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的癌症不到兩個月消失無蹤,這怎麼可能?
數據擺在麵前,即便難以置信也不得不信,所以出現了此時的一幕。
十點的時候幾人把結果彙報給了正在洪市的院長王杏林,對方現在已經往鎮上趕,論時間也差不多該到了。
作為這次事情直接接觸人,張春燕把自己當初知道的情況全部敘述。
十一點半的時候辦公室外走近來一人,王杏林滿頭發絲已經變白,方形臉上架著一副銀邊眼鏡,也沒跟幾個人寒暄,直接走到投影儀前的報告前看了會。
他雙手背後,目光專注,末了才看向眾人,“病人還在醫院嗎?”
“沒有,因為結果檢測恢複正常,她的家人接她回去了。”答話的是張春燕。
小鎮上醫生負責的科彆沒有那麼細致,他們人少有時候這科的醫生在彆科,彆科的有在另外一科這種事也是常有的。
張春燕原本是擅長外科,但是忙不過來時,什麼病症都接觸一些,算是醫院的資曆老人。
王杏林跟她也不陌生,又讓張春燕將所有情況說了一遍。
但是他卻抓到了一個重點,“你是說患者的孫女沒有看報告前就很咬定患者已經沒事了是嗎?那女孩多大,是做什麼的?”
張春燕聽到這話就知道他想錯了,解釋道,“應該跟她無關,那還是個學生,不到十五歲的樣子,就是咱們鎮上前段時間自殺的那個女孩,不像是懷孩子。”
後麵一句話是張春燕特彆補上的。
當時這件事發生就傳的人儘皆知,後麵聽說是有緣由據說還上弄上了網站,最後還有人想采訪,不過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具體的人是誰。
王杏林聞言也皺了皺眉。
思索片刻他道,“患者的地址給我,待會我再看看病例和其他的測試,要是真沒問題,可能要跑一趟了。”
王杏林雖然是鎮醫院的院長,可他本人兼顧多職。
除了院長位置還是市區醫院的外職主任,並且這些也隻是其一,像他們這種職業,每年都要各種學習各種交流,目前在a省也算是有點名氣。
他跟胡澤山也認識,隻是兩人專攻不同。
胡澤山主攻外科,王杏林卻是內科完全相反。
拿著兩份複印的報告,王杏林回到辦公室研究了整整兩個小時,中間有幾個數據明顯變化的地方還詢問了好友。
不管是誰都告訴他數據變化這麼大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是這麼短的時間。
下午三點,王杏林收拾好資料決定去跑一趟。
他不住這邊,來醫院也是固定時間過來看看,具體情況會有報告給他。
既然過來肯定要把事情解決的。
……
江苒在學校自然不知道這些,上午張超又拿了卷子給四班的學生做,據說是彆省以前的中考卷,裡麵有幾個重點題,讓大家用兩節課做出來,然後明天互相換著改卷。
江苒不用二十分鐘就做完了,這個不用交卷,她直接把試卷放在一邊,看起了彆的。
其他學生羨慕的不行,就是沒敢有人問江苒要試卷照抄。
而一直注意江苒的張超一看她停止動筆,沒多久先過來把江苒的試卷拿去講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