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2 / 2)

大周王侯 大蘋果 5164 字 10個月前

眾人瞠目無語。

林覺道:“我倒不是擔心贏不了她們,隻是她們的行為已經不配花魁之名,能保住她們的秘密已經是最大的寬容了,若還要爭奪花魁,豈非太沒天理。照我說的去做,咱們不可耽擱了,第四場已經快結束了,各位收拾心情,準備登台吧。”

……

萬花樓紅船上眾人忙著準備的時候,南首浮台之上,第四場演出正自如火如荼。

第四場是揚州雲水閣頭牌秦曉曉上場,秦曉曉精於歌藝,傳聞中聲能上探九霄下落黃泉,碎杯裂帛。雖然前有江寧府柳依依的驚世之舞,但秦曉曉上台之後卻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這秦曉曉身形雖不苗條,個頭也不高,但生的白皙豐滿,彆有一番韻味。懂行的人都知道,但凡歌藝精湛者,身形是不能太瘦弱的,否則氣息不足,力氣不夠,難有精進。這秦曉曉便是為了歌藝而犧牲了一些自己的形體。要知道豐腴之態在前朝大唐或受歡喜,但在兩百多年後的大周朝的今天,人人以瘦削纖細的身材為美,這秦曉曉豐腴的體態,便有些另類了。

不過秦曉曉整體給人的感覺很好,身上穿著一條黑絨長裙,衣服上點綴著金片,在燈光下金光閃閃。而且因為是黑色的衣服,越發襯托的她低低的胸口肌膚雪白如玉。胸前雙峰波濤洶湧,給人一種一朵鮮花正自盛開之時的致命魅力。

百姓們本來在經曆了上一場的精彩之後情緒都有些亢奮,當秦曉曉上場之後,眾人兀自紛紛議論著剛才那一場,以至於讓秦曉曉站在台上都有些尷尬。但她很快便調整了呼吸,手捧琵琶靜靜的坐在台口之前。

叮叮咚咚,豐腴的手掌掃過琵琶弦上,旋即如大珠小珠落於玉盤之上,清爽好聽。

“不是愛風塵……”秦曉曉啟唇唱道。

隻這一聲,場麵上頓時安靜了下來。這秦曉曉的嗓音當真獨特,她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就像鐘磬敲擊之後的餘音嫋嫋。雖然低沉,但卻並不模糊,一個字一個字的鑽入台前眾人耳中。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花開花落終有時,總賴東君主。”

隻唱數句,台下一片抽氣之聲。

“好詞啊,這應該是新詞了。曲兒也似乎是新曲。毫無花哨,原汁原味,這才是唱曲兒呢。”翰林院大學士,評判團首席袁先道捋著胡子激動的歎息道。

身旁眾人深以為然。這詞妙就妙在似乎為秦曉曉量身定做一般,竟以風塵女子身份自述。配合上秦曉曉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竟然天衣無縫,格外的哀婉動人。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秦曉曉雲袖輕撫,歌聲婉轉,宛如月下仙子一般淺吟低唱。餘音嫋嫋讓人魂為之消。

“好!”評判席上掌聲雷動,一乾老夫子撫須讚歎,一本滿足。

“聽了上闕,老夫甚是擔心下闕會糟糕。沒想到,下闕比上闕還要好。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好詞啊好詞,但不知是誰人所作,這應該是老夫今年聽到的最好的新詞了。”袁先道拍著膝蓋歎道。

“是啊,詞好,曲兒也好。曲儘詞意,淋漓儘致。秦曉曉並未用任何花哨炫技,純用情感而歌,領會了詞曲之中的深意。這便叫做大巧若工大智若拙,這才是歌藝中的應有境界呢。”黃玉擦著眼角讚道。

“確實如此,二位先生之譽並不為過,不過在我看來,微有瑕疵。詞曲太強,且曲調中低,於此詞固然是適合的,但總覺得沒能儘興,沒能讓秦曉曉儘展歌喉。聽說她的高音才是一絕啊,可惜了。”

“是啊,錢夫子說的很是,我也覺得詞曲壓過了歌藝,總覺得意猶未儘。但不知諸位是否有此感覺。”

“諸位,還沒完呢。歌雖罷,曲未休,看來還要繼續。”方敦孺提醒著已經有爭論趨勢的眾人。

眾人忙看向台上,但見秦曉曉一首《卜算子》雖然唱罷,但卻並無起身行禮下台的意思,而是穩穩的坐在台口,琵琶遮麵指頭飛舞,將一柄琵琶奏的蹡蹡作響。且音調正逐漸轉高,變得激昂慷慨漸有殺伐之音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