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匪叛亂平息之後的短暫的喜悅之後,朝廷之中陷入了一種莫名的壓抑的氣氛之中。表麵上看起來,叛亂平息之後一切恢複正常的軌道,平叛期間每日必上的早朝也改為了三日一次,城中百姓的情緒和生活也正恢複正常,一切似乎都在好轉。然而,所有人都明顯能感覺到一種平靜之下的暗流,似乎有什麼事情即將爆發一般。
晉王和淮王相隔三日回到京城,晉王郭冕回京時的場麵可大的很,八千多大軍披紅掛彩進城,朝著文武官員出動迎接,城中百姓夾道歡迎。騎著高頭大馬的郭冕故意穿著一身帶著血汙的盔甲,讓發髻在風中淩空一些,給百姓和官員們一種‘沙場喋血歸’的感覺。引發了百姓們的瘋狂歡呼和崇拜。之後,郭冕一路進宮見郭衝和太後以及袁皇後,郭衝設宴親自款待他,說了很多讚譽誇獎的話。
相較於郭冕的大場麵,率三萬大軍歸來的郭旭的待遇便冷清多了。隻有寥寥十幾名官員前來迎接,百姓們也不多。而且郭旭顯然是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選擇了夜裡進城,更是不被很多人所關注。事後據在現場觀瞧的百姓說,淮王郭旭是坐在大車裡進城的,旁觀的人甚至沒看到他的身形。在百姓們看來,這是淮王沒臉見人,所以選擇在夜裡坐著大車回京。
兩位皇子回京,關於平叛的一些內情也很快調查的清清楚楚。教匪匪首海東青得遼人資助,勾結遼國圖謀大周的事實也水落石出。郭衝大怒之下,即刻派人去遼國交涉責問此事,要遼人給個說法。但其實此舉純屬是自己給自己台階下。正如朝中有人說的那樣,大周得知此事當即刻發兵遼國進行懲戒才是,卻還派人去理論一番,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郭衝何嘗不想懲戒遼人,但和楊俊呂中天等人商議之後,卻不得不斷了這個念頭。因為朝廷打不起仗,沒有銀子發動一場國與國之間的大戰。若強行為之,國內怕是要先亂起來。畢竟青教的教訓已經敲響了警鐘了。
這次青教的叛亂,其實對郭衝的打擊還是不小的。即位之後國力衰敗本已經讓郭衝的千古一帝的夢破碎。但倘若能守成安定,倒也不失為一代賢君。然而治下發生了內陸的叛亂,這對郭衝而言簡直是一件極為尷尬的事情。雖然數日之後郭衝親自監斬,在朱雀門內廣場上將千餘名罪大惡極的教匪殺的人頭滾滾,但事實卻改變不了。叛亂發生了,那便是他治國無方,皇帝當的不合格。百姓們造反了,便是朝廷和他的過錯。千古一帝夢碎之後,明君賢君的夢也岌岌可危了。
其實郭衝真的感到有些無奈,他已經很儘力了。為了大周他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國力衰弱,國庫空虛也不是他的過錯,他繼位時便已然如此了。自己已經竭力的想要改變這一切,所以才決意變法革新。然而在這樣的當口,卻生了這麼一場大亂,實在讓郭衝憤怒。郭衝知道,自己實際上是在替先皇背黑鍋,先皇留下的弊端和爛攤子是起因,自己全力補救而已。可他有不能拿這個理由為自己辯解。難道要將鍋甩給先皇?那不是不孝不義麼?這個黑鍋他隻能自己背著了。
但是,讓郭衝更加煩惱的事情還在後麵。早在叛亂開始之時,朝廷裡便有了要追責叛亂根源,反省朝廷政策的議論。叛亂平息之後,這樣的聲音變得更大起來。
九月二十一日早朝上,宰相呂中天罕見的上了一道萬言奏折,詳述此次叛亂的成因,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朝廷的新法之策上。其結論是,正是因為新法的弊端,導致了百姓困頓,被人乘虛而入,蠱惑百姓造反。新法必須要緩行或者是停止實行了,否則,青教之禍或將再現。朝廷不能再沿著錯誤的道路行進了。
郭衝對呂中天上的這道奏折很是意外,呂中天事前甚至沒有打招呼,這和他之前的風格是不一樣的。之前但凡有重大舉措和行動,呂中天都會事前進宮跟他提前稟報,避免造成在朝上的措手不及。但現在,呂中天沒有這麼做,而是突然打了個襲擊。這讓郭衝感到既驚訝又憤怒。這絕不是失誤,呂中天明顯是故意的。
好在呂中天的奏折上言辭還是和緩的,並沒有針對人,而是針對政策而來。對新法也沒有一刀抹殺,隻說可能需要反思和改進,暫且緩行以修繕完美等言辭。這多少讓郭衝的心裡覺得好受些。可是接下來事態的發展便突然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