪裡,難道就不能派人過來問一問他嗎,非得要直接打了小報告去聖上那兒去。
林遠秋自然不會知道,那羅知府本就對他有氣來著,那會兒以為抓住了把柄,自是告他一狀都來不及,哪裡還會過來詢問。
說來,還是這全民搬遷的決策太過新奇,旁人怎麼也想不到的緣故。
就像這會兒的三皇子,等聽到林遠秋說所有村民都搬進了城裡,實在驚訝,“林大人是說所有村民都搬到定胡縣城了?”
林遠秋點頭,“正是,每年入冬,常會有山戎賊人進村擾民,搶糧,搶牲口,甚至殺人放火,村民們苦不堪言。為保各村村民不再受山戎賊人之擾,以及確保性命無憂,下官定下了“小縣大城”之策,定胡縣下轄四十六個村子共兩萬三千六百八十三個村民,自去年七月底就全部搬遷至定胡縣城,且不止定胡縣,這邊的永寧州也是如此,永寧州下轄村民也與去年七月全搬遷至永寧城內。”
嚴同知和賀通判一起躬身上前。
先是嚴同知,“啟稟三皇子殿下,此事確實如知州大人所言,永寧州下轄村民全搬進了城中居住。”
賀通判連連點頭,“稟三皇子殿下,此事的確如此。”
已相信了百分百的三皇子,呆愣了半響,他是怎麼都沒想到真實情況竟是如此,所有村民並不是因為苛稅舉家逃離,而是全都搬到了城裡。
難怪自己今日看到的百姓都是喜笑顏開不見半點煩心的。
也是,有這麼好的護民之策,怎可能不開心呢。
三皇子感慨,真不愧是金榜狀元郎,這種聞所未聞的治理之策竟都被他想出來了。
還有,這個“小縣大城”的叫法,彆說,真挺貼切的。
三皇子心想,等回京自己把這個結果告知父皇時,父皇肯定也覺得不可思議吧。
很快,三皇子又想起村裡的田地,忙問,“村民們全住到了城裡,那鄉下的田誰人耕種?”
林遠秋笑道,“這個倒是不難,到了農忙時節,村民們便會回到村裡居住,並不會耽擱了農務。”
是啊,村裡的房子都還在呢,農忙的時候當然可以住到村裡了。
李禎心中已沒了疑慮,他這人向來喜歡安民濟物的官員,是以不吝嗇誇讚道,“此策因地製宜為民所慮,林知州有心了。”
林遠秋拱手,“下官羞愧,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為百姓所慮本是下官應該,不值得三皇子殿下誇讚。”
想到今日殲滅山戎賊人的事,林遠秋認為自己有必要和三皇子解釋一下,雖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大好事一件,可從這次自己莫名被狀告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山高皇帝遠的,自己的治績能與聖上早彙報就儘量早彙報,這樣哪怕有人告狀,聖上也不會不知內情。
朝廷有文,不論直隸知州還是散州知州都是直接向朝廷奏報和接受詔令的,也就是說,作為永寧知州,林遠秋隻需向聖上彙報自己的治績就成。
其實彙報的事,林遠秋早有打算,原本他是準備等任期滿一年後,再一起上報給聖上的。好多官員都是如此做法,畢竟一整年的治績集中在一起,能把一本奏折寫的滿滿的,這樣等聖上翻開看時,印象分肯定不錯。可如今,林遠秋覺得還是得及時彙報啊。
想到這裡,林遠秋沒再耽擱,很快說了今日行兵的緣由,“雖小縣大城之策能解村民之憂,可毒瘤不除,如同千日防賊總懸著心,下官以為拔本塞源才是根本,是以才有今日剿滅山戎賊人之事。”
......
三皇子沒去住客棧,更沒打算去城外驛站安頓。
林遠秋很快讓人把西麵的單獨小院重新打掃收拾,至於嶽父和舅兄還有秦秀才,暫時先搬到了前院,前院有書房和東、西廂房,住下他們幾個肯定是夠的。
皇子出門,除了有兵衛跟隨保護,廚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日三頓的吃食,林遠秋倒是不用另外操心。
家裡有貴人住著,吳氏自然叮囑了又叮囑,特彆是家中下人,千萬彆在貴人麵前失了規矩,否則誰都救不了你。
而三皇子這邊,除留下自己的幾個近身侍衛以及洪校尉,其他幾百名兵衛全被他安排到了城外驛站。
救了三皇子的事,鐘榮對誰都沒說,包括自己的兩個兒子。
皇上年邁,皇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自然少不了,鐘榮覺得,不管是哪個皇子,自己還是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
......
接下來的幾日,除了睡覺和用膳,三皇子基本沒閒著。
他先去了定胡縣城,而後看到了整整齊齊的村民住宅,還有熱熱鬨鬨的西市,以及一條條乾淨的街道和巷子。
看到穿著便服的三皇子,百姓們隻以為是哪裡來的外地客商,自是有問必答,最後還忍不住自豪道,“您是不是覺得定胡縣城特乾淨,哈哈哈,這還多虧咱們知縣大人的好法子呢,您看,像我家這條巷子,共有三十二戶人家住著,按著知縣大人的規定,每戶人家輪流著來,一家清掃巷子一天,若哪家沒打掃乾淨或誰家亂往外丟土塊菜葉,就會被罰多掃巷子一天。”
看到幾位老者邊說邊眼角帶笑,三皇子知道,這些人對如今的日子是相當滿意的。
自村民們搬進城裡,定胡縣的街道和鋪子自然熱鬨了好多,看著街麵上的人來人往以及門庭若市,李禎恍然,他終於知道定胡縣和永寧州上繳的稅賦為何超出以往一大截了。
林遠秋並沒有隱瞞作坊的事,不論是定胡縣的兩間作坊還是永寧城的,他都帶著三皇子去看了一遍,並說了自家開這些作坊的初衷。
林遠秋覺得,有些事情與其遮遮掩掩讓人多想,還不如直接了當的攤開來說,何況自己本就是為了百姓們的生計才開的這些作坊。
經過這幾日的“百姓告知”,李禎自然知道了馮記作坊和周記作坊的很多事。比如林家拿出兩千兩銀子作為兵衛們殺山戎人的獎銀;又比如毛沿村那些燒了的房子,是周記作坊掏的銀子讓他們重新翻蓋;還有就是若誰家日子不好過,兩家作坊的掌櫃就會讓人去他們家作坊上工。
所以這樣的作坊開著,三皇子覺得自己沒話可說,何況這隻是馮記和周記作坊,又不姓林。
......
三皇子要離開的前一日,林遠秋拿去了杜知縣的手劄。
翻開冊子,隻見一頁頁一條條記著的,都是山戎人過來擾民的事,包括來的時間,去的村子,所搶的糧食,以及死傷的人數。
李禎不解,不知林遠秋給他看這個是何意。
“稟三皇子殿下,下官不敢隱瞞,先次毛沿村殲滅山戎賊人兩百一十三名,正是下官依著杜大人的手劄做的安排。隻可惜杜大人如今已不在了,若他知曉自己花費心血記錄的手紮,居然為他報了殺身之仇,想來也該欣慰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