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文成的信 禮法的正確使用(2 / 2)

故而,哪怕太子今歲已經十六,皇帝甚至在留心他的婚事了——但隻要聖躬不安,依舊是皇後代政掌百司朝事。

薑沃寫給文成的信,自沒法將朝局寫的這麼明白。

她隻是寫了皇帝改元‘總章’的詔書。

薑沃覺得,文成應當一看就能明白。

寫過改元事,薑沃又起筆問起文成練兵事。

**

寫了一半,薑沃又起身,先把文成之前寄來的信,又拿出來看了一遍。

她是按時間順序擺好的。

最上麵一封,是文成到吐蕃後與吐蕃使者談判完畢後寄回來的。

上麵,文成寫道:“吐蕃清寒,好在快雪時停。”

“時隔十餘年,我再一次見到了祿東讚。他確實是老了。”

其實文成第一個見到的吐蕃人,就是祿東讚。

當年祿東讚是代表鬆讚乾布來大唐向先帝求親的,閻立本還畫了那幅傳世的《步輦圖》。

後來文成離開長安去吐蕃和親,大唐這邊是江夏王李道宗一路護送,吐蕃這邊便是祿東讚一路相隨。

他們對彼此都頗有了解。

其實原本代表吐蕃到安西都護府來商談的使臣,隻是尋常朝臣。

但聽聞大唐的正使竟然是文成公主,祿東讚哪怕年老,哪怕身有宿疾,到底親自出現了。

兩人再次相見,實在是鬥轉星移,時移世易。

而祿東讚也終究沒有再用舊時稱呼,而是稱文成公主為‘正使’,隻是感歎了一句:“見大唐正使,忽念及先王。”

文成則直白道:“既念及先王,何以叛昔日之盟誓。”

祿東讚搖頭道:“是貴國大唐不公在先啊——多來來,吐穀渾和吐蕃之間,大唐總是偏向吐穀渾,打壓吐蕃,如此厚此薄彼,怎不令人心寒。”

祿東讚的漢話,說的就像文成公主的吐蕃話一樣好。

這兩人的會談,在旁人看來是很奇怪的——

祿東讚一口熟練的漢話,連厚此薄彼這種詞都信手拈來,然而文成則回以吐蕃話。

她不去順著祿東讚的話說,分辯什麼大唐對吐穀渾更好。

那不是廢話嗎,大唐還需要吐穀渾做藩籬呢。

說這些‘公平正義’的虛話,實在是沒有意思。

文成更傾向於一劍封喉——她直接以吐蕃語問祿東讚道:“論(宰相)欲借吐穀渾之事與大唐開戰,集會議盟上可有異議?天神穆王之係,諸貴族如何看待此事?”

彼時祿東讚麵色未變,但心底頗驚、亦不免深深歎息:為何,為何來的偏是文成公主!

大唐旁的朝臣,縱然知道吐蕃有集會議盟之事,必然也不知具體底細。然而公主在吐蕃十年,她又非尋常女子,故而是深知吐蕃朝局的!她也了解吐蕃那些貴族,生怕損害自己之利的心理。

文成在信裡,給薑沃詳細解釋了下,何為‘集會議盟’。

是吐蕃政治中最重要的一環:參會者包括吐蕃讚普、重臣,以及吐蕃‘天授’的各地貴族。

在文成沒有從吐蕃回來前,大唐這邊雖然也知道吐蕃有這種‘集會議盟’,但官方的情報是:“(吐蕃議盟)乃讚普與其臣下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於夜設祭壇,巫者告祭。”[3]

更傾向於這是一種祭祀類的大盟會。

直到文成公主回到大唐,才改變了這種看法:不,吐蕃的盟會頻率,遠高於一年一次。凡對外戰爭、征兵征稅等大事,甚至官員任命、戶籍察調等政事都需要經過盟會,經過祭祀。

且吐蕃對神靈的敬畏,絕非大唐人可以想象。

其讚普就自稱為天神世係穆王一脈。

故而文成以此詰問祿東讚道:“當年先王定下與大唐盟好,亦是有巫者祭拜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連論(宰相)自己,也曾以血入君臣‘效忠之盟’,亦受過先王的‘賞功之盟’。諸盟皆石刻於第穆薩摩崖。”

“論(宰相)都拋諸腦後了?”

薑沃繼續往下看去,文成的心情能從筆墨的濃重看出來:“這一次祿東讚退了。”

“然他到底是老了,也要不在了。”

“這一回,我見到了欽陵。也明白了,你說的‘狂’字是什麼意思。”

“祿東讚會忌憚吐蕃盟會其餘貴族的反對,忌憚他曾經誓血的神靈,可欽陵其人,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什麼對王族的敬畏,倒是看到了一種舍我其誰的狂傲。”

“將來,戰事難免還是要有的。”

“薛大都護也道,要時時做好戰的準備。”

文成在第一封信的最後寫道:“到了這裡,我才真正體會到你講過的,寧拂英的故事。”

“從當地選兵,無疑是個正確的選擇。”

“我先在於闐之地選了二百女兵衛——她們都有家人亡於吐蕃的騎兵之下。”

薑沃閉上眼睛,想起前年冬日西域的奏疏:引月部與吐蕃結盟,軍隊頻頻出現在疏勒以南,頗有覬覦安西四鎮之一於闐之地。

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針對個彆邊境村落、城鎮的劫掠,並不是沒發生過。

多少人在吐蕃和引月部的鐵蹄下流離失所。

文成的筆鋒帶了崢嶸的意味:“這些女兵,與從京中帶出來的決然不同。她們每個人都見過血,不,應該說,每個人手上都沾過血。”

“她們見過疆邑陳兵,見過鐵騎呼嘯而去,踐踏屍骨。”

“見過暴骨盈野,血染故土。”

“我記得最深的一個女兵衛,是我在荊棘叢中撿到的。她家人俱已被屠戮,為了不被敵軍尋到,她就躲在了人、馬不能至的荊棘叢中,兩天都沒能吃喝,若非聽到其餘女兵的聲音,她大概也不會出聲呼救。”

“我原以為她活不了了。好在,將人帶回城池後,她活過來了。”

這是文成的第一封信。

薑沃重溫過後,仔細收好,拿起了下一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