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薑沃再次踏入邢國公府。
馬車行駛過邢國公府正門前, 也經過了一段混凝土路。
或者按說二聖的賜名,稱‘唐道’。
其實以皇帝對於起名的愛好,曾經給混凝土路起了好幾個或文雅或古意的名字——
比如‘玉瑱’, 取自詩經中“天子玉瑱”這一句(薑沃:這多少有點不顧知識產權了)。
再比如‘砭石道’, 則是取自《山海經》中“砭石之法從東方而來,施及於九州。”之意。[1]
再比如‘靈璧道’,取混凝土的堅固, 與傳說中靈璧的堅實如金玉,利刀剖之不動的特性吻合。
……
最終,混凝土路依舊定下最大道至簡的名字:‘唐道’。
大唐之道路!
而薑沃每回走混凝土路, 都會想起後世的唐人街——一個強盛的時代, 哪怕過去, 也會留在後人的骨血中。
成為一種情結一種象征。
比如成書於宋的《後山談叢》和《萍洲可談》中便有記載,哪怕已經到了宋代,諸外邦人至華夏之地,仍謂之“住唐”。
海洋懸隔,許多重洋外的國度, 並不了解華夏之地上的朝代變遷風雲變幻。但他們記得那個強盛如許,聲名遠播的國家, 故而遠航至此, 皆稱‘至唐’。
直至千載之後。
**
不過, 邢國公府門前的混凝土路,並非他去‘競拍’高價修成的。
而是一年前, 為淩煙閣功臣功績定規的‘詳錄’終於修訂完成後,二聖特有恩旨——為邢國公蘇定方、江夏王李道宗這兩位淩煙閣功臣的正門前,也各鋪一條水泥路。
隻是到底親疏有彆,皇帝之後哪怕再下旨為旁的功臣修路, 也再沒有當年為英國公修路時,特意賜下彰顯軍功的‘鬱督軍山紋樣’那般用心。
薑沃在東門下馬車。
依舊是邢國公蘇定方獨子,武邑縣公蘇慶節在門口迎候。
他久侍病榻,神情難免有幾分憔悴,更因父親病重,憔悴中還帶著許多傷感之意。
此時是強打著精神上來行禮:“薑相。”
薑沃伸手虛扶——這個動作常日要做,已經如行雲流水。
畢竟如今朝上,幾乎全都是,見了她要行下官晚輩之禮的人了。
而她要行晚輩之禮的人,越來越少了。
*
薑沃入內。
可巧,蘇定方也正在看淩煙閣之功績定規。
厚厚的兩本黃綾皮的冊子。
蘇定方在看的是‘文臣之功’的那一本。
他擺手,示意子孫都退下:“隻我與薑相敘敘舊吧。”
薑沃欠身行禮後,才於榻前坐下。
哪怕被年歲和病痛所侵蝕,蘇定方依然帶著將軍特有的鋒銳氣勢。因而他的白發,便好似‘大雪滿弓刀’。
說是敘舊,蘇定方大將軍最關心的還是邊關戰事。
他直接問道:“我聽守約說——祿東讚死了?”
薑沃頷首:“是。”
就在上月,西域傳來最緊急的飛傳信報:吐蕃論(宰相)祿東讚病逝。吐蕃的軍隊全麵收縮,從吐穀渾以及疏勒兩處邊境退走。
蘇定方大將軍深深蹙眉:這隻是短暫的退走。下次再來,想來就不隻是陳兵邊境的談判了。
“眼見這些年吐蕃吞並四周,漸成大患。”蘇定方大將軍的語氣帶著刻骨的遺憾:“真恨自己不能晚生二十載!若此身尚未如此老朽無用,還能帶兵出征……必為大唐平此夷患!”
他以手握拳捶了一下床榻,薑沃看到他虎口處的舊疤。
蘇大將軍最常用的兵器是槊。槊形似長杆矛,是種重型兵器。
故而於沙場攢槊殺敵之時,若是用力至猛,常有虎口崩裂之傷。
不光薑沃的目光落在他的舊疤上,蘇定方自己的目光亦落於其上。
衰老,是任何人都抵不過的天命。
他已無法橫槊立馬,征戰沙場。
蘇定方很冷靜道:“之前我曾口述過幾份備戰西域的奏疏,令守約呈上。如今祿東讚一死,吐蕃形勢再變。”
“隻是我是命不久矣之人,不知還能再上幾份奏疏。”
聽他自道命不久矣,薑沃不由道:“蘇大將軍。”
不過她開口喚了一聲後,便沉默下來,終究沒有自欺又欺人——
蘇定方大將軍自身已然心如明鏡,她要說什麼?
現在再虛言安慰什麼‘大將軍一定會吉人天相、病情好轉、長命百歲’,或許才是對一個清醒而有尊嚴地走向死亡之人的輕慢。
於是薑沃沉默片刻,直到想起了曾經李承乾的話,才輕聲開口道:“大將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蘇定方神色稍緩,半晌後頷首:“是啊,我很欣慰,這一世還有守約這樣的弟子。”
頓了頓看向薑沃:“還有薑相這樣的正當盛年的重臣宰輔,以及許多剛開始嶄露頭角的年輕人。”
他冷肅蒼然的麵容上,終於帶了一點笑意:“我雖閉門養病,倒也聽說了,新的大理寺卿狄懷英,按律處置了先道國公之子?薑相也在朝上以此事為由,正了正律法之威。”
“如此才好,畢竟這些年過去,朝堂之上風氣,是遠不如貞觀初年了。”
那時候啊……
一代一代。
他不在了,亦會有人以身護國。
想到此,蘇定方便覺安慰,對歲月不饒人的遺恨似乎也減少了些。
這才真正跟薑沃敘起了舊——說來,他跟英國公等先帝年間的名將還不一樣,他的赫赫戰功,皆是自當今登基後才立下的。
因而眼前這位薑相是每一樁都親眼見到的。
兩人實在有舊可敘。
薑沃認真傾聽——
蘇大將軍這一生,雖前半生是明珠蒙塵的遺憾,卻好在沒有遺憾到底。他終究還是一償夙願,以身踐行保家衛國之心,並沒有‘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的至恨。[2]
蘇定方大將軍,終究是那個十年內——西進大漠雪夜滅西突厥、東於風高浪急中定百濟,南率區區千餘人大敗吐蕃數萬人,一身縱橫萬裡,赫赫戰功的名將!
薑沃想起到百濟後的吳英,給她寄來的拓片——吳英知道薑沃喜歡收集各種碑文拓片。
那份拓片是《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上麵刻著的就是唐滅百濟的一戰。
而這塊碑銘,在薑沃在的那個時代仍然存在——就在韓國忠清南道扶餘市的定林寺中。
千百年後依舊矗立。
記錄著將軍的不朽功勳。
薑沃還記得其中些詞句,此時便與蘇定方道:“當年大將軍兵貴神速,自登熊津江口到滅百濟,用了不足二十日。”
“故而碑銘上記載大將軍為‘(邢國公)天降飛將,豹蔚龍驤。電發風行,一舉而平。”[2]
蘇定方聞言再次露出一點笑意:“碑銘之上,隻有姓名而無年紀——若是後世人見了這碑銘,隻怕以為這‘飛將’是什麼飆勇紛紜的青年猛將。”
“其實那一年,我已經六十七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