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爺,容卑職說一句。此時此刻,除了地形可做參考之外,兵力駐守已經不足為憑。昨晚我們攻占西北諸島的消息定已經被海東青所得知,現在他定然已經做好了兵馬的調配。林覺這圖上特意標注了縱橫的通道,那說明海匪是隨時可以機動支援的。在此情形下,我們無論從何處攻擊,遭遇的都有可能是全島匪兵的防守,這一點需要明確。切不可被這圖上標注的海匪守衛的數量所誤導。”寧海軍指揮副使王鍇沉聲說道。
郭昆臉上紅了一紅,神色有些尷尬。但他卻不得不承認王鍇所言是正確的,自己確實考慮不周。
宋延平看了王鍇一眼,心中歎了口氣。自己這位副手領軍的本事是不錯的,但就是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兩耳不聞窗外事。就算是要提出反對意見,也不知這麼直白,而要婉轉些的好。這會影響他在小王爺心目中的觀感。
“王副使說的沒錯,小王爺說的也沒錯。事實上我想的攻擊地點正是北島靠西的這處碼頭。我的理由除了小王爺所言的地形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海況的因素。諸位應該感覺到了,風力正在加劇,船隊已經發生了戰船傾覆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不考慮能否持續進攻的問題。若攻島不順,被拖延時間的話,風浪再大些,整個大軍便有全軍傾覆於海上之虞。選擇西北方向的碼頭,距離海王島最近。一旦發覺情形不對,我們可以快速撤離至海王島。比之其他碼頭的距離,西北方向的碼頭可節省八裡到數十裡的距離。可讓我們無後顧之虞。”宋延平沉聲道。
船廳中一片沉默,宋延平這話在這時候說出來似乎有些不恰當,但這也確實是眾人心中的隱憂。昨夜幾艘大船傾覆之後,足見在颶風襲來的海麵上的危險性。此刻外邊浪濤翻湧,巨浪如山湧動著,船隊中的每個人其實都心驚膽戰。特彆是那些老舊的船隻,雖經修繕,但麵對如此驚濤駭浪,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若是大軍傾覆於海上,那可真是一場笑話了。
嚴正肅沉聲開口道:“宋指揮使,大戰在即,這種話還是少說的好。未戰先言退,這恐不妥吧。本官雖非領軍之人,但也知道,領軍之將若是不抱死戰之心,戰事恐難取勝。特彆麵對的又是一場硬仗的時候。”
宋延平微笑道:“嚴大人教訓的是,但是嚴大人難道願意看到一場勝利變成一場失敗麼?若當真風浪加劇,船隻無法承受,難道還要強行進攻?這可是違背天時的。非是我未戰言退,我要為這萬餘兄弟們性命負責。其實也是為杭州負責,為嚴大人和王爺負責。我等可以死戰,哪怕是死在海中,但寧海軍覆滅的後果,嚴大人不會不明白吧。”
嚴正肅沉吟半晌,微微點頭不語。小王爺郭昆更是不會有任何的異議。實際上,宋延平吃準了嚴正肅和小王爺的心思,他知道,這位知府大人和梁王爺父子之所以同意林覺的建議,那是要賭上一賭。一個是為了自己離任前的政績,一個是為了改變一些不利的局麵。他們希望的都是一場勝利,無論是大勝還是小勝,隻需要一場勝利即可。他們絕不希望將已經到手的勝利變成一場慘痛的失敗。所以他們絕不會願意輸個精光。
“那就這麼決定了,攻擊西北方向的碼頭。諸位當無異議了吧。”小王爺郭昆沉聲道。
王鍇張了張嘴,但他忽然看到了宋延平嚴厲的目光,於是忙閉緊了嘴巴。
“以十五艘戰船為先鋒,強行衝到碼頭近處搶灘,後續大船便以此為跳板殺上海灘站穩腳跟,再伺機攻上崖頂。這裡沒有什麼花哨可言。但願林覺能助我們一臂之力,也許能在崖頂製造些混亂也好。雖然以他們的那點人手,恐怕是做不到的。”宋延平沉聲道。
“他做不到可不成。所謂裡應外合之計,便是要他有所作為。他不是說可以奪下碼頭的控製權麼?隻送了一次情報之後便無聲無息了。現在我們到了,他卻不知在哪裡。”小王爺郭昆沉聲道。
嚴正肅皺眉看了郭昆一眼道:“小王爺的要求未免苛刻,林覺在龍潭虎穴之中能活下來已經不易了,提供的情報也很重要。若非他的情報,我們能這麼順利麼?更彆說整個計劃都是他的計劃了。我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他的安危,他沒消息更有可能是他已經出事了。他若死在島上,哎,那可真是……哎!”
“知府大人莫要擔心,林覺那個人還是有些本事的,當初去龜山島,沒人以為他會活著回來,他還不是生龍活虎的回來了?我相信他不會有事的。再說了,大夥兒都是提著頭去乾,個人的生死倒也不必多言了。”宋延平道。
“哼,我們提著腦袋乾,那是因為我們知道會有所得。他提著腦袋乾為了什麼?豈可相提並論?說起來,他之所以這麼做,還不是因為龜山島上的事情帶來的後患?這件事本府和王爺都有責任。他若是死在島上,本府將終生不安。”嚴正肅沉聲道。
眾人無言以對,不過嚴正肅的話卻也無從反駁。說起來林覺這次來拚命,王府的責任最大。林覺為王府解除了那麼大的危機,到頭來被海匪追殺時王府卻根本沒有給他應有的保護。剛才小王爺還說那樣的話,聽起來確實教人寒心。
“諸位大人,桃花島到了!”船廳外傳來兵士的叫喊聲,打破了船廳之中的尷尬。眾人齊齊朝船廳長窗之外看去,但見風雨之中,桃花島虎踞龍盤一般雄踞在前。高高的崖壁之上,來回奔走的匪兵的身影清晰可見。巨浪擊打著崖壁的岩石,飛沫如雲,氣勢之壯觀讓人歎為觀止。
宋延平拱手對郭昆和嚴正肅道:“小王爺,嚴大人,卑職要下令攻島了。”
郭昆叫道:“本人和王府兩千衛士願為宋指揮使差遣。”
嚴正肅也沉聲道:“杭州廂兵一千八百將士聽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