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吉也眉頭緊鎖,思索對策。對此他也是束手無策。
“我們是不是應該立刻在城中募集青壯參與守城?城裡的百姓中應該是可以挑選出千餘青壯的。” 縣尉黃子元建議道。
“對啊,我們為何不這麼乾?”魏大奎叫道。
趙有吉道:“我跟林大人提過,林大人否決了。”
“那是為何?”所有人都看著林覺,不知他為何不同意這麼做。
林覺道:“我不是不同意,是沒有這個必要。倘若對方從四城同時攻城,我們則必須要讓百姓協助,否則我們人手大大的不足。但教匪隻攻東城,便沒有這個必要了。增加人手其實意義不大,你看看這城牆,寬不過丈許,咱們一千多人在上麵守著,加上堆放一些物資便已經很難行動了。如果再來千兒八百的百姓,那城頭可就沒法走動了。每個人都固定在一個位置,一處城牆告破,其他人根本沒法支援。而百姓守城的最大弊端便在於,他們沒打過仗,他們駐守的地點很容易被突破。這才是我最擔心的。所以我寧願不要出現這種情形,也要便於我們調動人手,靈活機動的處置危急情形。”
眾人聞言微微點頭,林覺的意思是,百姓們參與守城則會導致狹窄城牆上人滿為患。沒有兵器裝甲的百姓除了丟丟石塊檑木之外,其實沒什麼作用。有時候反而礙手礙腳。倘若是百姓駐守的城牆被重點猛攻而遭到突破的話,百姓們無法就地反擊,反而為對方攻城提供了便利。屆時支援的過不去,百姓們也無法將對方趕下城去,反而是極為棘手的事情。若是被占據的是後方有上城石階的一段城牆,那便是通向城中的通道,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擔心顯然不是多餘的。對於那些城牆高大且寬闊的城池而言,守城的人越多越是有利。但這一點對於陽武這樣的小縣城卻是不適用的。很少有人會考慮到這一點。
而且現在的大問題不是人手的問題,而是物資供應不上的問題。組織的百姓們搬運物資上城尚且供應不及,多些人手在城頭又有何用。
“那該怎麼辦?我們就這麼乾瞪眼麼?他們再攻幾次,我們恐怕便守不住了 。現在在加緊搬運檑木石塊上城。但恐怕也是不夠的。搬一個時辰,還不夠一盞茶時間便砸個光光了。”魏大奎焦躁的道。
林覺負手看著城外黑乎乎的戰場上的一片狼藉靜靜的沉思著。下一次對方的進攻一定很瘋狂,確實很難抵擋。他必須要想出辦法來。也許天一亮,對方便要猛攻了。時間不多了。
黎明前的薄霧緩緩升騰,慢慢的籠罩了戰場。夏秋之際,晨霧是尋常之物。雖然淡薄短暫,但卻彌漫地麵,數十步之外便不可見人了。這種起霧的天氣,倘若教匪悄悄發動,怕是要抵近方可發現。這更加增加了目前的凶險局勢。
眾人心急如焚的看著林覺,也不知從何時起,林覺已經成了他們的主心骨了。就連魏大奎也不知不覺的聽起了林覺的指揮。林覺身上有一種指揮若定的氣質,剛才在守城時,林覺一直站在城樓上方觀察局麵,發號施令。也正是因為他的指揮,麵對教匪的凶猛進攻,城頭的兵馬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抵抗,成功的處置數次險情。好幾次,魏大奎和趙有吉等人都以為城要破了。可是林覺依舊硬生生的將局麵扳了回來。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大夥兒不自覺的將希望都寄托在了林覺身上。
“各位,我們要堅守到大後天,援軍才有可能抵達。就算都虞候先派幾百騎兵馳援,起碼也要明天晚上才能到。而且騎兵趕到這裡,也是人困馬乏,並不能立刻投入戰鬥。故而,以目前的局麵,要堅守城池三天時間,待大隊兵馬來援,恐怕是不太可能了。”林覺沉聲開口道。
魏大奎叫道:“那還用你林大人說麼?三天?開玩笑麼?半天都夠嗆。這幫狗東西如此不要命的猛攻,那是絕對扛不住的。累都要累趴下了我們。”
趙有吉皺眉道:“魏都頭,事在人為,未必便半天都扛不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