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1 / 2)

大周王侯 大蘋果 4702 字 10個月前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此言得之。

……

……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文章不長,不過數百言。讀起來也很快。嚴正肅平素沉默冷靜,喜怒不行於色。然而,此時此刻,周圍眾人都明顯感到了嚴正肅的聲音在微微的顫抖。那是激動的聲音,嚴正肅被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震驚了。

不但是他被震驚了,周圍眾臣也都驚愕無言。這篇策論寫的太精彩了。無論是言語,觀點還是文章的邏輯,都嚴密之極,而且無懈可擊。之前那篇賦文語言華麗氣勢磅礴,而這篇策論的風格卻是簡捷有力,平實易懂,言語生動。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偏偏殊途同歸,寫就了不同題材的兩篇奇文。很難想象,這是同一個人寫出的文章,讓人不得不由衷的歎服。

嚴正肅當然知道林覺是有本事的,雖然一開始這個林覺在嚴正肅的心目中也不過是個文才出眾的少年罷了。作為方敦孺的弟子,文才方麵必有造詣,這是肯定的。但在嚴正肅心中,文才並不能衡量一個人才的唯一標準。

嚴正肅是務實之人,他心目中的人才不僅是要寫出漂亮的詩詞文章,而且要有做事的謀略和膽識。嚴正肅對林覺的觀感的轉變其實是始於林覺獻計剿海匪之後。那一個奇謀建功,鏟除了嚴正肅的心腹大患。林覺在其中的表現也征服了嚴正肅。自那之後,嚴正肅雖表麵如故,但內心中對林覺已經賞識有加了。

嚴正肅對人才的標準是很高的,一場奇謀的成功,確實展現了膽識和策略,但還不能說此人便合乎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的絕對標準。在嚴正肅看來,真正的人才要通攬大局,縱觀天下。所謂濟世之才,要知古鑒今,要胸懷全局。譬如剿滅海匪之事,能出奇謀剿匪,或可是良將之才,但卻未必是良相之才。要解決匪患存在的根源,從根子上想出辦法解決產生匪患的根本原因,提出治本溯源的方略,那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雖然賞識林覺,卻也隻認為他是個難得的良才美質,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但是,今天,當讀到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時,嚴正肅是真正的激動了。他難以想象,這篇文章語言之老辣,見識之深遠、議論之精辟透徹、邏輯結構之縝密,皆讓人歎為觀止,不得不為之折服。

嚴正肅讀完了全篇,手指微微的顫抖著,那份答卷在他手中嘩啦啦的作響,似乎太過沉重,讓他有些拿捏不住。

群臣也都驚愕的沉默著,所有人都處在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之中。他們的目光看著麵前這個臉上尚帶著稚氣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這個年輕人居然寫出了這般老辣的文章來。這和他的形象完全的不符。

他們當真中甚至有人生出了懷疑,這林覺的文章彆是抄襲而來的吧,莫非是他的老師方敦孺之作?那倒是可以說得通。無論是那篇賦文以及這篇策論,其文中風骨都似乎是個飽經風霜曆練的人才能寫出的感覺,這青年又怎能辦到?

不過,他們也都知道,方敦孺事前為學生寫了底稿這件事是有些荒謬的。且不說方敦孺根本不可能這麼乾,他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就算方敦孺願意為自己的學生助力,他也完全不知道此次春闈的試題。

要知道,春闈大考的出題原則是,上至聖上,下至州縣官員,每年每人都要為禮部出一道題目並彙總至禮部。這之後便進行篩選,將一些明顯不適合的題目剔除。最後,每年得可用之題三百餘,形成題庫。科舉三年一屆,三年中便將彙總可用之題上千,這便是最終科舉大考的題庫來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