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相請(2 / 2)

大周王侯 大蘋果 4990 字 10個月前

見是不見,嚴正肅很有些猶豫。倘若不去,那以後林覺便再也不會跟自己有任何的交往了。自從讀到那篇《六國論》之後,嚴正肅認為林覺的見識比之朝著重臣都不知高了多少。而自己其實正需要林覺這樣的人來幫著自己推行變法之事。新籌備的專司變法的衙門需要大批的青年才俊加入,光靠自己和方敦孺是絕對不成的,需要大批有激情有想法敢做事的官員來在大周各處推動。林覺是嚴正肅早已物色好的人選,沒有誰比林覺更適合加入變法之事當中了。

倘若無視林覺,以林覺那種剛硬高傲的脾氣,他必會拒絕。雖然少了一個林覺也未必事情不成,但多一個像林覺這樣的人加入,於大事必然有益。更彆說他還是梁王的女婿了,倘若梁王支持變法,那便多了一份力量。

但是,倘若去見的話,林覺必然是要為林伯年求情的,必然希望自己能網開一麵,那該如何答複他?答應林覺徇私枉法,那是絕不可能的。這件事不是針對林伯年,而是要掀翻整個三司衙門,破而後立。同時也在朝中立威,為變法做鋪墊。但不答應的話,自己去了又有何意義?

嚴正肅神色陰晴不定,竹鬥笠一會掛在牆上,一會又取下來,折騰了好幾次。

嚴寬看著奇怪,問道:“大人,林公子是咱們的熟人,他請大人赴宴,便給他個麵子唄。大人不是很器重他麼?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人,有什麼乾係?”

嚴正肅皺眉緩聲道:“你懂什麼?他是要為他林家家主求情呢,若是你,你該怎麼辦?去了答應他,我便是徇私枉法。不答應,便是得罪了他。所以才為難嘛。”

嚴寬咂嘴道:“也是,小的差點忘了這茬了。這事兒也是棘手。不過……以小人之見,大人也不能總躲著他啊。小人看那林公子是個明是非的人,倘若大人將事情解釋清楚,他該會理解大人的。總比這麼不見他,反而被他誤會要強的多。不管怎樣,話要說明白才好,不然豈非要誤會一輩子的。”

嚴正肅愣了愣,點頭道:“你說的對,想不到我還不如你有見識。總歸是要麵對的,不如將話說清楚。他若能理解我的苦衷便好,倘若真要是不理解,那也沒法子。躲躲藏藏的也不是個事兒。那這樣,現在已經是晌午了,我們不必進宮去了。一會兒你去一趟宮門口,請守門的侍衛送個信到龍圖閣去,告訴方大人我今日不去宮裡了,免得他等的急。”

“好,小人這便去知會。”嚴寬放下肩頭的包裹,快步出門而去。嚴正肅也將手中的竹鬥笠重新掛在牆上,坐在桌案便怔怔的出神。

……

汴河北街東巷的一條岔道上,裕德酒樓便坐落在一片綠樹掩映之中。

在汴梁城中,最有名的酒樓無非是潘樓樊樓這些蜚聲大周的大酒樓無疑。那裡有四季常鮮的佳肴,有最為雅致的環境,有最好的服務,也有模樣最美,歌聲最甜的歌女。故而,樊樓潘樓的生意興隆也在情理之中。

光顧樊樓潘樓這樣的大酒樓的主顧中大多數都是那些衙內公子,富家少爺。因為那裡是他們的天堂。他們可以儘情的消費,展示他們的財富和尊貴。他們也最愛那裡那種富麗堂皇的風格,喜歡那種滿桌佳肴美酒如流水的愜意。一句話,那裡最合適‘裝逼’。

還有一部分光顧的客人是一些外地慕名而來之人。到了京城不去潘樓樊樓吃幾頓;不去幾大瓦舍去逛一逛;不去大相國寺和太平興國寺燒幾炷香;不去汴河中蕩幾回舟;不去瞄幾眼大內皇宮的輝煌氣度。那還能叫來過京城麼?回去後還如何跟人吹噓起來?

普通百姓?那是絕對沒有可能去這兩大酒樓去消費一頓飯的。這一頓飯怕便要吃掉全家一年的花銷。等閒幾十兩銀子的酒席在兩家酒樓中比比皆是。最次的也是十兩銀子的酒席。尋常百姓哪裡消費的起。

然而,即便樊樓潘樓名氣衝天響,天天熱鬨的跟過年似的,出入的錦衣公子富貴少爺們多如牛毛,京城中的大戶富家你在兩家酒樓幾乎都能見個遍。但有一類人潘樓和樊樓中卻永遠見不到他們的身影。那便是大周朝廷中的最主流的一批高官和士大夫們。

不是這些人吃不起,事實上這一批人比之京城的暴發戶們的財富也不遑多讓。而是他們不屑於出入在潘樓和樊樓這種場合之中。在尋常人看來高不可攀的豪華大酒樓,在這群人眼裡卻是最沒涵養和品味的所在。再者說了,官員出入於豪華大酒樓中,本就是忌諱的事情。再有錢的官員也不會如此招搖,那不是找死麼?而且,潘樓和樊樓那樣的地方引人注目,根本就不是談事的地方。而這些官員們一旦下酒樓,那絕非是為了口腹之欲,都是為了談事情,交流感情的。

故而,在杭州城中便有了一批名聲不響,位置僻靜,但卻極為雅致的酒樓。裕德樓便是其中的一座。在裕德樓這樣的酒樓之中,你同樣可以吃到任何你想吃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它低調而且隱秘,完全保證你的隱私,你不必擔心在這裡被人打攪,也根本不必擔心在這裡會遇到什麼尷尬的熟人。因為在這裡,用餐的時間是錯開的,甚至連進入酒樓的道路也是單獨的,極大的保證了隱私。

這樣的地方,其價格比之潘樓和樊樓高了不知數倍,而且隻做熟客,絕不會接陌生人的酒席,以暴露這種酒樓的營業性質。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新型的高級會員製的場所,是那些高官們最安全的聚會之所。這種地方,除了京城,彆的地方還真的沒法開。因為隻有京城中才會有這麼多的高官紮堆,隻有京城才會遍布耳目眼線,會讓官員們小心翼翼。更重要的是,隻有這些京城的官兒才會有這樣的消費能力。他們願意花大價錢在這裡談事,這比在衙門裡,在自己的家裡都安全的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