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瀚點頭說:“得讓內閣跟財部、戶部、商部溝通,定下更細致的製度,儘量減輕物價對田賦的影響。”
隻能減輕,無法杜絕,就算到了現代社會也是一樣,農民總是最倒黴的那一批。
趙瀚對經濟學一竅不通,宋應星的《經濟小識》,他雖然都能看懂,但無法給予更多的提示。這門學問,隻能慢慢摸索,由更多的學者來補充和發展。
趙瀚說道:“此書印刷五千冊,一半發給各衙門官員,一半交給民間書商發行。無論官員還是平民,都可以寫信補充見解,交到閣部來進行研究討論。今後朝會,每兩個月討論一次經濟學問。”
趙瀚閉眼思考,又說:“讓沿海各省的大同銀行加息,吸納商賈和百姓更多的存款,讓市麵上的白銀減少。再拿著這些錢,采購海外糧食,運去河北那邊儲存,作為征討漠北的軍糧!”
宋應星愣了愣,隨即拍手:“妙啊,這得寫進《經濟小識》當中!”
古代的錢莊,真不是存錢還收保管費。
至少從明代中期開始,隨著商品經濟興盛,錢莊吸納存款就要給利息。還曾鬨出過糾紛,民間會社的首領,把集體資金存進錢莊,被質疑私吞存款利息。
以趙瀚有限的經濟學常識,也隻能想到通貨膨脹時加息了。
不說南洋,隨著台灣和海南島的開發,這兩個地方的糧食產出綽綽有餘,每年都大量販運到大陸省份。大同銀行加息,吸納更多存款,然後借貸給朝廷,朝廷拿去海外買糧,作為征討漠北的物資,等於一下子解決好多個問題。
滿朝文武,誰都沒有料到,趙瀚決定發兵漠北,直接誘因居然是通貨膨脹。
相比窮兵黷武的莫臥兒和孟加拉皇帝,同樣是對外擴張,趙瀚這番操作,能把那兄弟倆甩出八條街。
當然,朝廷買糧用出去的白銀,肯定還會回流到沿海地區,但至少拉長了緩衝時間。而另外一些白銀,作為軍費撒到河北、漠南,就地購買一些物資,也是在緩解那邊的白銀不足,並且刺激那邊的經濟發展。
或許,今後收複新疆也能這麼搞,順便還能把朝廷的製式銀元,更加強力的推廣到西域。
不打仗也行,加息吸納的白銀,用於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順帶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麼做,肯定會增加朝廷負債,國庫恐怕一直充盈不起來。
這等於轉變了朝廷財政思路,朝著另一個方向在發展。跟傳統的國庫一直存錢,做事的時候拿出來用,國庫不夠用就征稅完全迥異。
真正讓趙瀚頭疼的,是全世界沒有商業競爭對手(晚清甚至都能貿易順差)。接下來幾十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白銀都隻會淨流入,稍不注意就要物價飛漲。如何讓物價平穩上漲才是關鍵,這隻能留給後人去解決。
宋應星坐著馬車,被宮廷侍衛護送回家。
趙瀚則去應民殿辦公,看完巨港總督鄺鴻的述職報告,又對照呂宋、椰城、三寶壟、馬六甲、北大年等海外領地的報告。
反複思忖好幾天,趙瀚理清了今後的殖民思路。
本身熟地較多,漢人數量較多,且地形不複雜的地方。比如三寶壟、巨港和椰城,可以快速的暴力殖民,像張獻忠那樣一殺到底,但遇到山區和叢林就得放緩速度。
而像西伯利亞、呂宋島等地方,地形、氣候極為複雜,同時漢人數量相對較少。這種情況,軍事擴張成本過高,就算打下來地盤,也沒有足夠的漢人去占領,那麼就得一邊武力威懾,一邊將土著轉化為漢民。
呂宋就沿海一圈好搞,中間全是山地和叢林,張獻忠那套是玩不開的,還得像鄭國忠那樣恩威並施。
西伯利亞冷得夠嗆,物資運輸困難,移民難度巨大,把土著變成國人方為根本。
還有像朝鮮的鹹鏡道和平安道,文明程度很高,知識分子還會漢字,地形又不適合暴力統治。那就優撫為主,以教化為先,把他們都變成漢人即可。
趙瀚的思路愈發清晰,提筆編寫《總督要領》,今後的外派官員都得好好參悟此書。
具體政策,視具體情況而定。
儒家講究中庸,中庸並非和稀泥隨大流,那屬於無知者望文生義。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講求天地人的協調。
狹義的中庸,講人性修養,講怎麼做君子。
廣義的中庸,講該怎麼做事。說白了,自己要堅持原則,知道自己的目標和底線是什麼。然後根據環境和人際關係,做出最恰當的抉擇,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人製宜。
趙瀚的殖民政策就是中庸,核心為開拓,剩下的視情況而決定該怎麼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