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戊子, 稷下學宮詩會日。
細雪下了大半日,至黃昏方停。
薑沃是送走了所有賓客後, 至夕陽西沉燈燭亮起, 才得以上自家馬車。
其實原本不必這麼晚的。
主要是貴客之一,中書令王神玉素愛花木。待宴席完畢,就在這梅苑興致盎然轉了起來。
薑沃作為東道主自然要陪同。
轉了足足一個時辰後, 王神玉終於停在了最初的起點,緩緩頷首,帶了幾分驕傲道:“果然,皆不如我手植之梅樹!”
還特意對薑沃道:“怎麼樣,見過我種的梅樹, 今日見這梅苑, 是不是覺得總差點什麼?”
薑沃:……大概是差點驕傲自滿吧。
因兩人在梅苑轉了太久,哪怕細雪如絮, 沾衣似無, 身上還是帶了些濕寒之氣, 手爐裡的炭火也已經燒儘。
*
兩人剛走到梅苑正門,王神玉就見薑府的馬車上,先下來一人。
墨色大氅裡微露出緋色官袍,正是鴻臚寺少卿崔朝。
他亦未撐傘,手裡提著一盞燈,柔和的光芒籠罩於身,細雪在燭光下越見晶瑩剔透, 拂過他的麵容。
王神玉既鐘愛花木, 自是素有愛美之心的人。驟然於此見了崔朝,不由轉頭對薑沃感慨道:“此番各州舉送才子入京,今日坐上也頗多青年俊彥——然再未有如崔郎當年初入京城, 便以風采過人聞名長安者!”
他這話說來,是十成十的讚美。
說來,此時官場之上,被上峰和同僚誇讚儀容,絕不是什麼諷刺和貶低,而是件很光鮮很值得驕傲的事兒。
畢竟,大唐官場是明文規定的需得‘以貌取人’。
且說此時吏部授官,雖然是資考授官,想做官統統得去筆試答卷。
但在候選官員能去筆試前,還有些先決條件——身言書判。
在大唐想做官的必備條件:第一條就是‘身’(容貌)——最低標準也得是體貌端正。儀采出眾更佳,可加印象分。
‘言’,乃要求官員言辭談吐流暢清晰,又以言之有物為佳。
‘書’乃要求官員書法(尤其是上奏疏用的楷書),字跡工整,又以書法遒勁剛美為佳。
‘判’乃要求官員能寫明狀判,又以其文辭簡明有據為佳。
因此大唐的‘考公’相當於先麵試再筆試。尤其是其中‘身’這一條,卡的還挺嚴——若是天不湊巧容貌體態有缺,那就必須得有過人的大才,才可能被破格錄用。
故而薑沃在大唐官場待的真的很舒服:一眼望過去,不說全是她自家少卿這種‘絕代佳人’,但確實個個都儀容端正,各有風儀,令人賞心悅目。
崔朝原要走過來,但見王神玉和薑沃兩人止步相談,就也停在了原地靜候。
而王神玉見他執燈而立,便再次深深頷首道:“尤記崔郎少時初入長安,容采如明錦浮光,令人望而慕之。”
“如今多年過去,卻越見雅重,好似蘊星懷月。”
“凡我一世所見諸人,終不可比。”
他轉頭望著薑沃,笑意灑然:“薑相一如既往好眼光啊。”
薑沃也毫無謙虛之意,應道:“正如王相之梅樹——自是自家庭院中花木為最佳,此世再無更勝者。”
兩人談笑過後,走下台階。
崔朝將兩枚熱的手爐分彆遞給兩人,然後請王神玉先上薑府的馬車:“王相衣袖微濕,車上有備好的驅寒草藥茶。”
王神玉也不推辭,上車喝過一盞茶後才告辭。
*
薑府的馬車之上,薑沃正心滿意足將厚厚一摞詩稿,裝到放了驅蟲荷包的木匣中。
這可都是原始手稿!
今日才子所作詩文,皆由書令官抄寫了數十份,送與各位貴客賞評。
然原稿,自然被薑沃這位東道主取走了。
其實從前多年,她已經陸續得到了盧照鄰等人的手稿,但今日詩會之稿又不相同,值得珍藏。
她合上匣子前,看到最上麵的一篇,正是王勃所作《稷下學宮序》。
詩會結束前,帝後額外點了王勃和楊炯兩位少年英才,各做一序——
以王勃之文‘神韻飄逸、氣象宛然’,令其為今日稷下學宮詩會作一篇駢文。
以楊炯之文‘整肅雄渾、骨韻蒼然’,令其為古之帝王泰山封禪事作一篇駢文。
薑沃輕輕合上了木匣。
經此一事,王勃應當也會留在京中國子監繼續讀書。
*
詩會後,薑沃心情一直頗佳。
因城建署之事,每到一州一縣,她多會去看看當地的道路橋梁。
這日聖駕蹕駐後,她依舊披大氅帶著吳英往外走去。才出門就遇到了來尋她的狄仁傑,兩人正好一路走一路談。
還未走出官舍之地,就聽到有人喚她。
薑沃止步,而旁邊的狄仁傑則行禮:“見過辛尚書。”
來人正是戶部辛尚書。
他顯然是有事而來。哪怕明顯畏寒,裹著厚厚的大毛衣裳也要跟薑沃和狄仁傑一起去看道路。
薑沃聽他一路走,一路誇‘混凝土路’,就猜到了他的來意。
*
且說城建署‘限量售賣混凝土路’事,才進行到競爭‘拍賣會名額’這一步。
畢竟麟德二年的一切,先都為了封禪服務。
於是在聖駕出發前,城建署先趕工修了一條,從皇城到長安城南大門明德門的混凝土路。
正是這條正路修好後,整座長安城才驚動了——這不再是修在皇城內部和周邊,隻有朝臣們權貴們能見到的路。
而是進出長安城的百姓們都能走的路,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世上竟有‘雨雪不侵’堅實如此的道路!
以至於有段時間門‘明德門’前人頭攢動,人流量過大,負責京城治安事的京兆府不得不日日加班,簡直是累的想哭。
薑沃聽聞後,還特意頂著辛尚書‘幽怨’的目光,向二聖申請了一筆加班費給京兆府。
畢竟維持秩序是件很費力的事情,京兆尹加了大班,保證了京城未出現任何踩踏等不良事故,這筆加班費也是該得的。
這一條大路修成後引起的萬民驚歎,令京中世家勳貴們,想要給自家門前修混凝土路的心思就更炙熱了!
於是以宗親們為首,屢屢去二聖跟前請命:去歲您二位答應過的,城建署擴建後,就可以放寬條限給私家修路了。聖人您看這門口的路總不好,一旦刮風下雨的,多耽誤臣等上朝啊!
帝後又與群臣拉扯了一兩月,吊足了胃口後,才令城建署放出風聲——
奉二聖之命,城建署終於‘排除萬難’,儘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出了極少量的建材,可以修五條‘十丈長(約合三十米)一丈寬’的混凝土路。
隻有五條?!
錯愕過後,勳貴世家們倒也迅速接受了:有就比沒有強。且第一回隻修五條路,若自家能修成,豈不是顯得更有臉麵光輝?
隻有五個名額,自然是價高者得。
然而長安城中豪富之人太多,想競價者便如過江之鯽。
甚至有王府內直接放出話來:這是城建署第一批為私宅修路,家中無前三等爵位(王、郡王、國公)者,還好意思爭?
言下之意,不想想自己什麼身份,隻靠銀錢,就敢跟我們爭?!
畢竟朝廷有規定:在尊卑序列上,官同者先爵。
這種得罪人的話都放出來了,足見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