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一章 大刀闊斧(2 / 2)

大周王侯 大蘋果 4400 字 2024-04-17

呂中天憤怒不已,卻也隻能生悶氣。大周朝廷中的風氣一向如此,也怪不得彆人這樣。皇上的態度便是晴雨表,就算他呂中天再權勢熏天,他也抵不過皇上的威嚴。皇上的態度決定了這一切。呂中天隻得咬牙忍耐,以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的話來安慰自己。那些直接拒絕自己的人全部上了呂中天的黑名單。牆頭草們的行為必須要付出代價。

林覺對於這些突然間向自己示好的大批官員的態度是來者不拒。雖然小郡主知道這些官員轉而來拍自己夫君的馬屁時曾和林覺說,要林覺不要搭理這些人。但林覺的宗旨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雖然這些人的人品值得鄙夷,然而自己還是需要這些人給自己壯大聲勢的。而且這些人大抵都是小人,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林覺可不想自己成天麵對背後的詆毀和陷害,被他們背後眾口鑠金。當然了,重用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要求也都隻是打著哈哈拖延,無關痛癢之事可以給他們點甜頭,想借著自己上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林覺要重用的是另外一批人。那是條例司裁撤之後留下的一些人。條例司中的投機分子在嚴正肅和方敦孺被彈劾的事件之中早已全部自動暴露了。可悲的是,這樣的人占據了條例司所屬官員的五成以上。但那也自動替林覺篩選了一半的人手。剩下的人也許沒那麼優秀,也許沒什麼本事,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他們都不是落井下石之人。在嚴正肅和方敦孺危難之際,他們雖沒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去鬨,去想辦法營救,但是在經曆了吳春來的威脅和誘惑之後他們卻能保持自我,沒有去詆毀兩位大人,所以在人品上他們絕對過關。

三司衙門在條例司成立之後幾乎淪為了一個空殼子。除了裡邊的一些官員平級移動至條例司中做事之外,剩下的幾乎隻是維持著例行的運轉而已。林覺上任之後,會同楊秀和杜微漸立刻便開始了全麵的恢複運作,將荒廢的事務一件件的抓了起來。杜微漸花了數天時間研究三司衙門舊的製度加以改善,改變以往人浮於事的狀況。這是他拿手之事。大刀闊斧的改變以及調整人員的進出之後,整個三司衙門在短時間內便變得朝氣蓬勃.起來。

林覺在上任之初的見麵會上便告訴所有人,按照大周之製,兩府三司乃是平等級彆的衙門。三司要收回應負之責,應享之權,不能受製於人,也無需受製於人。三司衙門掌管的錢糧稅務之事隻對皇上負責,無需對任何衙門負責,更不受他們的管束和指揮。這一番話正是針對三司使職權淪喪、淪落為受政事堂所製,事務不能自專的情形而言的。很多人都認為林覺隻是說說而已,但很快他們便明白了,林覺是動真格的。

在連續駁回政事堂的數次撥付錢糧的命令,並將前來詢問的官員斥退之後,人們終於明白,林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吹響了振興三司衙門的號角,正式的開始了對將手深進三司衙門中管東管西的其他衙門的反擊。

麵對這種情形,正月二十六日

朝會之上,呂中天吳春來等人正式提出了質疑,請求皇上製止林覺這種行為。在接受郭衝質詢的時候,林覺拿出了大周立國之後關於兩府三衙製度確立的律法文本,一條條的讀出三司衙門的職權範圍,對照自己近日三司衙門的行為,當著百官的麵進行對比。最後,林覺做了長篇的回應。。

“皇上,諸位同僚。我大周兩府三司製度乃先皇確立,已經運行了一百多年。這已經是我大周朝廷運行的基本製度。按照這個製度的規定,兩府三司各司其職。軍政財三權分開,分屬樞密院、政事堂和三司衙門。我三司衙門的權責便是掌管大周財政收支運用,合理規劃的收稅和使用。這本就是我三司衙門設立之初的權責。但自錦繡年間起,三司淪為需要政事堂的批準方可決定財政收支之事,這可不是先皇定下兩府三司之製的初衷。倘若三司衙門需要政事堂的點頭方可行事,朝廷大可進行改製,將三司衙門納入政事堂所轄便是,那樣的話,政事堂伸手管轄三司衙門便是順理成章了。”

“然而現在情形並非如此,朝廷並沒有進行改製,則兩府三司依舊是我大周三大分管軍政財權的中樞衙門。這種情形下,呂宰相吳副相你們應該明白,不是三司衙門不聽你們的命令,而是你們無權對三司衙門管轄發令,這個關係必須要明確。三司衙門今日確實駁回了政事堂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但那是三司衙門固有的職權,並非什麼故意刁難。三司衙門有權在自己所轄職權之內,對於不合理的財稅之事決斷。除了需要得到皇上的批準之外,無需受到任何衙門的乾擾。呂相吳副相倘若覺得你們管轄三司衙門的話,便提請朝廷進行改製,否則我們便沒有任何的錯誤,也不接受任何無端的指責。政事堂諸位大人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不妨做個換位思考。倘若我跑去政事堂中指手畫腳,要政事堂必須按照我的想法去行事的話,你們會不會以為我瘋了?而你們正在做的,便是我口中所言的這種情形。不知我這番解釋,呂相和吳副相以及諸位大人可曾聽明白了?”

林覺的回應邏輯嚴密,無懈可擊。當初兩府三司製度訂立的時候,三大衙門本就是平起平坐的位置。在某一時段,甚至三司的職權超過兩府。三司衙門首官三司使有個彆稱叫做‘計相’,從這個稱呼便可明白,曾幾何時三司使這個職位是和宰相平起平坐的。隻是後來,三司衙門逐漸式微,數任三司使的無能讓其淪落為被政事堂插手事務,並且似乎已經形成了定製,但從訂立兩府三司製度的初衷來看,這顯然是違背了初衷的。不管這項製度是否是最完美最合理的製度,但既然這是大周定製,便非兒戲。林覺正是利用這一點作為基礎,讓人無法反駁的。

殿上官員們無不聽明白了林覺的話。不但明白了林覺說出的話,更明白了林覺的話外之言。這個林覺是要奪回曾經被侵占的三司衙門的所有權力了,不再允許其他人對三司衙門指手畫腳。這便也預示著,以林覺為首的三司衙門將不再屈從於呂中天的威勢之下。朝堂上的一股新勢力在今日強勢宣告崛起,這意味著什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