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不可能的嫌犯(1 / 2)

秦鬆是負責文書方便的工作,江苒提供消息後,他申請加入此次案件整理工作,所以有權限知道案件進程。

這件事屬於機密事件,正常而言不能泄露,秦鬆冒險說了,是因為他總感覺要是江苒知道說不定還能再提供什麼有效信息。

目前案件大概是個狀態。

局裡人先去工地附近的池塘打撈出摩托車,清洗乾淨拍照存入監控進行對比,篩選了差不多兩三個小時,得到一條摩托車被丟棄前這個月內出現的路線。

有趣的是,大概路線圍繞民富路,而這個民富路正是他們警局所在的道路。

“外訪的同事找了車子主人,車主卻說車子一個星期前就丟了,差不多就是凶手拋屍的日子,因為丟車的地方是他住的小區,所以先把嫌疑人定在小區裡。”

洪市隨便一個小區就很多人,對方住的又是中檔小區,區域分了好幾個,所以單單從這裡是找不到凶手的。

於是秦鬆又想起了江苒說的醫生職業。

又從小區住戶篩選一番,竟然發現有八個人都是醫生,其中醫生、獸醫、心理醫生都有。

而八個人中近視的有三個,兩個是江苒說的身高,隻有一個在工地附近還有住處,但是這個人不到二十五歲,是個心理醫生,待人和氣友善,關鍵是出事幾天他都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深夜至淩晨沒有外出。

“就是因為證明完美才更讓人懷疑不是麼?”這是江苒前段時間看到電視裡的一句話。

況且正常人不會記得很清楚最近每天時間點的行為,即便對方記憶力強大,但是作為最有嫌疑的人,當擁有無可挑剔的不在場證明時,才更可疑。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還沒說完呢。”秦鬆的語氣突然神神秘秘,壓低聲音道,“關鍵呀是這個心理醫生局裡不少人還認識,貌似是咱們洪市最年輕的心裡博士,年前還出國參加什麼邀請,平時作為局裡特邀人員過來的也多,是局裡的熟客了。”

所以秦鬆篩選後看到他的時候愣是沒敢把資料上報,因為怎麼看都感覺是哪裡搞錯了。

年紀輕輕未來發展無限量的心理學博士參與連環殺人案?第一次凶殺案也有幾年,那時候他也才二十歲,很不合理呀。

關鍵是作為殺人犯,看到警察不是都會心虛麼,他是瘋了才老往警局跑麼?

“還有還有,這位心理醫生長的也好看,還是局裡女警們公認的男神,就是上網都能查到一大堆的花邊,搞的跟明星還出名,你說我要是把這消息一說,是不是的被那些女警們給圍毆死?”

秦鬆想想之前還不知道這個人時,偶然有次聽到女同事討論對方那激動和控製不住的臉紅讓他都覺得後怕。

沒聽到江苒說話,他更是猶豫了,“我要是直接給我爸,他會不會錘死我?”

上次見麵勉強算是和平一餐,但是不代表秦建國就認可了江苒,要是這個時候提供這些,秦鬆敢肯定,但凡提江苒一下,這些資料必然會被他全盤否定重新來過。

聽起來有些偏激,但這就是他的風格沒錯。

“你自己判斷,這次發現屍體的工地大概什麼時候可以解封有消息嗎?”這才是江苒最為關心的問題。

“還沒有,因為工地的還沒排除嫌疑,加上是從本該澆混凝土的地方發現,有可以利用工程的嫌疑,所以還要等個幾天,具體時間說不好。”秦鬆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