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尾聲(五)(1 / 2)

此次乞丐們的圓滿安置,景昌帝少不得要褒獎一番。

隻是他這邊嘉獎的旨意還未頒下,俞禦史就從早朝隊列中站了出來,“啟稟聖上,微臣有本要奏。”

曆來禦史都有監督官員不正之風的責任,所以俞禦史話音剛落,堂上許多官員就飛快轉起了腦子。

自己近期沒做過違紀之事吧?

家裡沒人出去惹禍吧?

這俞老頭可是屬螞蟥的,被他叮上可就麻煩了。

等確定自家絕對沒有犯事後,眾人鬆了口氣的同時都不由自主地豎起了耳朵,想聽一聽今日哪個倒黴蛋要被參來著。

景昌帝抬手,示意俞禦史有本奏來。

丁侍郎和張侍郎的目光微不可察地地朝身前的林遠秋掃了一眼,嘴角更是不由自主地彎了彎。

前幾日午休的時候,丁、張兩人故意在俞禦史常去的隔壁茶房聊起了四寶齋的字畫,並著重說了好幾次看到林尚書的父親拿著畫作去四寶齋的事,且那店中好幾幅畫作上“書”的字寫法,與林尚書的實在相似雲雲。

都說聽話聽音,雖丁侍郎和張侍郎話中帶著疑問,可那鐵定的語氣,俞禦史還是聽得一清二楚的。

這是在說戶部尚書林遠秋兼營商業,暗中指使家人拿了他的畫作去謀取收益。

這怎麼行,朝中官員不能涉足商業,這是為官的基本準則,也是防止有官員利用職權牟取暴利的事發生。

作為有著監督之責的禦史,俞成誌自然要把此事上報聖上。

隻是丁侍郎和張侍郎的話還有待考證,畢竟他倆上半年被林尚書打發到岔子坡的事眾人都是知曉的,保不住這兩人是生了怨氣故意抹黑林大人。

這樣想著,俞禦史就暗地裡做了調查,其實這事要查起來也並不難,他這人愛好不多,下值之餘最愛去廟前街和慶毓街的書畫鋪子,也算是喜歡丹青中的姣姣者了。

所以,在俞禦史的留意下,很快就看到提著書畫筒進入四寶齋的林三柱。

待人前腳離開,俞成誌後腳就進了四寶齋。

朱掌櫃是認識俞禦史的,對於人家的問話他自然不敢隱瞞,何況他家鋪子本就做著收畫、賣畫的營生,隻不過為了自己的獨門生意,朱掌櫃隻說了林三柱是來賣畫的事,並未把畫作拿出來給俞禦史看。

而俞禦史哪裡還顧得上這些,他這人最是剛正,在確認戶部尚書果真私下賣畫後,當即氣得不行,頭也不回地回家寫奏折去了。

原本俞禦史還覺得林尚書睿智聰慧,是年輕官員中不可多得的才俊,豈知這人暗地裡竟做著有違官紀的事。

真真是氣煞老夫也!

俞成誌雖五十有六,可嗓音洪亮依舊,“啟稟聖上,朝廷有明文,身為朝中官員,不可兼顧商營,而戶部尚書卻私下做著賣書畫的買賣,簡直置官道法則於不顧,望聖上明查!”

俞禦史的話剛落音,眾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就朝林遠秋看

了過來。真沒想到,林尚書竟私下做著書畫買賣。

話說官宦人家經營著幾門營生也是正常,隻不過明麵上都是家中女眷的“嫁妝”,而林尚書居然敢直接畫了畫去賣,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膽大包天啊。

不過想到林尚書的農家出身,眾人又覺得對方這樣做可以理解,畢竟單靠俸祿哪裡養活的了一家老小。

隻是錯了就是錯了,若這事屬實,林尚書不但沒了安置乞丐的獎賞,怕還得吃上掛落。

這樣想著,就有不少幸災樂禍之人迫不及待了起來。

看到丁永全和張孟眼裡的笑意,秦遇有些著急,他是一年前知道林遠秋時常賣畫作的事。這不,去年自己過生辰,遠秋還畫了一副鬆下賞秋圖送與他。當時秦遇想著反正畫作上用的是彆名,旁人應該不會知曉才對,沒想到今日卻被人挖了出來。

這事原本也算不上嚴重,可專門被禦史拿到朝堂上說就比較麻煩了,唉!自己早該阻止才是。

相較於老師的擔心,林遠秋卻要淡定許多,並不是他藐視規章,而是對於今日之事,其實他在心裡早已預演過許多次的應對。都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林遠秋知道,隻要自己一直賣畫,就有遲早會被旁人發現的一天。

而他之所以會這般淡定,全是先帝給的底氣,因為早在兩年前,林遠秋就把此事報於先帝知曉了。

如今看來,自己當初的做法是多麼的明智。

林遠秋不疾不徐,出列後躬身上前,“啟稟聖上,俞大人所言之事基本屬實,微臣自小家貧,在未入仕前就一直靠著賣畫貼補學業所需。”

林遠秋沒有狡辯,大大方方的把這事承認了下來,貧家孩子念書舉業哪有那麼容易,林遠秋從不覺得靠自己雙手討生活是件丟人的事。

再說,朝廷之所以規定官員不準經商,那是防止官員以權謀私。

而他的畫作,價格公道不說,也從未用本名在畫上落過款。

還有,那畫鋪掌櫃到現在還不知桃源山人是朝中官員,所以自己根本算不上利用職權牟取暴利。

林遠秋正想再說分明,卻看見上首的景昌帝朝自己擺了擺手,這是不準備讓他繼續解釋的意思?

秦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可很快,他就聽到聖上朝小桂子吩咐,“去寧壽宮,把那幅瀧見觀音圖拿過來。”

寧壽宮?瀧見觀音圖?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沒明白景昌帝讓桂公公取畫過來是何意。

寧壽宮是先帝的小書房,裡麵存放了許多先帝的遺物,而《瀧見觀音圖》作為先帝的喜愛之物就掛在放置條案的壁牆上。

桂公公先是朝畫上觀音拜了三拜,隨後領著幾個小太監萬分小心地用叉杆把畫挑了下來。

半刻鐘後,一副六尺全開的《瀧見觀音圖》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隻見畫中的觀世音菩薩慈和滿臉,眼睛二分開八分閉,寓意著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此幅畫作,無

論在用筆,還是在著色上,都無可挑剔。再看觀音身側的善財和龍女,嬌憨可愛,使得整幅畫更多了躍然於紙上的神采,也讓在場眾人連聲稱讚好畫功,好畫功啊。

而俞禦史,在看到畫上桃源山人的落款後,頓時吃驚不小,難怪自己看這幅圖的畫工有些眼熟,這桃源山人不正是自己最喜歡的大家嗎。還有,他家可有好幾幅桃源山人的寫意山水圖呢。

隻是這《瀧見觀音圖》與今日自己參林尚書兼商之事有何聯係?

沒等俞禦史和在場官員想明白,就聽景昌帝肅聲道:“此圖正是林大人所作,父皇在世時,朕就聽他說起過此畫,父皇說,林修撰掏自家錢銀開的作坊,卻為定胡縣、永寧州,以及石洲府的百姓謀了福利。且林修撰還用自家的銀兩獎賞了斬殺山戎人的眾兵衛,並又拿出銀子給二十六位山妻置辦了嫁妝。父皇還說,林修撰這幾年的畫作所得,恐怕全都貼補出去了吧······”

······

那日散朝後,眾官員竟沒一人就戶部尚書賣畫之事有過討論,因為壓根不知道該怎樣說起,你說林大人牟利吧,可人家把銀子花在百姓頭上眼都不帶眨的,聖上說這是大義,可在他們看來,這分明就是十足的大傻子一個好嗎。

隻不過林尚書的畫功實在了得,畫的觀音菩薩就跟活了一般,真真太讓人震撼了。

而俞禦史,自從知道林遠秋就是自己最崇拜的桃源山人後,那緊跟著前頭師生倆的腳步就沒放慢過,話說他還想與人家好好探討一番大寫意的濃淡用墨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