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活頁本(1 / 2)

貴妃找敬事房的人,是預備在永和宮的宮人身上下點功夫。

說起這敬事房,薑恒原也以為這隻是負責皇上翻牌子的所在。直到入了儲秀宮,上過‘年貴妃資助的希望小學’,薑恒才了解,這敬事房是內務府下屬的內宮部門,算是負責管理宮內太監的人事部門。

給皇上呈牌子,隻是他們工作職責的一小部分。

貴妃身邊的宮女甘棠,聽貴妃這麼吩咐,忙應了一聲“陳公公素來有心孝敬娘娘的,娘娘有吩咐,他一定儘心。”

“先就從永和宮的太監查起吧,看看他們家裡有無生計艱難的。”

京城裡的盛夏已儘,暑熱就變得有一日沒一日的。

這日薑恒正在跟秋雪研究衣裳款式。

她前世在書上看過清代的行樂圖裡妃子們的畫像,家常裝束也不都是完全的旗人裝束,有的也是上褂下裙,很有些明代女子‘兩截子穿衣’的樣式。可見這紫禁城裡,對女人的衣裳要求並不死嚴。

據說宮外官宦人家,穿著就更隨意了,南邊更盛行前明女子的衣裙。女人愛美之心古今通理衣裳以好看為上。

宮裡正式場合當然不能亂穿衣服。但這不很快就要到宮外了嗎,薑恒就想著也做幾件彆樣的衣裳穿一穿。

“主子還該做兩件騎馬穿的四麵裙,又要好看還要方便。”秋雪是尚衣監出身,針線很不錯,但她還不算頂尖繡娘的程度,她當年的專業主要是管衣料而不是做衣裳。

此時就跟薑恒推薦專業人士“尚衣監有位叫劉喜兒的姑姑,自個兒針線繡花是一絕不說,還尤其擅改衣裳,有時候看著她不過在哪裡掐一下邊,或是哪兒收一下口的,衣裳上身卻就是不一樣。”

薑恒表示理解有時候掛在那裡看著差不多的衣服,上身效果卻差很多。版型好的衣服,能夠顯露優點,掩蓋缺點。

隻是打板型是個考驗審美的技術活,不是每個繡花好的繡娘都能做好衣裳的型。

薑恒便想見見這位版型大神。

兩人正說著,就見秋霜走進來,神色似乎有些沮喪似的。

薑恒就問“怎麼了?外頭有什麼事兒嗎?”

秋霜很有些不平的意思“方才奴婢去南果房取份例裡的果子,原想再替主子要些枸櫞的,卻聽胡公公說,從昨日起,這枸櫞就成了金貴東西,各宮都爭著要起來,不是主位娘娘還要不到呢——貴人自個兒做的枸櫞茶,皇上喜歡,現如今滿宮裡都知道了。”

胡曉順會做人,也很不願得罪永和宮信貴人,倒是私下給留了一小籃出來,然後把宮裡枸櫞緊俏的消息遞給了秋霜。

秋霜就帶著‘知識產權’被奪的鬱悶,提著果籃子回到了永和宮。

薑恒笑道“我以為什麼事兒呢?原是這個。”

她心算了下日子“自打把茶方子給了皇上,時日可不短了。這會子宮裡才傳開,已經是慢的了。”

養心殿的旁的禦茶房晝夜有人三班倒,宮女太監加起來二三十人。

檸檬茶這種新東西到了禦茶房,能捂住這麼久才漏出來,都出乎薑恒意料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關注皇上的衣食住行原本就是後妃的職責,皇上愛喝什麼茶,愛吃什麼口味,近來愛穿什麼樣式的常服等等消息,都會很快在宮中流行起來。

這宮裡,皇上就是潮流領軍人。

尤其是這幾個月來,皇上雖說翻牌子的數量驟減,但每月都會去諸如齊妃、熹妃等有兒子,年資高的妃嬪處探望一二,甚至留下用頓飯。

嬪妃們為了孩子,當然也要在衣食住行上侍候好皇上。

“可是……”秋霜還是憤憤不平,她比劃著道“這跟之前萬歲爺讚了今年什麼花兒開得好,什麼樣的擺件雅,各宮都跟著擺還不一樣,這枸櫞可是主子最先發現了,入了茶的。”

薑恒笑道“行啦,我也是看到枸櫞心血來潮,這做茶方本就不是什麼要緊事。”

在其位謀其事,研究讓皇上喜歡的茶點是禦茶房的事兒,她本職工作還是研究下提升自己就行了。

而且……“這茶方漏出去其實也沒什麼用。”

檸檬冰茶這種東西,最好喝的時候就是炎炎盛夏,喝起來冰涼爽酸,屬於季節限定款。

如今天都涼下來了,各宮再做也晚了。

而且薑恒能感覺到,皇上對檸檬冰茶等果茶方子,也就是好奇似的嘗鮮,非常曇花一現的喜歡,本質上並不怎麼熱衷。

尤其是薑恒後來做出的各種石榴果汁,茶的成分更少,果汁的成分更多,皇上就都是淺嘗輒止,可見對酸酸甜甜的飲料實則一般般。

這會子估計新鮮勁兒也過去了。

薑恒想的很沒錯。

接下來的幾天,皇上發現,自己甭管去哪兒都會獲得一杯檸檬茶。且各宮的配方還並不完善,有的放糖太少,近乎原汁原味的檸檬汁混茶就端上來了,以至於他貨真價實地酸了。

這日,皇上從太後處又喝了小半杯果茶出來,累覺不愛。

到皇後處,見宮人上的兩盞茶,也是酸味十足的枸櫞茶,皇上就覺得腹內開始冒酸水,於是直接擺手道“皇後這裡有今年新進的大紅袍吧,給朕換一盞。”

直接要求喝正經茶。

皇後忙命人換過頂尖兒的武夷大紅袍,皇上聞著醇厚茶香,看著色如琥珀酒般的茶湯,覺得舒坦了。

順便還給皇後科普養生“這枸櫞茶,原是朕從永和宮看信貴人調著玩新鮮,也就偶然喝一點,全做夏日消暑開胃罷了。她年輕姑娘家,口味新奇些也無妨。可這枸櫞酸性過重,皇後常年勞碌,脾胃不甚強健,並不宜多用梅子、枸櫞這些大酸收斂之物。”

皇後聽了一腦門子養生學問,雲裡霧裡的。心道其實我是一點酸不吃的,酸梅湯也從來不喝。要不是宮裡風傳皇上最近極愛喝信貴人調的枸櫞茶,她宮裡都不會特意備。

當日這枸櫞取過來,皇後讓宮人往茶裡兌了一點一喝都驚了這能喝嗎?給她這種品茶專家都整不會了。

皇上喝過正經茶,開始說正經事。

“有兩件事。一是今年中秋,朕想著,雖說出了皇考一年喪期,但到底還在三年內,宮中節宴依舊簡單些,不必靡費。”

皇後應了是,表示絕不靡費。

且說皇上本人是個講究人,凡物要精細上等,且從來也沒有裁減過後宮的份例,或者要求皇後從後宮中妃嬪們份例裡儉省銀錢之類的。

他頂多要求凡事不要靡費,但大約是皇上鐵血追債,各地還賬銀子不夠頭來抵的樣子,給了前朝後宮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皇上一提不要靡費,皇後鄭立刻重表示自己好好當家絕不鋪張浪費。

之後又靜等著皇上的第二件事。

“二來,過了中秋,八月二十日,朕就要往承德獵苑去,皇後如何打算?”此時並無大事,皇上想著皇後願意跟著獵苑也無妨。

不等皇後回答,皇上就接著道“隨你的意,若是願意出門散散就去,若是懶怠動——就安排個資曆深些的主位跟著朕去。”

皇上原想說,皇後要是懶得去也無妨,然半路轉了個彎。主要是想起太後之前話裡話外的意思,那是不準備少帶年輕妃嬪。

似乎要給他帶上充分的選擇項,估計要十個八個起步。

皇上想著之前周答應的衝臉,就覺得不耐煩,皇後不去,也得有個人去臨時管束年輕嬪妃。

皇後略想了片刻,就決定自個兒不去,讓熹妃跟著去。

“臣妾跟貴妃留下來看家吧。”皇後小心提議。

見皇上隨口點頭應下,皇後心裡就放晴了。

一來,皇後願意在紫禁城呆著,這才是自己的地盤呢,到了草原人生地不熟的,還要擔心宮裡有沒有出岔子,心累的很;二來,皇後知道貴妃不願留在紫禁城,肯定想隨駕皇上,但自己卻把她留下了。

皇後自個兒滿意,再想想貴妃的不滿意,兩相疊加,皇後就更滿意了。

倒是皇上聽皇後安排熹妃去,就又加了一個“朕這回會帶著弘曆和弘晝去,既如此,就讓熹妃和裕嬪都隨駕吧。”

宮中母子分離的規矩,皇上是親自經曆過的。祖宗規矩家法不能變,但法理外更有人情。皇上也記得自個兒小時候孤零零有些想額娘的時候。

去木蘭獵苑,規矩沒有那麼多,熹妃和裕嬪跟著,可以多見一見孩子。

皇後對裕嬪去不去倒無所謂,但聽了隨駕阿哥的名單卻是一怔“皇上不帶弘時嗎?”弘時如今可是長子,還是唯一一個超過十歲的大阿哥。等過了先帝爺三年,弘時就正經到了可以娶親封爵開府的年紀了。

故而皇後詫異這會子去獵苑會見蒙古王公,皇上怎麼不帶著這獨一份的大兒子弘時?

皇上想起弘時還是有點心塞。

重新來過後,皇上想著太後和十四都變了,或許兒子也變了。於是對弘時這個曾經被自己驅逐出皇室,斷絕父子關係的長子投注了頗多關注,想要好好教教他,這輩子彆再落得父子離心就好了。

然而弘時還是非常活潑地奔跑在跟八爺等人相處的路上,就像某些蠢朝臣一樣,覺得廉親王儒雅隨和,人好的不得了。

當日讓老八跪在養心殿門口,皇上也不單單為了罰他茶裡茶氣,更是把弘時叫來,想看看這孩子心裡對此事如何判定。

弘時如今才十三四歲年紀,活的還沒有皇上做帝王的時間長,心裡想什麼,皇上一眼看過去明鏡兒似的,半點心思也藏不住。

皇上就瞧得出,哪怕弘時不敢當著他的麵替廉親王求情,這孩子對自己重責老八也是懷有深深異議和同情的。

要不是生死上蹚過一回,皇上自認脾氣沒那麼大了,他差點就讓弘時滾出去跟老八一起抱團跪著。

也是想到,自己才過來不足半年,弘時這孩子之前也沒認真教過,直接革了他的皇子身份,還有些不忍,便想著再費心親自教弘時兩年,才將他暫且留觀後效。

這回皇上是要帶著老八等人去獵苑的,自然要把弘時隔在紫禁城。彆去了獵苑山林廣闊,他一時盯不過來,更方便老八帶壞弘時。

隻是這些事沒法跟皇後解釋清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