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在這種複雜的沉悶而艱難的氣氛之中,大周迎來了中興三年的新年。不管這一年如何的艱難和痛苦,但在新年到來的時候,還是要對來年有所憧憬。畢竟新的一年,新的春天的來臨,也許會有新的氣象,新的轉機。也許過去的這一年便是最低穀了,過了這最低穀,前方便光明燦爛,便是豔陽天了。
也許…
也許…
…
北國之地,臨潢府中。
新年前後連續的兩場大雪,整個臨潢府早已覆蓋了厚厚的積雪。積雪堆積在街上,讓道路難行,街道上到處數汙泥和雪水,車馬擁擠不堪,到處亂糟糟的肮臟的很。
自大批兵馬和新皇耶律春在此登基之後,臨潢府中
一下子多了十多萬人。大批的部落兵馬進入城中,每天鬨哄哄亂糟糟,混亂不堪。
上京臨潢府是大遼契丹族南下之前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興建的第一座京城,規模著實不小。臨潢府分為南北兩城,北城呈六角形,城周十裡,城高三丈,密密麻麻設有敵樓箭塔無數。此為皇城。這裡居住的都是契丹族人。南邊是周十七裡的漢城,顧名思義,便是漢人所居之處,城牆高兩丈,也沒有多少防禦的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契丹人建立遼國之初實行的是契丹和漢人分治之法。契丹人的地位是高出漢人一等的。
但百餘年下來,大遼廣泛學習南邊的大周禮製和文化,和大周基本同化。契丹族和遼國漢人之間已經沒有多少等級的差異。特彆是最近數十年,漢人連續為大遼宰相,更是說明在遼國統治者心目中,漢人身份已經不再是低賤的象征,反而漢人的智慧超群,反而是治國的可靠幫手。
然而,既有傳統,便又餘毒。特彆是在臨潢府這個地方,位於大遼北部,很多草原上的部落酋長,遼國契丹人中的古老貴族都居於此處,所以,在這座城池裡,契丹人對漢人的歧視卻根深蒂固。至今為止,能住進皇城的漢人隻有為官之人,普通漢人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但在漢城
之中,契丹人則隨意而行,時有契丹人當街欺辱毆打漢人的事情發生。
臨潢府在年前引來了新的主人,那便是在此宣布登基的耶律春。
登基之後的耶律春本雄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但很快他便遭遇到了打擊。以猛撒哥忽魯八等人為首的部落酋長們要耶律春下達的第一條聖旨居然是恢複祖製,讓契丹人和漢人在法律上分為頭等人和二等人。要限製漢人為官的官階,在朝廷要職位置上不許漢人擔任。軍中將領更是一律由契丹人擔任。
耶律春是在南邊長大的,他是受大周的文化熏陶的一代,對於這種要求恢複到以前的等級製度的作法,他表示了質疑。他認為,在這種時候,這麼做無疑是製造矛盾,導致遼國中漢人的不滿。對於大局是不利的。
但猛撒哥他們認為,大遼之所以到了今日的局麵,便是那些漢人搞得鬼。漢人皆不可信,大遼必是是契丹人的大遼,而非漢人把持朝政。契丹人同心協力才能成大事。他們告訴耶律春,如果不是他們部落酋長這些人的輔佐,他怎麼能當上這個皇帝。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他們這些人。而造成這分裂的局麵的,恰恰是漢人宰相和漢人將領。所以必須從根源上掐斷他們上位之路。至於漢人的不
滿,那不算什麼,這些人倘若敢反抗,便以強力手段鎮壓便是。這時候跟他們客氣什麼?
耶律春一再表示出對這個政策的擔憂,但猛撒哥等人堅持如此,耶律春最終隻能妥協。他不得不妥協,因為他在臨潢府沒有任何依靠,他這個皇帝所能依靠的便是這些部落酋長們。耶律春實際上在登基後不久便已經意識到自己這個皇帝恐怕得夾著尾巴做了。
耶律春備受打擊,隻能隱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